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类生态难题:大气圈的厚度及层次结构对生物圈的影响

人类生态难题:大气圈的厚度及层次结构对生物圈的影响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流层大气圈的最低一层,其平均厚度约为12千米。这主要是由于地表辐射影响的减少和氧及臭氧对太阳辐射吸收加热,使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热成层在中间层顶之上的大气层称为热成层,也称作增温层或电离层。逸散层在热成层之上的大气层称为逸散层,也称外大气层,是大气圈的最外层,大约在800千米以上。如果大气组分的这种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对许多生物甚至会对整个生物圈造成灾难性的生态后果。

人类生态难题:大气圈的厚度及层次结构对生物圈的影响

大气圈就是指包围着整个地球的空气层。大气圈的边界很难确定,但从流星和北极光的最高发光点推算,在离地球表面800千米的高空还有少量空气存在。一般来说,大气圈的厚度为1000千米。

大气圈的总质量估计为5.2×1015吨,相当于地球质量(5.974×1021吨)的百万分之一。大气质量在垂直方向的分布是极不均匀的。由于受地心引力的作用,大气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下部,其中的50%集中在离地面5千米以下;75%集中在10千米以下,90%集中在30千米以下。

按照分子组成,大气可分为两个大的层次:均质层和非均质层(或同质层和异质层)。

均质层为从地表至90千米左右高度的大气层,其密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除水汽有较大变动外,它们的组成是稳定均一的。这是由于大气低层的风和湍流连续运动的结果。

大气层结构示意图

均质层上面是非均质层,根据其成分又可分为四个层次:氮层(距地面90~200千米)、原子氧层(200~1100千米)、氦层(1100~3200千米)、氢层(3200~9600千米)。在这四个层次之间,都存在过渡带,没有明显的分界面。

按大气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大气圈也可分为光化层和离子层,两层大致以平流层顶为分界线。

大气圈垂直方向有各种各样的分层方法。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分层方法是1962年世界气象组织执行委员会正式通过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所建议的分层系统,即根据大气温度随高度垂直变化的特征,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逸散层。

对流层

大气圈的最低一层,其平均厚度约为12千米。对流层是大气中最活跃的一层,存在着强烈的垂直对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水平运动。对流层里水气、尘埃较多,雨、雪、云、雾、雹、霜、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与过程都发生在这一层里。此层大气对人类的影响最大,通常所指的大气污染就是对此层而言。尤其是在靠地面1~2千米的范围内,受到地形、生物等影响,局部空气更是复杂多变。对流层内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其平均温度递减率约为-6.5℃/千米。

对流层顶的实际高度随纬度位置和季节而变化。平均而言,对流层的高度从赤道向两极减小,在低纬度地区对流层高约18千米,中纬度地区为11千米,高纬度地区为8千米。

对流层相对于整个大气圈的总厚度来说是相当薄的,而它的质量却占整个大气总质量的3/4以上。

平流层

从对流层顶以上到50千米左右的高度叫平流层,也叫同温层。平流层的下部有一很明显的稳定层,温度不随高度变化或变化很小,近似于等温,然后随高度增加而温度上升。这主要是由于地表辐射影响的减少和氧及臭氧对太阳辐射吸收加热,使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升。这种温度结构抑制了大气垂直运动的发展,大气只有水平方向的运动。

在平流层中水汽和尘埃含量很少,没有对流层中那种云、雨等天气现象。

在平流层之上,距地面大约50千米的地方温度达到了最高值,这就是平流层顶。

中间层

平流层顶以上到大约80千米的一层大气叫做中间层。在这一层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在中间层顶,气温达到极低值,是大气中最冷的一层。

在中间层内,大气又可发生垂直对流运动。该层水汽浓度很低,但由于对流运动的发展,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仍能出现夜光云。在大约60千米的高度上,大气分子在白天开始电离。因此,在60~80千米之间是均质层转向非均质层的过渡层。(www.daowen.com)

热成层

在中间层顶之上的大气层称为热成层,也称作增温层或电离层。在热成层中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急剧上升。到大约1000千米,白天气温可达1250~1750K。在热成层中由于太阳和其他星球辐射各种射线的作用,该层中大部分空气分子大都发生电离,成为原子、离子和自由电子,所以这一层也叫电离层。

在热成层中由于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而使各种成分离解过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大气的化学组成也随高度增加而有很大的变化。这就是非均质层的由来。

逸散层

在热成层之上的大气层称为逸散层,也称外大气层,是大气圈的最外层,大约在800千米以上。在外大气层,大气极为稀薄,地心引力微弱,大气质点之间很难相互碰撞。有些运动速度较快的大气质点有可能完全摆脱地球引力而进入宇宙空间去。

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这种大气的化学组成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非常特殊。离地球最近的两颗行星——金星和火星的大气化学组成就与地球大气完全不同,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氧含量极少,几乎不存在。

地球大气的成分除主要气体氮和氧外,还有氩和二氧化碳,上述四种气体占大气圈总体积的99.99%。此外还有氖,氦、氪、氙、氢、甲烷、一氧化二氮、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硫化氢、氨、气溶胶等微量气体。

在组成地球大气的多种气体中,包括稳定组分和可变的不稳定组分。氮、氧、氩、氖、氦、氪、甲烷、氢、氙等是大气中的稳定组分,这一组分的比例,从地球表面至90千米的高度范围内都是稳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臭氧、水汽等是地球大气中的不稳定组分。

另外,地球大气中还含有一些固体和液体的杂质。其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火山爆发、地震岩石风化、森林火灾等和人类活动产生的煤烟、尘、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这也是地球大气中的不稳定组分。

地球大气圈的形成与演化,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时期。现在大气圈的面貌是地球各圈层(主要是生物圈)塑造的。生物圈各组分与大气之间保持着十分密切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它们从大气中摄取某些必需的成分,经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其残体的好气或厌气分解作用,又把一些气体释放到大气中去,使大气的组分保持着平衡。

如果大气组分的这种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对许多生物甚至会对整个生物圈造成灾难性的生态后果。

就以大气组分中的二氧化碳而论,尽管它在大气圈中只占0.03%,但对地球上的生物却很重要。据估算,生物圈每年由大气吸收的二氧化碳约为480×109吨,而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也差不多是这一数值。19世纪工业革命以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直保持在0.028%。工业革命后,随着人口增加和工业发展,人类活动已经开始打破了二氧化碳的自然平衡。植被(尤其是森林)的破坏和大量化石燃料及生物体的燃烧使生物圈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超过了它从大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使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逐年上升,目前已经达到0.035%左右。由于二氧化碳具有吸收长波辐射的特性,而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并因此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其中对人类影响较大的是温度上升会使极地冰帽融化,海平面上升,世界上许多地区将被淹没在海水之下。

相反,如果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则会引起气温下降,这种温度下降的幅度即使很小,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因为温度下降会使作物生长期缩短,而导致产量减少。

对于含量极少的甲烷也是如此,其浓度目前为1.4ppm(意为百万分之一,现在通常用其法定计量单位“毫克/千克”来表示),只要略有增高,在现有氧的浓度下就会因闪电而燃烧。而更重要的是,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效果强300多倍,对全球变暖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氧更是如此。大气中氧浓度的降低或增高都会影响许多重要的生命过程和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恶果。氧浓度的大小决定了生物的演化过程。30亿年前,地球大气中氧的浓度只有现在浓度的1‰,生命只可能出现在水下10米深处。大约距今6亿年时,地球大气中氧的浓度达到了现在浓度的1%,生物开始出现在水面上,这是生物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关键浓度。到了大约4亿年以前,大气中氧的浓度达到了现在浓度的1/10,生物从海洋登上了陆地,这是生物发展史上的第二个关键浓度。此后,地球大气中氧的浓度尽管也出现过小幅度的波动(比现在浓度高),但一直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即复氧与耗氧之间达到了某种平衡。

另外,大气中氧含量如果由现在的21%增高至25%,则雷电就能把嫩枝与草地点燃,造成连绵不断的火灾,使全球植被化为乌有。当然,这只是一种假想的情况,因为发生森林火灾的同时也消耗了大气中的氧,这里还存在一些负反馈机制问题。

诚然,大气圈以其巨大的体积与质量,更由于存在着反馈机制,要想改变其组成的1%,1‰乃至1‱并非易事。然而,人类以其巨大的数量和今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对大气圈发生着一定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