由于组建了豫剧团,而曲剧是河南三大剧种之一,所以剧团中也有一些曲剧的演出,其中有为大家所熟知的代表作如《卷席筒》等。曲剧,也叫“高台曲”“曲子戏”,“河南曲剧”是上世纪50年代定名,从定名到现在,历史不长,但在上世纪却跃居为仅次于豫剧的河南第二大剧种,发展之快,流行地域之广泛,实属少见。曲剧在形成之初,还不是真正的戏曲,形式仅有“戏曲”的雏形,比如还可以见到高跷表演,无戏曲表演的规范化程式。演员在“大起板”之类的音乐伴奏中走个过场,之后在舞台上也不过走走站站,唱来唱去;而伴奏乐器也只有坠胡,锣鼓伴奏这些都没有,打板的还要帮腔演唱。日常服装即是演出服,布景、服装都是十分简陋的。戏班人员以及演出人员规模很小,一般不超过10个,男性包揽了所有的演出,生、旦、丑都是男人,还没有女性参与。而且兼职者众多,农忙时干活,农闲时登台演唱,很多剧团也是业余性质的居多。“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是最常见的演出戏码,题材多是儿女情长、家长里短、老百姓熟知以及喜闻乐见的小事。剧目主要有《赶舟》《小姑贤》《访友》《蓝桥会》等。唱曲牌,常用的有汉江、扬调、满州、鼓头、打枣杆、剪剪花、银纽丝等四十多种。曲剧唱腔柔和、优美、明快,还保留了明显的民歌特性。三弦、四弦、板胡、二胡、琵琶这些弦乐器是主要伴奏乐器。剧目形成之初,反映家长里短的“三小戏”最为常见,如《闹节》《卖瓦盆》《安安送米》等;粗具规模之后也有大戏出现,但内容还是以民间故事题材为主,如《祭塔》《花庭会》等;新中国成立之后,艺术家们又挖掘和整理了一批优秀的传统剧目,如《陈三两》《风雪配》《卷席筒》等,编演了现代剧《掩护》《游乡》等,这些剧目在流行广度和反响程度上都很深远。曲剧的传统剧目有200多出,在峄城地区比较有名的剧目为《卷席筒》,曲剧《卷席筒》又名《白玉簪》《斩张苍》等。此剧主人公是一位善良正直的少年,他的名字叫张苍娃,他身世可怜,幼时丧父,其母嫁到曹家,他跟随母亲也来到曹家。怎奈张苍娃的母亲并非善类,她害死了继父,并将罪名嫁祸给曹保山的妻子张氏。苍娃为人正直善良,为了救人,承担起所有罪名,声称人是自己所杀,故被判斩刑。无巧不成书,新到任的巡抚正是曹家的哥哥曹保山,曹保山得知内情,使得苍娃获救,一家人得以团聚。
曲剧的唱腔是板腔体,但其中也添加曲牌,属于二者的结合。曲牌名目众多,但常用的曲牌大概40个左右,单曲可成段,不同的曲牌之间也可以组合成套。坠胡是曲剧中最为重要的伴奏乐器,和三弦、琵琶、筝并称“四大件”。另外伴奏乐器还有二胡、笛、唢呐,这些乐器都是曲剧中常用的旋律乐器。打击乐器有鼓板、大锣、铙钹、小锣、小镲、碰铃、木鱼等。
京剧、豫剧是曲剧锣鼓的资源库,曲剧中的锣鼓经有很多都是从其他剧尤其是京剧、豫剧中取材的。曲剧唱腔音乐时而欢快、质朴、抒情,时而悲戚、委婉,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为百姓所喜爱。(www.daowen.com)
笔者将从曲剧唱腔音乐的旋律特点、调式、常用唱腔曲牌及伴奏乐器四方面展开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