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豫剧发展历史与研究-峄县民俗乐种的考证与研究

豫剧发展历史与研究-峄县民俗乐种的考证与研究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是在上世纪50到70年代,豫剧开始被枣庄市民青睐。据有关资料记载,1938年,豫剧艺人张玉安带领家眷、子女和门徒来到峄县城,在当地票友的协助下创建了“玉仙班”,张玉安任班主,其女张桂英挂牌主演。各公社、生产大队的业余班上演的综合型节目中,豫剧占主导地位。应当指出,从“玉仙班”到峄县大声豫剧团,峄县的豫剧团体虽然不断发展和逐步改进,但始终不正规,艺术表演当然属于低档次。

豫剧发展历史与研究-峄县民俗乐种的考证与研究

黄翔鹏先生将中国音乐历史总结为:“以钟磬乐为代表的先秦乐舞阶段,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阶段,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近世俗乐阶段”。在后唐庄宗时期豫剧已形成较完整的戏曲形式出现在戏曲史上,至明末清初其大体形态多以清唱为主,到乾隆嘉庆年间在民间流传尤为繁盛。到上世纪中叶豫剧流传还只是在河南北地,但随着一大批优秀的剧目和优秀演员的出现,再加上豫剧曲调高亢、激昂,逐渐被全国的观众所喜爱。河南省豫剧院团排演了《朝阳沟》《小二黑结婚》《李双双》《刘胡兰》等剧目,证明了党和政府领导下进行的戏改的成功,豫剧艺术开始走向全国,其流行地区不仅仅局限在河南本地区,而是逐渐风靡至全国。正是在上世纪50到70年代,豫剧开始被枣庄市民青睐。豫剧的唱腔独特且充满韵味,与中原地区各种民间音调有着密切联系,符合中州韵的特点,与当地语调语气水乳交融,河南梆子是其别称。唱腔音乐、词牌音乐和伴奏共同构成了豫剧的音乐部分,豫剧的伴奏和其他剧种一样是与唱腔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武场用打击乐伴奏,文场用丝弦为主乐器伴奏。伴奏的作用不用过多地赘述,它必然是与动作的进行相配合,使演员的表演增添色彩,故唱腔与伴奏在豫剧中都异常重要。

据有关资料记载,1938年,豫剧艺人张玉安带领家眷、子女和门徒来到峄县城,在当地票友的协助下创建了“玉仙班”,张玉安任班主,其女张桂英挂牌主演。张玉安生性豪爽,待人宽厚,喜交游、重义气,很快就站稳了脚跟,打开了局面。张桂英扮相俊美,音质甜柔,表演艺术精湛,登台时认真卖力,赢得广大观众垂青,一度成为戏迷们崇拜的偶像。张桂英主演的代表剧目有《桃花庵》《日月图》《蜜蜂记》《富贵图》《哭长城》等,总体上以文戏居多。起初在峄县、枣庄、台儿庄叫响,继而又在卞庄、临沂、韩庄、夏镇、徐州等地连爆掌声,张桂英的名气与日俱增,“玉仙班”的影响越来越大,在鲁南苏北戏剧同行中享有一花独秀的盛誉。到上世纪40年代中期,“玉仙班”的演职员发展到三十多人,家底子雄厚便鸟枪换炮,服装、道具、乐器及一切演出器材均配套成龙,阵容日新,士气高涨。戏班子走红,艺人们得到较大的经济实惠,其分配原则是按角色主次、贡献大小计酬。据说,连戏班里分红比率最低的跑龙套的角色,也比县城内普通职员的薪水高得多。据老艺人李佩侠回忆,“玉仙班”有一位唱小生的女演员,她使用绣花手帕总是一次性处理,崭新的手帕揩一次鼻涕便随手扔掉,而且朝朝如是。当时,只有官宦、绅士、富家小姐才用得起绣花手帕。由此可见,艺人们的经济收入是很可观的。

张玉安作为峄县豫剧的奠基人,艺术精湛、艺德高尚,不但治团有方,而且经营有道。他一贯注重新生力量的培养,在当地收了大批门徒,播下豫剧的种子。张玉安的群众观念也难能可贵,他常说:“父老乡亲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他们多一份欢笑,我们就少一份忧愁。”“玉仙班”始终坚持扎根民间、服务民间、与当地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得到人们推崇。因此,在战争频发的特殊时期,“玉仙班”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创造出日趋兴盛的奇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0年春,峄县人民政府全面接手“玉仙班”,在对演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进行提升的基础上成立了峄县历史上第一个官方主办的专业艺术团体,命名为“峄县大声豫剧团”。服饰、道具、灯光、乐器等设备进一步发展,演出阵容扩大,全员艺术素质也相应提升;剧目增多,改变原来三小戏的形式,主要以儿女风情、家庭乐趣的民间生活戏为主,开始排演武打戏、宫廷袍带戏及高难度大场面的连台本戏,向深度和广度迈进。

“峄县大声豫剧团”先后由陈玉林、孙化芝任团长,主要演员除张桂英、陈玉林外,还有盛化云(小旦)、张桂芬(小生)、张桂云(小旦)、黄得营(武生)、宋文泉(小丑)、张金跃(红脸)等;上演剧目有《闯幽州》《反西凉》《黄鹤楼》《秋胡戏妻》《二进宫》等;活动范围主要在兖、邹、滕到徐州、蚌埠铁道沿线和郯城苍山、临沂等地区。大声剧团的知名度很高,在当时县级剧团行列中堪称佼佼者。

1960年,峄县改为枣庄市,峄县大声豫剧团和鱼台县豫剧团合并,升格为枣庄市豫剧团。枣庄市成立,峄县改为峄城区,虽然没有区级专业剧团,但业余剧团纷纷成立,展现出盎然生机,能够满足广大群众的艺术欣赏的需求。此时,豫剧在峄城区人民中的向心力已经能够与鲁南的地方剧种——柳琴戏平分秋色。各公社、生产大队的业余班上演的综合型节目中,豫剧占主导地位。

十年“文革”,一场浩劫,文艺界是重灾区,戏曲舞台荒芜,艺术受到摧残,豫剧也被置于“搁浅”的状态。全国只有八个“样板戏”,文化生活非常枯燥。从1960年到1976年的这段时间,峄城区始终没有一个区级专业艺术团体,对此人民感到不满足,呼声很高。

1977年1月,峄城区文化局副局长时培丰受命组建艺术团。根据广大群众的爱好和要求,基于当地文艺人才的自然条件,时局长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建立了峄城区豫剧团,从排演《江姐》《朝阳沟》等一批现代戏蹒跚起步,立足在本区范围内宣传演出。由于文化经费不足,剧团的领导与演职员一道搞副业,以副补文。开设编织加工和车辆维修等多种经营项目,千方百计地广开财路,一点一滴地为剧团建设“输血”。演员们半日排戏,半日做工,全团一台戏,上下拧成一股绳。如此创业精神感动了区委领导,区政府在经济较紧张的情况下挤出一笔资金,对剧团的服装、道具、音响、灯光、乐器、效果、舞美、化妆等各道工序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改进,从而把峄城区豫剧团推向正规化轨道

应当指出,从“玉仙班”到峄县大声豫剧团,峄县的豫剧团体虽然不断发展和逐步改进,但始终不正规,艺术表演当然属于低档次。突出的表现在一无剧本,二无曲本,除了几个戏单子之外,没有任何文字记录,仅靠老艺人口传。一个师傅一个传授,一个演员一种演法,造成剧目混乱。有些艺人从艺只为养家糊口,在艺术上不求深造,只学简单的剧目、易唱的唱腔、省力的表演法,因此一些经典的剧目和优美的唱腔失传。另外,原来的老艺人大多数没有文化,吃不透剧本,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不够严肃,由于随意导致粗制滥造,况且有些剧目水场、水词较多,文理不通、词不达意的现象也不少。还有些剧目虽具可演性,但缺乏思想性,如此等等,使豫剧的发展受到限制。峄城区豫剧团建团伊始就坚持实行正规化管理原则,彻底改变以前那种随意性,端正了团风和台风,一切趋于正统和正宗。

随着“四人帮”的倒台,戏曲发展开始加快了向前迈进的脚步。峄城区豫剧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获丰收。

除正常的有偿服务演出外,剧团作为党的舆论宣传机器还要及时完成区委下达的政治演出任务,如党代会、人大政协会议及总结表彰会的庆祝活动。同时,还经常参加市专业剧团会演、调演、竞赛活动。峄城区豫剧团在历届新创作剧目会演竞赛中获奖的剧目有:邵明思创作的现代戏《双定亲》和古装戏《梅女羞官》,李国华创作的历史剧《拜囚为相》,邵明思、李国华合作的现代戏《不能收的礼物》,刘开允创作的现代戏《尴尬的会面》等十多个剧目。李凤龙创作的七本连台本戏《奇英传》虽未参加会演,但一直作为该团的“看家戏”保留。(www.daowen.com)

剧团为了提高演出质量,上水平上档次,以“派出去”(去学习)“请进来”(来指导)的方法进行艺术交流。同时还特邀豫剧四大名旦中“阎派”门生白文芝、“常派”传人常小玉和著名艺术家户金萍等名流和峄城豫剧团的演员同台献艺,潜移默化地促进着青年演员的艺术水平提升。

十年“文革”使戏剧(特别是传统戏)与观众之间出现断层,戏剧舞台失掉了培养观众的机会,青少年观众对戏剧陌生。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电影艺术飞速发展,电视机进入千家万户。浪漫的流行歌曲、强刺激的霹雳舞及摇滚舞冲向舞台,广大观众对艺术欣赏有了选择的余地,彻底打破了几千年一贯制——戏剧独占舞台、一统天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的工作节奏、生活节奏也在逐渐变快,青少年一代对艺术的追求也倾向“快镜头”“快节奏”。包括豫剧在内的一切戏剧艺术,依然迈着一板一眼、四平八稳的步伐在传统程式上徘徊。面对来势汹汹的时代风潮的冲击,戏剧界缺乏应变能力及精神准备,因而豫剧艺术骤然跌入“低谷”,剧场冷落,戏曲由萧条走向危机。在大气候的波动中,受种种内因和外因的制约,峄城区豫剧团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困境中,于刚满十周岁的1986年年底宣告解体……除峄城区豫剧团之外,吴林乡还有一个半专业性质的豫剧团,该团是由乡文化站站长邵明坤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最初为业余团体,时聚时散,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那时还是社员时期,演员参加演出活动,生产队用记工分的形式给予鼓励。随着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古装戏的开放,这个剧团经市文化局批准,允许外出售票演出。名曰业余,其实质就是专业艺术团体,名号为峄城区青年豫剧团。这个剧团的主要演员大多数来自外省、县,以“跑团”的形式出出进进,全团始终保持四十多人。在戏剧危机的逆境中吴林乡豫剧团像一支轻骑队伍,巧妙地穿插在城乡之间,顽强地拼搏,受到市、区领导的赞扬和广大人民的欢迎。

峄城区豫剧团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培养出一名剧作家和十几名有县级水平的表演、导演、作曲、伴奏、舞台美术等各门类的专业艺术骨干,培养造就了有相当水平的业务管理人才,他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

经历五十年跌宕起伏,豫剧的种子在峄县这块古老的沃土上牢牢地扎下了根须,生根发芽,向阳生长。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峄城镇始终保持一支实力雄厚的业余文艺队伍,并坚持弘扬民族文艺,把豫剧作为主流,如青年演员张强演唱的豫剧清唱《花木兰》及魏永、韩美兰、张德英等对唱的《朝阳沟》选段等节目深受观众欢迎,这个文艺队一直把这些豫剧节目作为抵御西方流行歌舞的“撒手锏”。吴林乡业余文艺队始终把豫剧《白蛇传》中的选场《断桥》作为看家戏。古邵、坊上、金寺、棠荫、王庄、底阁、萝藤等十几个乡镇业余文艺队所排演的综合节目中,豫剧也占有较大比例。

尽管峄城人民热爱豫剧,但是面对多种艺术的角逐,豫剧想要安享“三千粉黛一身专”的殊荣也是不可能的。

在峄城区流行的豫剧剧目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朝阳沟》《抬花轿》《花木兰》等。

《朝阳沟》全剧共8场,剧中的主角是突破重重阻力的高中毕业生银环和未婚夫拴保。他们二人来到家乡朝阳沟参加农业劳动,但在劳动的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故在思想上有很多波动,最终女主角决定在农村扎根生活报效祖国。其中“亲家母对唱”“咱俩个在学校整整三年”王善朴的唱段都很能打动大众,属于上层之作。

《抬花轿》讲的是明朝兵部尚书之女王定云与落难公子张志成相爱,女主赠送香囊作为和男主角的信物。定云父逼女自杀,丫鬟定计假棺埋葬。王定云出走被好心卖花婆收留,后被邱府收为义女。张志成祭扫王定云坟墓时晕倒,被赴睢州府上任的周知府救助收为义子,更名为周进宝。当周府小姐周凤莲和邱府公子成婚时,张志成过府送亲时巧遇王定云,回府后郁郁寡欢忧思成疾。周凤莲问明情由,重新为他们解除误会,使有情人终成眷属。其中“听府门外三声炮惊天动地”是老百姓最喜欢的经典唱段。

《花木兰》是大众皆知的故事,内容讲述的是南北朝时敌人扰我边关,战事频发,花木兰感念父亲年岁高、弟弟年纪轻,就毅然决然的替父从军。边关戎马生活十余年,花木兰返回家乡。朝廷欲册封提拔木兰为尚书,木兰讲述从军经过,元帅称赞木兰的深明大义和气魄。其中《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等唱段经久不衰,是很多人的保留曲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