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若要欢,进戏班”,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并不然。戏班子为广大人民创造着欢乐与笑声,可是,在每个艺人的心中都记载着一本苦难深重的血泪账。
封建统治阶级把戏曲艺人贬称为“戏子”,列为“下九流”,“生前不准入考场,死后不让进祖茔”。戏曲艺人社会地位比穷苦百姓还低。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把戏曲艺人从深渊中解救出来,并提到“无产阶级文艺战士”的位置上。此后,柳琴戏演员才真正获得做人的权利,才拥有体现自身价值的广阔天地,从而也为峄县地区的柳琴戏曲开拓出一片绿洲。
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年,是峄县戏曲全面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期。
1950年,峄县大声豫剧团建立,同年又成立了以王庭义、张善堂、陈春华等柳琴戏艺人为骨干的群众剧团。1953年,群众剧团正式改为峄县柳琴剧团,有职员30多人,这是峄县历史上第一个由政府主办的柳琴专业艺术团体。当时的乐队、服饰、道具、灯光都很简单,行动方便,主要活动于本县11个区的集镇、村庄及贾汪、徐州、滕县、苍山等其他中小城市。与此同时,阴平、古邵、燕庄、花园、赵村、卜乐等村办的业余剧团,犹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全县共有30多个这样的剧团。业余剧团的演员白天活动,夜晚到兄弟村从事义务宣传,肩扛道具,手拎汽灯,搭上台子就演出。虽然没有丝毫的报酬,但演员情绪高涨。这种自娱、自教、自愿的奉献精神,充分体现出在党领导下翻身做主的一代农民热爱生活,追求美好未来的喜悦之情和感恩之意。另外还有十多个以演唱为业的柳琴小戏班,巡回于民间,也十分活跃。
1960年设立枣庄市,峄县改为峄城区。峄县柳琴剧团由市接管,升格为枣庄市柳琴剧团。随之,剧团的阵容扩大,设备增加,演员行当齐全。至1965年,剧团人员发展到70多人,固定资产达10多万元,活动范围从本市区延伸到临沂、连云港、济宁、菏泽、济南、蚌埠、大通、合肥等地区。
从峄县柳琴剧团发展为市级剧团的过程中,主要演员有陈春华、邵来才、贾西元、李玉春、张善堂、李学德、黄诚仁等。剧团历届领导有高振标、贾西元、徐福才、邵明才、翟大问、沈桂香、郑明新、秦民、赵英杰、李凡仁、周风云、孙广友等。(www.daowen.com)
“文革”期间,文艺阵地百花凋零,柳琴戏也陷于瘫痪状态,整整十年,没有发展。
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到80年代初期,柳琴戏重现生机。峄城区15个公社,有阴平、峨山、古邵、坊上、吴林、金寺、罗同等11个公社建立起业余柳琴剧团,还有光庄、匡谭、郝湖等10多个大队(村)办了业余宣传队。演员的报酬是记工分,演出的节目大部分是现代戏。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峄城区柳琴戏发展的第二个高潮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柳琴戏处于在波浪式的前进中,虽有起伏跌宕,但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应当指出,从演出古装戏到演出现代戏是新中国成立后柳琴戏的一大进步。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区上演的现代柳琴戏有近百个剧目,如《柳树井》《尼姑反俗》《朝阳沟》《三世仇》《夺印》《江姐》《喝面叶》《农奴戟》《两垄地》《箭杆河边》《小女婿》《雷锋》等,还有“文革”期间上演的《沙家浜》《白毛女》《红灯记》等“样板戏”。现代戏贴近现实生活,通俗易懂,更重要的是在土地改革、婚姻自主、阶级斗争、忆苦思甜等各个历史时期,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起到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战斗武器的作用。
在党的领导下,我区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柳琴戏剧演员,同时也培养出一批剧本创作员和音乐创作员。本区自编自演的剧目有《新风曲》《立功喜报》《掌印夫人》《三闹堂》《沉醉者》《全家之主》等30多个,其中有10多个参加市会演、调演,有的获奖,有的在市刊物发表。比较有影响的是由我区作者邵明思创作,由枣庄市柳琴剧团、滕县柳琴剧团联合排演的大型历史故事剧《匡衡进京》,于1986年先后参加苏、鲁、豫、皖四省首届柳琴戏会演及山东省第三届戏剧会演,两次均获大奖,并由省电视台录制成舞台艺术片,翌年《匡》剧又刊登于《戏剧丛刊》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广大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柳琴戏已成为鲁南地区,特别是峄城、枣庄一带广大群众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拥有广大观众基础,已成为一个闻名全国的地方剧种。但是,艺术海洋浩瀚无边,深无止境,柳琴戏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不断总结经验,发扬光大。在瞬息万变的形势下,把握社会的脉搏,适应当代群众的审美要求,以便更好地为政治服务,为工农业生产、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大众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柳琴戏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要精益求精,重振“拉魂”之艺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