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频用户即带有乌合之众的色彩,这首先源于匿名情境下的从众压力对个体判断的“修正”。
具体而言,网络视频所缔造的数字空间提供了个体聚集成群的舞台,这个舞台兼具遮蔽与敞开双重属性。遮蔽性源于匿名机制的设置,匿名既意味着行为主体的真实身份得到保护,又意味着行为主体所受到的社会约束降低。敞开性源于数字空间的开放性,跨地域、跨阶层的公开交流变得简单易行。起初或许只是个人的零星抱怨,诉说着生活与工作中的不如意,这种颇有共识的由头经由转载和评论于数字空间发酵,其结果是不满情绪的强化。个体在法不责众的心理暗示或群体压力下加入非理性言说的行列,于是,社会结构的对立与矛盾被放置于线上公共领域,各种虚拟的价值感受、游戏心态等被一一展示。
网络炒作这一非理性行为在网络视频领域觅得可乘之机。网络为每个传播者提供了相同的机会,但也同样残酷地警示每个传播者,如若不能在第一时间抓住用户的目光,传播效果就几近为零。特别是随着网络社会从Web 1.0向Web 2.0的转型,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传播格局视域下,一个横向传播的社会已然形成。“横向社会的成员或多或少都接入信息传播的新技术中,并且进入以超出传统的上下垂直的方式将人们联系于网络之中。”[29]信息的泛滥和舆论场的多元化增加了引起公众注意力的成本,唯有具备新奇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才有可能脱颖而出。然而,社会转型期社会价值观的世俗化与功利化倾向已使部分创作者远离严肃的精品创作,他们将创作的视角转向煽情、猎奇的社会事件,利用网民的窥私欲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其结果是一方面造成标题党现象盛行,众多人物和事件或被贴上以偏概全的标签,或有意无意间与性、腥等低俗字眼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则造成了内容的浅显与表达的激进,不仅诸如快手用户为拍摄跳河[30]、徒手攀岩[31]等视频不幸死亡的案例见诸媒体,在一些关涉负面现象的报道中,利用措辞夸张的文字和喧嚣煽情的语气激起大众的情感共鸣也已较为常见。(www.daowen.com)
网络起哄和人肉搜索等不良网络集群行为时有发生。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对整个社会运行具有相当影响力。当个体的心理行为趋向与社会倡导的价值取向发生冲突时,基于压抑情绪的行为往往导向不良的社会结果。网络视频通过“允许行为的自在表达防止了被堵塞的敌意倾向的累积,起到了社会安全阀的功效”[32],但也一如冲突功能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冲突虽提供了敌对情绪的替代目标以及发泄的手段,经由这些安全阀,敌意不至于指向原初目标,但在对替代目标进行攻击时,一场新的与替代目标的冲突仍将会发生,这种替代也要由社会系统和个人付出代价”[33]。由于视频用户群体冲动、易变且急躁,他们不接受推理,只能用形象来思维,偏执、专横又保守,因此议题讨论在深入与扩大的过程中常会远离网络事件的客观事实本身而蜕变为带有情绪宣泄的对现实社会矛盾与问题的批判。在某些意见领袖的引导下,部分网民甚至会走向极端,演变成网络暴民。他们以道德之名恶意制裁他人的倾向或将对社会系统和个人造成新的伤害,产生新的矛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