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每个兄弟台在实践中的宝贵经验》

《每个兄弟台在实践中的宝贵经验》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个兄弟台,每个播音员同志,在实践中都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当然,在业务实践中产生了问题,也不足为怪,因为要实践、要工作,总会产生问题的,只有在解决问题中、在实践中不断探讨、摸索,才能找到正确的创造道路和方法,这样才能提高一步。

《每个兄弟台在实践中的宝贵经验》

首先说明,我是把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意见提出来,跟大家一块儿研究。其实也无非是老生常谈,没有什么新的东西。这几年闹病,即使不闹病,自己的学习也很不够,有一些实践的经验,也没有很好地总结,把它系统化、理论化,来进一步指导实践。每个兄弟台,每个播音员同志,在实践中都有很多宝贵的经验。我这样谈,目的就是为了交流经验,和大家一起探讨,使全国的播音水平能提高一步。

先谈一谈听了上海台和浙江台的录音以后学习到的一些东西和体会。第一点:我觉得这儿的编辑和播音员钻研业务的精神值得学习。稿件的内容和形式很具有广播特点,生动活泼,多种多样,有很多新的创造,播音的同志放得开,播得活,能大胆进行创造。听得出来有些同志是在不断的实践中锻炼出来的,他们从理解、感受到表达稿件,具有相当高的水平,相当熟练地掌握了语言的工具,具有富于感情的嗓子,有些稿子播得准确、鲜明、生动,也相当生活化。尤其感到沪语的播音(虽然我不大懂沪语,只是对着稿子听),他们的语调、语气很有特点,地方化,生活气息更浓厚,值得我们普通话的播音员学习。朴素、亲切、自然,甚至使我这个不大懂沪语的人也被吸引住了。上海台《对农村广播》节目中的“阿富根谈生产”,有篇稿件是《从一瓶蓝墨水引起的争论》,我一共听了四次,从这篇稿件,这次播音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这次又听了《对农村广播》中的“天下大事”,两个播音员播得慢(稿件播慢是相当不容易的,比播快要难得多),慢而不断,就是没断线,思想线索没有断;慢而不散,没有散了架子,没有把意思割裂开来,这很不容易。慢中有快,快中有慢,也就是说传达的思想是连贯的,意思是完整的,语气表达是合乎分寸的,语言接近于生活。另外,他们不是只在字面上、词句上强调、加工,而是用内在的语言(也就是戏剧上的潜台词或内在语),作为基础的语气来表达。比方说:“……虽然土地肥沃,粮食却不够吃。”这句话的后句是语言的重点,是要传达的中心思想和目的。我感到播音员强调得非常好,非常自然,把精神传达出来了。还有:“……丁香、油棕、橡胶等,又都被殖民主义者用低价收购了去。”这句话中的“低价”是主要字眼,强调得很好,很自然,很突出。还有,男女播音员合作得非常协调,统一、完整。有这样几句话,前面是女声说:“……一般人的寿命,平均只能活三十岁左右。”然后是男生说:“血债要用血来还……”接得恰到好处。后句相当有力量,但又不是评论式的语气,和整个基调是统一的。所以,我深深感到要向沪语的播音学习。

普通话播音能不能做到这点呢?有人说:“那是沪语播音,和普通话不一样,他们一说就是那味儿,我们就不是那味儿!”我不太认同这种说法,我觉得沪语播音能达到这点,普通话播音也能达到这点。为什么现在还不能达到呢?我觉得是没有很好掌握普通话的特点、规律,使它更接近生活。

我听了上海台的普通话播音,也感到有些不足的地方。首先,在新闻、评论等一类稿件上的理解、处理、表达还不太接近生活,不够自然,一般化。的确,这类稿件很难播。梅益同志也曾一再批评我们中央台的播音员“严肃有余,亲切不足”。经常是调儿高,弦儿紧,播哪条新闻都一个味儿。其实新闻形式多种多样,每条都应播得不同。罗荣桓逝世的消息和周总理答记者问的消息,在内容、思想感情等方面都不同,因此播音员在处理和表达上也应该不同。其实播音员的大量稿件是新闻稿件,它最及时、最直接地向广大听众进行宣传,是非常锋锐的宣传武器,如果不能好好掌握,将是很大的缺点。我们应共同研究这方面稿件,要作为一个任务,多多下些功夫。

用党的政策、观点,深入细致地具体地分析这类稿件,掌握其精神实质。用恰如其分的语气去表达。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新闻和评论,应当要有不同的处理,语气、节奏、速度都应不同。播音员在播新闻时,最大的本领就是能马上从这条消息转到那条消息。

其次,在播通讯、录音报道或者文艺性的稿件上,大多数播音员播得还是接近或进入稿件的,基调也符合稿件内容、形式的要求。但是,有时候有些播音员,思想没有完全进入稿件,或者是进去了,又出来了;出来了,又进去了,有时一下子又表演起来了,或者是疙疙瘩瘩不流畅,不是行云流水、天衣无缝、一气呵成,这样,听来也就不舒服,不自然。结果也就妨碍了传达稿件的思想内容,使这些有人物,有情节,用形象来感染人的稿件,减弱了感人的力量。这主要是因为自己首先没有被这种先进人物的思想品质、先进的事例打动心灵,感情没有点燃起来,而仅仅从词句上去表现,又怎能拥有感人的力量呢?

有这样的情况:有人播得很活,但过火了;有的人播得太呆板、硬邦邦、平平淡淡的,太温了。所以要做到不火不温、恰到好处、真实感人是很不容易的。使表达和内容密切融合,用恰如其分的表达方法去传达稿件内容的精神实质,产生感人的思想、感情和力量,那是困难的,但是播音创造,就是要走这条路,而不是走捷径。当然,在业务实践中产生了问题,也不足为怪,因为要实践、要工作,总会产生问题的,只有在解决问题中、在实践中不断探讨、摸索,才能找到正确的创造道路和方法,这样才能提高一步。

第二点:关于播音业务的一些看法。播音工作的三个环节:播前、播出、播后。播前准备稿件,是三个环节的中心环节,也是播得好坏、能否达到高质量的关键。在准备稿件方面,不能从个人兴趣、爱好和所谓“重要不重要”出发。一句话,就是不能从个人名利得失出发。如果一个播音员只是能把自己感兴趣或者自己认为“重要”的稿件播好了,这就没有完成一个播音员的任务。

播音员的任务是要全力以赴播好所有的稿件,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头尾,一段预告,一条广告。我觉得,人民广播电台的广告,绝不能播得和旧社会私营电台的味道一样,应该创造新的风格。另外,播音员绝不能只追求效果,绝不能只追求听众的鼓掌和喝彩。否则必然会走上自我表现的道路,而不去做深入理解和分析稿件内容的艰苦的工作。

播前准备稿件应当从什么出发呢?应当从稿件的内容出发,从假设“我是一个听众”出发,让听众听得懂稿件的主要精神和内容。以这样的假设,来检查一下准备的稿件是不是能让听众全部听懂,全部接受,并能受到稿件精神的鼓舞和教育

因此,作为一个播音员,具有以党的事业为重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才能使自己踏踏实实地去准备稿件,才能做到全神贯注,真正进入稿件。可以这样说,每一个播音员是否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否能全心全意地把高质量成品端到听众面前,首先就可从他备稿时的态度去检查。

在准备稿件的过程中编播合作非常重要。听了魏星播的盲人歌,我觉得他播得好,跟录音的素材是统一的、完整的,很自然,有播音员的思想感情,态度也很鲜明。我曾了解到,魏星在播前是和编辑共同进行分析的,录了一遍后有些地方还不满意,再跟编辑一起研究,编辑对他讲了采访的体会,然后再录音,这就是很好的例证。播音员在备稿时就要和编辑很好地合作,听听他们的意见,了解一下采编的经过,为什么要写这篇稿件,这样会得到很多稿件内容、内在分析上的帮助。同样,编辑写完一篇稿件,如果没有在播前帮助播音员一同进行研究,而只是写完一发就不管了,那是没有完成写稿的最后一道工序。如果,仅仅是外在地提醒下播音员应该这儿播得抒情些,那里播得激昂些,这样对播音的帮助是不大的,有时甚至会妨碍播音员的创造。

还有这样一个问题:编辑常常点名指定播音员,怎么办呢?我认为,应从两方面来看,编辑要保证播音质量,这是应该的,但是在保证播音质量的同时,也应和培养新手的工作结合起来考虑。保证播音质量,这是一方面,但不能绝对化,就是说不能脱离我们的实际,不让新手有实践的机会。其实,他永远不播,也就永远不会播。同样,在培养新手这方面,也不能片面强调“一回生,两回熟”,让新手担任力所不及的工作,结果大大影响了播音的质量。所以应该从两方面结合起来考虑,就是既注意保证播音质量,又从实际出发,从播音员现有的水平出发,适当地放手培养新手,单单强调哪一方面都会对工作不利。

播音工作的第二个环节:播出。即直接在话筒前播出,或者是录音播出。二者都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集中到什么方面呢?集中到传达稿件思想感情,传达稿件的内容。这就需要排除一切杂念。什么是杂念呢?比如:怕播错了,怕播不好,没信心,怕播出后听众会来信,当然有的也希望表扬,有的又怕听众骂,等等。总之,所有妨碍进入稿件的杂念,在播出时都要排除,尤其要排除为表达而表达。要明确自己表达是为了什么,讲这些话的目的何在。当然这也不是否认语言技巧的设计。其实,这项工作在准备稿件的过程中就应该完成了,也就是说播前,既分析和掌握了稿件内容,又结合稿件内容考虑和设计了表达的方法、技巧。而等坐到话筒前播出时就不应考虑这个地方轻一点,那个地方重一点,这个地方又该用怎么样的表情等外在的表达方法了。

这里,也要明确的是:语言技巧只是帮助我们传达稿件内容和精神实质的工具,而不是目的。当然,能够把这个工具运用自如,还是需要日常的勤学苦练,需要进行基本功的训练。(www.daowen.com)

第三个环节是播后:播完以后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有两种情况应当避免:一种情况是完全听不进意见,拒人于千里之外,总以为自己的好,一点缺点也没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不加分析地把全部意见接受下来。这样,再播音时,就无所适从,让意见缠住了自己。因此正确地对待,就是既要虚心地听取各方面意见,又要把这些意见作具体分析,独立去思考,抓住主要问题,看清主要缺点,然后加以逐个解决,走了一步再走一步,不可能一步登天,一下子把问题都解决。写文章应该是文如其人,我觉得播音应该是声如其人。

在执行“播前、播出、播后”三个环节中,播音员要不断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改造自己的思想,热爱党的事业,热爱集体,做个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这样才能在播音中不断取得进步,达到更高的标准,体现更高的风格。

播音质量的三项指标:准确、鲜明、生动。准确,就是准确地传达稿件的思想内容、精神实质以及稿件的风格形式。鲜明,就是播每一篇稿件,都要贯穿无产阶级的党的宣传员鲜明的爱憎分明的态度;生动,就是要有符合于稿件内容的生动的表现能力、表现方法,它应该是更接近于生活的生动,而不是那种脱离生活的矫揉造作戏剧化的生动。这种生动,是跟传达稿件内容紧密结合起来的。

这三项指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的基础是准确、鲜明。否则生动就是空的,没有灵魂的,没有生命的。

播音创作的三个基本出发点:

1.从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出发,从当前斗争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出发,掌握文章的精神和实质,激发起强烈的播讲愿望,把文章的词句变成自己想要说的话。对于稿件的内容,要进行积极的深入的分析。从稿件全篇的中心思想和重点以至逐段逐句的重点都要掌握。绝不能只是消极的、一般的熟悉。

2.从又红又专的人民播音员,也就是党的宣传员的身份出发,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给文章以符合党的标准和分寸的评价。这样就会产生高度思想性的创作态度,这种创作态度应该贯穿于全篇,随着所传达文章的内容,从语调、语气当中表达出来。

3.从播音员的具体条件出发。这是指什么呢?即从自己的嗓子、语言表达技巧等出发,结合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确定播讲方式。不要机械模仿他人。

三个基本出发点的关系是:前两条是内容,是目的;后一条是形式,是手段。表达手段是为了传达文章内容和形式服务的,所以后者是从属于前者的。我们的播音创作应该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就是掌握文章的精神实质,把贯穿党的宣传员的应有的态度和高度的语言艺术技巧统一起来。从文章的内容出发,可以找到恰如其分的表达方法,而恰如其分的表达方法又反过来帮助你传达稿件的内容。所以锻炼语言技巧,进行基本功的锻炼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说,有的稿件我们理解了,精神也掌握住了,可某一段话,就需要一口气下来,也许这一段话是几百字,你要是没有这种表达的能力,即便你理解了,感情也有了,可还是表达不上来。它那种气势要求你那样做,你的呼吸运用得不好,没有那么足够的气力,那你也表达不出来。所以掌握这个工具,进行基本功锻炼也是非常必要的,而这个就是为了帮助你传达稿件的内容。

分析和掌握稿件的三要素:是什么?为什么?对谁讲?这三个要素的中心环节,也就是核心,是解决“为什么”。了解“是什么”,考虑“对谁讲”,都是为了使语言的目的更明确,更能使对象接受,从而解决“为什么”。比如:周总理在开罗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他在阐明我们的政策观点时,讲得很委婉,也很含蓄,那就跟在一个大会上发表演说不同,因为目的不同,对象不同,表达的方法,处理的方法也就不同。大家不妨作为一个例子去研究一下。就是以“是什么”“为什么”“对谁讲”这样的分析方法去分析稿件是否合乎生活中语言的规律。有的同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样一篇稿件,对不同接受对象,播法是否应不同?我觉得应当有所不同。同样的一篇稿件,对少年儿童广播,又对台湾广播,对象不同了,自然处理的方法也就要不同。不仅如此,同样一篇稿件,随着时间、地点等的变化,对它的处理方法都应不同。没有解决“是什么、为什么、对谁讲”这三个要素,没有以这三要素作基础,就去考虑怎样播,是不能很好地传达文章的精神实质的,也是找不到恰到好处的表达方法的。

播音技巧的三张王牌:重音、停顿(即民间说唱中的“气口”)、语气。这三张王牌的核心是语气,掌握重音和停顿,就是为了解决语气的问题。正确地找到重音,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实质,重音只是帮助传达语气,而不能单纯去点重音;按照文章的逻辑,掌握了逻辑顿歇,根据文章思想感情的发展,掌握了心理顿歇,那样气口才会适当,语气才能确切,意思才能完整。比如说:如果不该换气的地方换气,不该停的地方停顿,这些运用得不恰当,那就影响了语气。首先稿件意思就传达不清楚了,也就更谈不上用语气表达感情了。所以掌握重音、停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语气的问题。至于语气,那是由掌握稿件的“为什么”,就是掌握语言的目的,掌握住跟对象的关系,掌握住你对事件应有的正确态度,是由这个来决定的。语气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强、弱、轻、重、抑、扬、顿、挫等,但是要正确掌握语气,只有去分析稿件的内容、目的性和时间、地点、思想感情,也就是说要找到稿件背后的内在的东西,找到它的潜台词(内在语)。这样,处理表达稿件方法时,要轻要重也就有了目的性。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语气的外在表现形式的运用也就必然会丰富多彩。反之,就容易形成造作。而播音员的再创造之所以困难也就在这儿。因为稿件是人家写的,要掌握别人说话的目的性,把它变成自己想要说的话,这就是再创造的过程,正确掌握语气的过程,这不是轻而易举的。这三张王牌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能割裂,不能孤立。我们播重要文章的时候,领导是很关心的,很多时候是梅益同志亲自抓。他首先问我们,全篇文章讲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发表这篇文章?全篇的重点在什么地方?每一段的重点又在什么地方?你把全篇分成几部分?有时我们分得不对,他就帮助我们分。他曾说,一篇文章有时不能完全按它的段落分,我们要重新给它划分段落,根据正确的理解,分成几个部分,再找各部分重点。而他不提“那个地方要加重,那个地方要突出点”这样的意见。我自己也有这个感觉,有的时候给我提,你这个地方要特别加点劲。结果这一加劲,很不自然,自己听了也很别扭。因为它脱离了内在的东西。

最后,简单谈一点关于业务学习的问题。我感到,一方面要充分发展业务学习的民主,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大胆探讨,不要轻易作结论;另一方面,是一切通过试验,不要光坐在那儿辩论。只有通过试验,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播音业务也跟其他工作一样,总是由实践到认识,再以认识指导实践,这是个反复的过程。所以培养新播音员,实践很重要。同样,一个演员,永远不让他登台,他也就永远演不了戏;想学游泳,可永远不下水,也就永远不会游泳。

(1963年在上海台的讲话录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