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峄县民俗乐种的考证与研究-柳琴戏革新断想和发展刍议

峄县民俗乐种的考证与研究-柳琴戏革新断想和发展刍议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以上情况,应该丰富柳琴戏的上演剧目,使其在内容上和时代的脉搏相适应。再者,柳琴戏的编剧必须熟悉本剧种的特色,知道演员的特长和表演能力,以便发挥其最佳效能。针对这种情况,改革柳琴戏唱腔,丰富其曲调,发挥柳琴戏迷人的优势是必要的。然而柳琴戏有其自身的表演特色,但由于某种原因很容易被现代表演者忽略,因而在学习和借鉴中仍需要发扬自身所长。柳琴戏多为喜剧、闹剧。

新中国成立后,华东局五省一市在上海举行戏剧会演,官方决定正式把拉魂腔改名为“柳琴戏”。峄县柳琴戏的发展历史中,涌现出一大批艺术人才,如峄县籍江苏省柳琴剧团著名艺术家厉仁青、刘德广、厉桂莲及我区剧作家邵明思,枣庄市柳琴剧团的国家一级演员邵小环等。

目前的柳琴戏已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柳琴戏来自民间、服务民间、立足民间,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起来,在传承和发展中,汲取了大量的民歌和民间小调。同时它又吸收和借鉴了京剧豫剧等剧种的艺术精华,使柳琴戏在剧本、谱曲、音乐伴奏、灯光布景、服装道具、音响效果、导演表演等方面全方位走向正规化。现在流散在本地民间的柳琴戏小剧团(一般在十人左右),活跃于城镇和农村,其中属于民营性质的艺术团体有六七支队伍,基本上传承了柳琴艺术。但是还迫切需要进一步挖掘整理和保护,以便使这枝地方艺术之花得到充分绽放。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是艺术大竞争、大发展的年代。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迫切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电影电视话剧、录像等都在围绕人们的审美情趣而变化,舞台上出现了“百花争艳”的局面。同时由于竞争的胜负决定着具体艺术门类的兴衰,所以各种艺术门类都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人们的需求。

柳琴戏面对这样的大环境也同样出现了危机。我们首先应该从根源上认识到柳琴戏落后在哪里,然后针对问题提出发展的改革举措。

(1)内容过于陈旧,形式单调,落后于群众日益提高的欣赏要求。

在剧目方面需要新鲜剧目。柳琴戏的传统剧目有大小近200出,但整理留存的却很少。有些戏精华和糟粕并存,如果不认真整理,很多好剧就消失了。新编的剧目好的不多,靠移植其他剧种剧目。又不适合地方口味,因此产生了“剧本荒”。我们应避免用“旧瓶装新酒”“以不变应万变”或“生搬硬套”的方式来创作新剧本,排演新剧目。形式和内容如果不能做到有机地融合,也很难使观众满意。针对以上情况,应该丰富柳琴戏的上演剧目,使其在内容上和时代的脉搏相适应。单就山东枣庄来说,近几年就加工上演了《喝面叶》《拦马》《状元打更》等多部柳琴戏传统剧目。很多优秀剧目也应运而生,比如《步步高》《春秀》《匡衡进京》《山乡锣鼓》等。而这些都是柳琴戏非常需要的。

柳琴戏还要提高剧目质量。

首先要在提高剧作者文化素养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柳琴戏的内在规律,深入生活,探寻时代风貌,不断培养出专职编剧

再者,柳琴戏的编剧必须熟悉本剧种的特色,知道演员的特长和表演能力,以便发挥其最佳效能。一般来说,柳琴戏善于表现乡土情趣,以粗犷豪放、诙谐幽默见长,因此多用一些歇后语或民间俗语是颇受欢迎的。当然剧本在新的立意上,还必须花费心思。写不出与时代相适应的生动故事,塑造不出几个典型人物,剧本立新就无从体现。同时要写出人物的复杂性,形象才能丰满,才能体现出剧作应有的意义和巨大感染力。

(2)观众换代、时代发展,为争取观众对唱腔进行改革。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是柳琴戏非常红火的年代,柳琴戏的主要观众群体正是从那时候开始稳定的。时至今日,以前的老观众虽然非常关注柳琴戏,对柳琴戏仍怀有旧情,但人数越来越少。而现在的青年一代对艺术欣赏不但要求广、目光新,也追求内在的哲理性。因此原来的剧目与唱腔已经很难满足他们了。针对这种情况,改革柳琴戏唱腔,丰富其曲调,发挥柳琴戏迷人的优势是必要的。唱腔是一个剧种的灵魂,当“拉魂腔”还在说唱阶段时,表演不多,专靠唱腔取胜。艺人们也自恃说:“不怕你不来,就怕我不唱。”以往的柳琴戏具有一种热烈的感情和特殊的风味,应该说是先辈艺人们创造出了这一声腔,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一个事物在形成之后,还必须继续发展。尤其是艺术,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翻新,跟上青年人的需要。清代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变调者,变古调为新调也。此事甚难,非其锦绣花样,无不随时变更。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李渔的这一段话,精辟地说明了戏剧唱腔改革的重要性。

柳琴戏演唱风格流派很多,且各具特色。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都知道利用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进行创新。在柳琴戏各流派中,“王素琴的唱腔浑厚、姚秀云的唱腔清脆、王玉凤的花腔多变动人、张金兰的唱腔朴实、李宝琴的唱腔有刚有柔”。在唱腔改革中,必须要向这些成就卓著的老艺人学习,还必须横向借鉴丰富自己。

还要特别注重在柳琴戏自身创作中的创新,在前面的论述中笔者已经明确提出并且分析创作中值得发扬的因素,所以在创作过程中应该善于运用主题贯穿的手法,致力于柳琴音乐元素更加多元化,勇于在唱段的结构形式上打破传统,留意配器的新颖与简化,加强多种演唱形式的运用,尝试创新柳琴戏的板式等,使柳琴戏不断翻新,满足青年人的需要,符合他们的口味。

(3)表演程式缺失,需要保持优良的表演程式,加强自身营养。

柳琴戏与京剧等成熟的剧种比起来,还是一个年轻的剧种,上舞台的时间短,运用戏曲表演程式还不太成熟,急需向其他剧种学习并进行创新。然而柳琴戏有其自身的表演特色,但由于某种原因很容易被现代表演者忽略,因而在学习和借鉴中仍需要发扬自身所长。(www.daowen.com)

柳琴戏多为喜剧、闹剧。以“压花场”为例,“压花场”分为“单压”和“双压”两种。“单压”是一男一女,“双压”是一男两女对舞对唱。“压花场”先由一个花旦随着音乐节奏舞蹈上场,做出不同身段,走出各种不同步法;唱“八句子”,后引出下面的角色,然后共同起舞、对唱、表演。这与东北的“二人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人转”的舞扇子、飞手绢很高明。而柳琴戏中女演员走“四角旋风式”时也可以形似风摆杨柳,状如出水芙蓉;每次突然回旋,能把裙子旋开像斗篷大伞。如果观众能够看到柳琴戏的“压花场”,也会为之惊叹赞美。

在柳琴戏中身段和步法已有的程式有“整鬓”“拔鞋”“顿袖”“提领”“懒婆娘颠簸箕”“门外窝”“蛇脱壳”“鸭子和泥”“白鹅亮翅”“凤凰单展翅”“凤凰双展翅”等。其他如行船、推车、骑马、骑驴抬轿都有一定的程式和规范。由于艺人都来自农村,吸收民间歌舞的东西也特别多,表演乡土生活的剧目,更容易找到思想情感载体。这种身段和步法,在现代柳琴戏中很少有人用到,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是一种艺术的缺失。我们说继承和借鉴,继承的就应该是这种具有生命力的东西,借鉴也并不意味着厚古薄今或生搬硬套。这些多年总结下来的东西是不能丢弃的,而应该发扬光大。只有表演者承担起这个任务,才能使柳琴戏可以像二人转一样得到新时代观众的认可。

(4)缺少好的演员,需要培养尖子演员,扩大剧种影响。

剧种的发展及其艺术成就的标志是体现在“尖子演员”身上的,“尖子演员”是一个剧种的历史结晶和发展支柱。如果京剧中不出现“四大名旦”,在全国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豫剧如果没有常香玉、马金凤、崔兰田、陈素真等名角,其面向全国发展也不能如此迅猛。其他剧种亦是如此。柳琴戏是个小剧种,出名的人不多,影响也不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尖子演员不多。在苏、鲁、豫、皖地区虽然曾出现过像王素琴、王玉风、姚秀云、李宝琴、张金兰这样的地方知名演员,可现在她们年事已高,后继之人实在少之又少。所以柳琴戏要发展,当务之急还是必须果断制定出培养演员的措施。据笔者所知,苏、鲁、豫、皖已经兴办了几所柳琴戏学校,比如滕州柳琴艺术学校、临沂柳琴艺术学校、徐州综合戏校等。这些对于柳琴戏的振兴和发展都是十分必要也十分可取的做法。

(5)缺乏生机,要加强柳琴戏的商业化,走向市场,增加其动力。

面对新的形势,要充分发挥和调动柳琴戏工作者的积极性,挖掘戏曲人才;大胆实践,开创新路,使柳琴戏适应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市场需要。

第一,必须加强与新闻传播媒体的联系,加强宣传的力度,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和支持柳琴戏,让柳琴戏走入市场。可以定期制作电视节目,如河南台的《梨园春》节目,就使得很多豫剧爱好者有了自己的电视节目,起到了弘扬地方戏曲的作用。既巩固了原有的戏迷观众,又面向全国引发了豫剧热潮。还可以鼓励剧团开展一些柳琴戏录制工作,把柳琴戏制作成为光盘,这样城市和乡村群众就都能在闲暇之余观赏到具有乡土气息的柳琴戏。这样一来不仅能产生社会效益,柳琴戏的从商入市还给自生自救开出了一剂良药。

第二,文化部门还必须在指导思想上予以重视,把振兴戏曲作为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来考虑。根据不同的观众层次,可以提出针对不同年龄的观众上演不同内容的戏。比如让中老年观众看传统类型的剧目,年轻人看现代剧目,等等。做到细水长流,并且争取年年都有精作上演,从整体上促使艺术水平的提高。

总之,对于柳琴戏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不一定会一帆风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但只要面对现实、脚踏实地、掌握方法,希望总是有的。我们承认危机四伏,也知道道路的艰辛,但只要努力,相信必定会迎来柳琴戏灿烂的明天。

柳琴戏,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在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中,柳琴戏赫然在列,如今已经得到了各地政府部门的不断重视和支持。

柳琴戏不但是枣庄市特色文化项目,也是峄城区群众所钟爱的传统艺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魅力。进入新时代,柳琴戏在专业艺术工作者们的努力之下焕发了新生机,不仅适应了时代发展,还不断融入现代元素,并与新兴传播媒介相结合,进一步成为枣庄市的文化艺术品牌项目,为提高柳琴戏的演绎水平、加强对柳琴戏的保护传承力度、促进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枣庄市艺术剧院副院长任跃刚介绍,为增加柳琴戏保护传承动力,推动柳琴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保护,2012年7月,中共枣庄市委、市政府在枣庄市艺术剧院的基础上,又批准成立了枣庄市柳琴戏保护传承中心,不断加强对地方文化品牌柳琴戏的保护与传承;在保护传承特色经典剧目的同时,促使优秀新剧目不断创排,有力展示了枣庄文化新面貌。

艺术生产和演出能力,是衡量专业艺术团队业务水平的标志,更是一个艺术团队实力与潜力的象征。作为市级专业艺术院团,枣庄市柳琴戏保护传承中心拥有成套的编剧、导演、音乐、美术、舞蹈班底和专业演职员队伍。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用在柳琴戏这里十分贴切。任跃刚说,不同于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只要有功底和天分就可以演唱,一名合格的柳琴戏演员必须要经过长达十年的历练和沉淀才可以登台献唱。然而,十年的时间,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实在是太漫长了。“熬不住的,根本招不到人。”任跃刚无奈地说。

此前,枣庄也与院校合作培养过柳琴戏人才,可是毕业后由于收入和编制问题,基本上没有年轻人愿意坚持下来。如何解决人才断层问题,成了枣庄市柳琴戏传承与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难点和痛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