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教师和父母都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对于学业成绩和人生的总体成就而言,如果只允许提出一个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这个关键要素是什么?”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者们在众多研究之后众口一词的答案就是:在今天的现代社会中,最能够预测学业总体表现和后来人生的总体成就的心理学要素是——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也就是自律的能力。在传统的人格心理学研究中,学者们也一致认为最能预测人生成就的人格要素是:尽责心(conscientiousness)。也就是说,严肃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在各种人格因素或者品格之中,自律和负责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成就(包括良好的学业成绩、工作表现、亲密关系、生活质量等等)而言至关重要。
诚然,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但是作为成年人,我们有义务帮助可塑性极强、三观尚在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树立良好的品格。我们都知道需要让未成年人远离烟酒,但是我们对孩子们每天抱着iPad或者电脑上网或者看电视几个小时却能够容忍,殊不知后者实际上对大脑造成的损害(注意力丧失、感觉阈限的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下降、深度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下降等等)。我们也都知道让儿童远离色情、毒品是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但是不仅如此,我们也需要主动出击,帮助儿童青少年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利于成长的习惯——这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格外艰难。在垃圾食品、网络游戏、朋友圈和网络“新闻”充斥的生活环境里面,自律对于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更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面对浅层的享乐:垃圾食品、久坐不起、打游戏、放任情绪、追剧刷手机,是运用自律节制有度,不让其影响正常学习生活,还是放任自流以长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成就作为代价,需要成年人言传身教帮助他们逐渐建立做出选择和坚持的能力。
心理学界的传奇人物之一沃特·米歇尔举世闻名的“棉花糖实验”对儿童的“延迟享受”能力进行了长期跟踪。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他让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单独待在一间教室里面,面对一个诱人的棉花糖,可以选择立刻吃掉,也可以选择等待15 分钟(延迟享受)——就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然后他的团队跟踪了这些做出两种不同选择的儿童的成年生活。大约50年之后,他写书把自己的观察和总结昭告世人[43]。表面上这个试验的结论很简单直接:自控力更强的儿童(那些选择“等待15 分钟得到第二个棉花糖”的孩子们)在一路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学业成绩更好,人际交往能力更强,长大之后工作成就更高,家庭更幸福。但是他继而揭示了背后的深层原因发人深省:为什么有些孩子具有较高的自控力,能够管住自己的冲动;而有的孩子却基本上面对诱惑无能为力,在自己的浅层欲望面前束手就擒呢?米歇尔教授的结论是:自控能力来源于家庭教育的质量,而家庭教育的质量取决于儿童的家庭环境:讲究自律、责任感和为了未来而努力的家庭,父母以身作则,孩子也就会效仿榜样,大家都比较自律,而且会愿意对未来“投资”——为了未来更高的回报而放弃眼前的诱惑。也就是说,自我控制能力来自“家风”:整个家庭是否看中这个品质和是否以身作则地去践行。米歇尔教授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他做实验跟踪的儿童们都来自斯坦福的“必应(Bing)幼儿园”。这所幼儿园是混合社会阶层的,既有中产和富裕阶层的孩子们(收入高教育水平高),也有普通劳动阶层的孩子们。而从试验跟踪的整体数据来看,跟普通劳动家庭相比较,富有阶层更加重视对其子女行为自律和良好习惯养成,这就让富有家庭的孩子们有了隐性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说,美国的社会分层是通过“教育和教养”来进行的,富有阶级从小教育孩子自律勤奋,克制自己一时的享乐,为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于是在一路上看似公平的教育和学历竞争中,自然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有更多才艺、更善于思考(这些都是需要长期坚持练习获得的能力)。假以时日,这些自律能力强的孩子们就会进入更好的学校、找到更好的工作、建立更富于资源的家庭,然后再把自己的勤奋自律传递给下一代。与此同时,也有很少数贫困家庭的孩子们能够“弯道超车”——他们能够做到目标明确、自律勤奋,一步步朝向自己的未来而努力。米歇尔教师认为,当代美国社会的分层不是通过财产的传递而进行的,而是通过品格的培育和能力的训练。这也是我们强调这些优秀品格的根本原因,其中自律尤为重要。
图8 两个圆圈,“想干的”和“该干的”(www.daowen.com)
(* 注:借这个活动的机会,如果带领老师发现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也可以利用其他机会予以纠正,譬如不好好睡觉,不吃蔬菜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