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峄县文化教育事业:历史、成就与设施

峄县文化教育事业:历史、成就与设施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峄县的文化教育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代峄县教育行政机关为学官署,署址在文庙明伦堂,设教谕1人,训导2人。教育掌管文庙春秋二季的祭祀,宣讲儒家经典。民国成立后,仍沿袭劝学所名称,设所长1人,劝学员2至4人,佐县知事办理教育行政事宜。各乡(镇)设教育组。1922年,峄县教育界新旧两派各自操纵部分学生闹学潮,停课达一年之久。截至2019年,拥有教学楼3座,综合办公楼1座。

峄县文化教育事业:历史、成就与设施

峄县的文化教育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代峄县教育行政机关为学官署,署址在文庙明伦堂,设教谕1人,训导2人。教育掌管文庙春秋二季的祭祀,宣讲儒家经典。训导地位略次于教谕,协助教谕工作。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废科举,学官署裁撤。

劝学所,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峄县设劝学所,所址在原学官署。劝学所以峄县地方官为监督,设视学1人,兼充学务总董,总领境内各学区事宜。各学区设劝学员,督办区内学务及劝导私塾改良。民国成立后,仍沿袭劝学所名称,设所长1人,劝学员2至4人,佐县知事办理教育行政事宜。

教育局(科),1923年(民国十二年),峄县设教育局,主持全县教育(包括体育、图书、文化)工作,设局长、督学、教育委员、事务员(分司文牍、会计、庶务)。1930年后,分设一、二两课办事,课长由局长与督学兼。1935年裁局称科,置科长,其他人员无变动。1938至1945年,日伪政府在峄县设教育科,共三任科长。抗日民主政府在运南设民教科。新中国成立初,峄县人民政府设文教科,由科长、视导员组成,下设学区,每区配文教助理员、中心校长。1953年,文教科改为文教局,设局长、副局长。1958年建人民公社,每公社设文教部长,取消文教助理员。1962年,峄城区设文教卫生科,设科长、文教卫生工作人员。“文革”中,1967年区文教科被冲击,由“第四兵团”把持,下设公社“教革组”。1970年之后,区恢复文教科。1976年改称文教局。1978年,区文教局分为文化局和教育局。1985年至1990年,文化局、教育局合为区文教局,下设政工、教育、行政、农民教育、教研、校办公司、工会、团委、文化、招生等股、室。各乡(镇)设教育组。

重点学校介绍:(www.daowen.com)

峄城区实验小学的前身是峄阳书院,1902年改为近圣学堂。自1902年至1985年,校长共44任。1902年,有学生20人,学制与教学内容均照旧制。辛亥革命成功后,学堂改名为峄县县立高等小学校,同盟会员、留日学生尤吉三为校长,始按新章办校。1915年,孔子后裔孔宪莹任校长,恢复读经。1918年,校舍被军队侵占,移北门里天主教堂,又被清乡局占用,只好借农会的房子上课。1922年,峄县教育界新旧两派各自操纵部分学生闹学潮,停课达一年之久。1924年前,每年招生30人,毕业生每年仅10多人,中途辍学者过半。1924年后,改称峄县县立第一小学,校长由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孙伯龙兼。继任的校长均系国民党员。学校对学生实行三民主义教育,设党义课,建立童子军,搞军事训练,成立学生自治会,每星期一举行纪念孙中山仪式。1937年,全校有初级部8个班,高级部4个班,学生500人。日伪时期,更名为峄县县立提携街小学。日伪施行奴化教育,设精神讲话和修身课,除宣扬“共存共荣”“王道乐土”之外,主要宣传孔孟之道,取消英语课,改设日语,并实行特务统治。1945年初,全城五处小学合并在一起,并附设幼稚园一班,称峄县县立模范小学。1947年9月,民国政府改原县立第一小学为峄县县立中正第一小学。后改为峄城镇中心国民小学,有11个班,学生404人,教师21人。1948年7月,峄县解放前夕停办。1949年初,学校复课,校名始称城关镇北街小学,于1952年改称峄县城关镇完全小学,学生由6个班发展到12个班。1959年该校与峄县师范附小、城关镇二小合并,分高、中、低三个级部,计20个班,学生千余人,教师40人。1960年重又分开。1962年,该校改称峄城镇完全小学,为峄城区重点学校。1983年正式命名为峄城区实验小学。截至2019年,拥有教学楼3座,综合办公楼1座。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制作室、劳技室、标本室、美术活动室、音乐活动室、卫生室、音体美器材室、国际象棋活动室、我爱发明活动室等30余个功能室,仪器、图书、器材按照国家一类标准配备,根本上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

枣庄市第一中学原名峄县中学,创办于1952年秋,位于峄城宏学路原峄县“黉学”旧址(系元代私塾,距今已700余年)。1956年改名为峄县第一中学,1960年改称枣庄市第一中学。1968年,该校下放,归峄城区管辖,一度易名为“五七红校”,1970年称“五七大学”,1975年复称现名。1952年,有初中4个班,学生200人,教职员18人。1960年达20个班,其中高中6个班,初中14个班。1970年停办初中,设农林、卫生、兽医等4个专业班。1975年夏招初中生,并办初中文娱班与高中体育班。1980年确定为市重点中学,有教学班21个,其中初中班9个,高中班12个,学生1320人,教职工89人,其中教师52人。教师大中专院校毕业者44人,占84.6%。1985年分别从初、高中选4个班级、9个学科作为教学重点,试行新的教法,两名特级教师,常作公开示范,不断总结经验。不少教师在省、市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特级教师王建奇制作的物理教具曾先后在省、市及全国性观摩比赛中获奖。1人在全国数学实践组竞赛中获一等奖,2人获全国创造杯奖,1人的习作被《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刊登。自1956年至1985年共毕业高中班25届,学生4000余名,其中考取大专院校者600余名。1984年高考升学率达85%(包括高中中专)。1990年,大、中专招生录取161人,升学率达54%。现学校拥有两个校区,占地220亩,建筑(使用)面积6.2万平方米;现有7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694人,2019年老校区已经重建,峄城人民期待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的枣庄一中能创造更辉煌的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