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用联想与想象激发感情:《把声音献给祖国》小说精彩成果

用联想与想象激发感情:《把声音献给祖国》小说精彩成果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想象、联想并不是专属于诗人或艺术家的,它是人们都具有的一种心理能力。想象、联想不是想入非非、不能漫无边际离开稿件提供的范围。想象、联想的目的是唤起“情景再现”,以激发播音员的感情和信念。没有想象、联想在思维中展开,就不可能唤起相应的态度、感情。想象和联想是在人的劳动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用联想与想象激发感情:《把声音献给祖国》小说精彩成果

有的青年朋友来信问:播音中怎样引发感情?我的经验是:运用想象、联想作为手段来引发感情。想象、联想并不是专属于诗人或艺术家的,它是人们都具有的一种心理能力。在生活中,我们讲述经历过的某件事或熟悉的某个人,这些人和事就像过电影一样,一幕幕在脑海里浮现。这些形象是随着我们的思维活动自然产生的,是具体的,生动的,富有感情色彩的,这就是播音术语中所说的“情景再现”,或称“内心视象”。

我们播别人写的稿件时,“情景再现”是通过想象、联想获得的。想象、联想不是想入非非、不能漫无边际离开稿件提供的范围。想象、联想的目的是唤起“情景再现”,以激发播音员的感情和信念。1979年,我在哈尔滨台播录《把一切献给党》,刚开始翻阅这部50年代出版的回忆录时,就像是见到失散多年的亲人,心情难以平静。这部“文革”中被打成“毒草”的书,是从市图书馆找到的唯一幸存下来的一本。原来印有吴运铎同志画像的封面被牛皮纸所代替,书页都已经卷边起毛,变成了灰黄色。我想象到这本书的生命力,就像它的作者一样,是多么顽强不屈!有谁知道多少人的手曾翻阅过它?多少人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我还联想起50年代我不止一次地给团员和青年朗诵书中章节的情景:青年们个个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紧握的拳头高高举起,整队站在团旗前面发出响亮的声音:学习吴运铎同志,像他那样生活,决不虚度青春,把一切献给党!……当前向“四化”进军的青年们不是也迫切需要从这本书里汲取力量吗?这样就激发起我的感情和信念,产生一种强烈的再创造的愿望。

在播音创作中,我运用想象、联想引发感情的过程是:在对稿件内容和宣传对象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沿着主题思想指引的方向,展开想象、联想去体验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并设身处地为听众着想,从而产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引发出对稿件的积极态度,加深对稿件和对听众的理解,深化感情。而思想感情的深化,又可以使想象、联想更加活跃,形象更加鲜明,传达给听众的愿望更加迫切。没有想象、联想在思维中展开,就不可能唤起相应的态度、感情。而没有鲜明态度、真挚感情的播音,是不可能感动和说服听众的。

诗人艾青说:“人的思维活动所产生的想象、联想,无非是生活经验的复合。”确是如此,我播讲《把一切献给党》,没有兵工生产的经历,但我自己从事广播工作的经历为想象提供了来源:我从兵工事业的白手起家,想到人民广播的创业艰难;从兵工厂在转移中仍坚持生产,想到电台几次转移确保播音未中断;从兵工战士的流血牺牲,想到广播战友的英勇献身……这种联想有助于感情的体验和引发。(www.daowen.com)

在播音创作中,想象和联想常常结合在一起运用,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想象和联想是在人的劳动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人们的想象、联想的活动能力和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文化教养、生活经验等密切相关。发展和丰富想象力,并非单纯的技巧锻炼。有人说:“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这是有道理的。

在生活记忆的“仓库”里,储存得越丰富,播音创作中的想象、联想也就越活跃。不刻苦学习,不深入生活,“仓库”里空空洞洞,想象、联想必然贫乏。只有那些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并善于从生活和人民中积累情绪记忆的人,才可能获取到丰富的想象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