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致《大众经济》编辑的信-把声音献给祖国

致《大众经济》编辑的信-把声音献给祖国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衷心祝贺你们取得的成绩,预祝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把节目办得别具一格,更有特色,使它成为大众经济舆论中心,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由此,我想到在《大众经济》节目里要创造一个评论员的形象。顺便提一提,开始曲中报“大——众——经——济”节目,字字拉开,调子有点《空中之友》的味儿,听来不够自然、大方。

致《大众经济》编辑的信-把声音献给祖国

柯云同志:

日前,程显、冯云谈及在你主管下办起了《大众经济》节目,还拿来一盘磁带让我听。说实在的,离开第一线以后,除非教学需要才听节目,一般只听早晨的“报摘”。这几天听了你们的节目,耳目一新,心情很激动(你知道我好激动,近来心脏病常犯,不敢激动了),为同志们热心服务的首创精神所激动;为多年向往的编播合作开拓新路成功所激动;为广大听众又享有一份珍贵的“精神食粮”所激动……

同志们,辛苦了!我衷心祝贺你们取得的成绩,预祝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把节目办得别具一格,更有特色,使它成为大众经济舆论中心,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下面谈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同志们探讨:

(一)作为一个听众,我感觉到这个节目是通过一些具体事例,生动活泼地宣传党的经济方针、政策,报道人民群众的经济生活,表扬经济战线的好人好事,批评、揭露不良倾向和作风……它是新闻性的专题节目,既区别于知识性节目,又区别于服务性节目。因此,在注意艺术性的同时,似应加强新闻性。在报道选题方面不仅要广泛,而且要典型,必要时则发表“我们的评论”,如《个体户杨长根的事迹》就很好!可惜这样的形式少了些,大多是边报道,边议论(当然,这种形式也不排除)。我觉得像《傻子创业记》《从羊肉泡馍看经济形势》等稿件都相当典型,如果通过“我们的评论”,抓住关键,阐明政策,说上几句,可能使人感到更鲜明。由此,我想到在《大众经济》节目里要创造一个评论员的形象(不同于主持人)。他的评论带有一定的权威性,或称“经济评论员”,或称“本节目评论员”。这个“角色”,我建议固定由一个人扮演,如果老柯亲自出马,粉墨登台,定会收到好效果。

(二)在当前生动活泼的基础上,还要设身处地替听众着想。我们常说“广播一瞬即逝”,听众没有听清或没有听懂,是很着急的,是无法弥补的。这就要求我们多为听众设想,该强调的重点要强调,不易听清的地方要重复,不易听懂的地方要解释。这个问题,你们注意到了,如“划衣粉”一词就作了解释。而《电话表扬杭州电表厂》一稿,开始对方打来的电话内容就很难听清,重复一下就好了。2月28日节目中有句生意经,一带而过,我只记住半句“人家不干,我干”,像这样的重点地方也可重复一遍。再有,表扬的稿子中人名、厂名等,可否解释一下,能更加强表扬气氛,加深听众的印象。

(三)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上,要注意艺术加工,发挥广播语言所特有的“声感美”,简洁明快,朴实大方,既口语,又规范。现在感到有一种“自然化”的倾向,值得注意,当然,这是为突破“念稿腔”所作的努力,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不能就此停滞不前。举例来说,语助词用得恰当,少而精,使人感到口语,自然,如果滥用,就会妨碍语意表达的连贯、完整,使人感到厌烦,甚至产生反感。(叹词、笑声等的运用也是如此)。如3月1日和4日节目开始,哼哼唧唧的,在一句甚至半句话前后都加上“零碎”——助词,听来很不舒服。(这在日常谈话中也是一种不良习惯。)尤其在节目开头,这会给人以犹豫不定的感觉,好像这个节目还没有准备好,不是积极热情、引人入胜的气氛。(顺便说一句,这种情况在其他节目中也有。)一个节目的开头很重要,我们常说,一张嘴就要“进入稿件”,抓住听众,望多研究如何处理好节目的开头。

(四)这个节目是面向全国的,播音不宜追求“北京味”。播音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都应以稿件的思想内容和感情为依据,准确地表情达意,不要故作姿态,随心所欲地忽快忽慢,忽高忽低。比如,3月4日节目中有这样一句话“这就不用问了!”本应直接了当、干脆利落地说出,但却用了几乎听不见的小声,以似乎很神秘的口气表达出来,显得不准确。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就不一一列举了。顺便提一提,开始曲中报“大——众——经——济”节目,字字拉开,调子有点《空中之友》的味儿,听来不够自然、大方。(www.daowen.com)

听的节目次数有限,以上意见多属一孔之见,仅供参考吧!

我们近在咫尺,多年不见!时在念中,盼望有机会当面畅谈。向老战友、新同志问好。

谨颂

撰安

齐越

1983年3月7日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