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思想集中地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现代意义上,它的基本特征表现为:(1)面向全体和个别化教育的和谐统一。(2)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3)主动发展与创新性发展的和谐统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教育领域里正在掀起一场新的革命——小班化教育。它将是未来实施现代化教育的一种基本教育模式,已逐渐被大家接受,并形成共识。小班化教育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是广泛、深远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大班授课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一种让小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参与各种外显的学习活动(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互动交往、讨论活动、角色扮演等),使课堂信息不断扩展延伸,以外显活动促使内隐的认知、情感、能力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动智与动情的完美结合。这种活动化了的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我们称之谓“学科教学活动化”。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病在于没有把教学认识、教学发展作为一个有结构、能动的过程来加以研究,忽视了教学中的实践性活动在学生认识发展中的作用,而教学活动化正是注重了活动在小学生这个特殊年龄阶段成长发展中的作用。学科教学活动化就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探究为主,把交互式、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融合在一起,以活动为基础,激发起积极的思维活动,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活动促发展,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使思维始终处于主动、能动的活跃状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索学习规律、自觉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由学科教学活动化带来的是学科课程建设的活动化问题。我们的学科课程似乎是专为教师的“教”而不是为学生的“学”设置的。学科课程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它的改革与发展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我们认为小学活动化的学科课程建设应以小学生的主体品质和个性发展为目标,要改革传统小学学科课程过分强调学科知识自身的逻辑系统,从而迫使教师讲授过多而学生的活动空间受到严重限制的状况,要充分体现以“活动”为载体,以“训练”为主线,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的宗旨,要适应小班化、小组化、个别化教育的特点。在内容上有必修、选修,呈现时代性和现实性,留有增添最新科技信息及当地教育资源等鲜活内容的余地;在形式上要分层、分类,体现灵活性和发展性,让学生在自我选择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选择,充分弘扬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从而使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的积累,更有智力的开发,潜能的挖掘,能力的提高,真正落实课堂是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主阵地。学科课程活动化与小学生年段的高低密切相关,低年级的课程更应增强活动化。我们已经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作了一些实验工作,根据教学活动化的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删调整,新增一些生动活泼的如“新闻”发布会、自由命题等富有学科活动特色的内容。根据小学生智能发展水平的差异,在课堂特别在小组教学中抛出一些可扩散性的讨论题,为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