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网络视频发展的起源及演变

中国网络视频发展的起源及演变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影像奇观的生成是多重因素合力的结果,归纳而言,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基于技术发展的生成逻辑。在一定意义上,影像奇观可视为大众内心表达欲望的外化。没有这一原始动力的存在,影像奇观也就失去了推陈出新的生命力。他们倾向于以常识判断代替对事实真相的追问,倾向于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涉事的某一方进行讨伐,助力网络影像的奇观化。

网络影像奇观的生成是多重因素合力的结果,归纳而言,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基于技术发展的生成逻辑。互联网技术所引发的社会革命的标志之一是实现了对草根民众的媒介赋权。传播主体由精英化向泛众化演变,既有传媒领域的边界框架、言说方式乃至游戏规则均在发生改变。具象到影像生产传播领域,即表征为视频影像生产门槛的下降和成本的缩减——任何人只需一个摄像头、一个麦克风,就能自由生产符合自身价值观念的影像。由此,大量在传统媒体时代不被重视的影像资源在互联网平台上聚合与盘活,并借由无远弗届的网络虚拟空间,实现了大范围的瞬时传播。

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驱动媒介进化升级,诸如VR、AR等新型媒介样态与网络影像的耦合,丰富了影像本身所承载的感官功能和信息含量,放大了网络影像的奇观效应。例如,VR的出现击穿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360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场景再现,使网络影像容纳其间的信息平铺到用户眼前,创造了超真实的拟像世界第一人称的体验视角更使用户从网络影像的旁观者变成了亲历者,提升了参与感。

二是基于商业文化的生成逻辑。伴随中国社会泛政治化状态的消解和市场经济的突飞猛进,大众文化异军突起。虽然它与主流精英文化因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时常发生冲撞,但从历史的视角看,主流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态度渐趋宽容和理性,大众文化存在的现实合理性终获认可。多元文化格局的成型为社会大众长期被压抑的娱乐诉求提供了释放的契机。巨大的市场潜力诱使媒体挖掘自身的娱乐属性,以奇观符号吸引用户,占领市场。相应地,对视觉符号的司空见惯使用户在潜移默化间被规训,限制幻想和欲望的非奇观化影像被厌弃。于是,“作为当今物品生产不可缺少的背景,作为制度基本原理的陈述,作为一个直接塑造不断增长的影像客体的发达经济部门,景观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生产”[39]。(www.daowen.com)

三是基于社会心理的生成逻辑。在一定意义上,影像奇观可视为大众内心表达欲望的外化。没有这一原始动力的存在,影像奇观也就失去了推陈出新的生命力。大众的表达并非总是理性的,亦如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所阐释的那样,“零散个体在既定条件下聚集成群,形成了短暂的集体心理,有意识的人格隐没,无意识的人格凸显,思想和感觉中道德约束与文明方式突然消失,原始冲动、幼稚行为和犯罪倾向突然爆发”[40]。群体的非理性使社会大众在面对争议性社会事件时,难以冷静自持。他们倾向于以常识判断代替对事实真相的追问,倾向于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涉事的某一方进行讨伐,助力网络影像的奇观化。

四是基于符号消费的生成逻辑。在消费社会的现实语境下,满足需要的消费让位于符号意义的消费,个体强烈的自我装饰倾向以符号消费的方式获得满足。消费符号的差异界定了人与人的不同,进而影响着个体的自我认知。影像奇观作为一种价值符号,既满足了个体的好奇欲望,又彰显了其身份特质,因而极具诱惑性。消费即意味着燃烧和耗尽,需要不断补充和添加,以维系“生产—消费”的动态平衡。类似地,当影像奇观被制造和消费时,就需要更多影像奇观填补空缺。对奇观的消费激起了人们某种类似渴望的东西,但又很难得到满足:影像奇观并非稀世珍宝,它恰恰就在手边,蕴含无穷的可能性。于是,影像奇观“企图改善现实的贫化感,反而增加这种贫化”[41]。其结果是奇观影像被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消费着,并且“就像巴尔扎克怀疑相机耗尽一层层身体一样,影像消耗现实”[4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