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播客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人的需求满足程度

播客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人的需求满足程度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国内,播客上行拐点的来临伴随喜马拉雅FM、荔枝FM、蜻蜓FM等移动音频媒体的崛起而出现。从播客到移动音频媒体,称谓的变化映射的是播客日趋移动化、场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在两者规制与反规制、强制接受与主动选择的博弈中,最终决定一种媒介能否存活的关键是其对人之需求的满足程度。在此文中,她将场景的构成元素分解为空间与环境、实时状态、生活惯性和社交氛围,为本研究分析框架的构建提供了基本遵循。

播客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人的需求满足程度

播客在国际互联网界的复兴发生在2014年,其标志性事件有二:一是播客节目《连环案》的热播;二是传统广播机构的一众高管纷纷出走,加盟以潘多拉(Pandora)、声田(Spotify)等为代表的数字音频平台。在国内,播客上行拐点的来临伴随喜马拉雅FM、荔枝FM、蜻蜓FM等移动音频媒体的崛起而出现。从播客到移动音频媒体,称谓的变化映射的是播客日趋移动化、场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它越发跳脱内容聚合平台的框架,完成向用户服务平台的转型,这些事实将为挖掘播客回暖背后的秘密提供蛛丝马迹。

(一)审美愉悦的回归:想象空间的留白与耳语式的传播

关于人与媒介的关系,学界论争由来已久。无论是美国经验主义学派,还是欧洲批判主义学派,大都将焦点放置于媒介对人的主导上。尤其是后者,对人被电子媒介“异化”的宿命深感忧虑,其所提出的“大众文化”“景观社会”“单向度的人”等观点,莫不带有悲天悯人的味道。相比之下,一向被人诟病“技术决定论”的媒介环境学派反而对人在媒介演进中的能动作用颇为关注,这在保罗·莱文森所勾勒的“人类理性选择的媒介生存路线”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依循这一路径,虽然媒介演化的历史长河中总有意外,但归根究底,是人在左右媒介演化的方向。人对媒介的选择是在理性作用下完成的,其标准有二:“能否突破‘人之为人’的生物学局限,最大可能地拓展人的传播能力;能否在延伸人体感官的过程中,使人重温前技术时代中某些已经丢失的传播成分。”[21]

三大学派的观点为全面审视人与媒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遵循,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如下论断也就信而有征了:媒介对人的规训是强大且持久的,但人亦非毫无还手之力。在两者规制与反规制、强制接受与主动选择的博弈中,最终决定一种媒介能否存活的关键是其对人之需求的满足程度。如若一种媒介符合人类生理层面和社会层面的需要,即使因时代的局限而被暂时忽略,可时机一旦成熟,便也有脱颖而出的希望。

视觉影像的高度发达所缔造的影像奇观时代的来临,创造了音频回归的时机。层层堆积的奇观影像在冲击人的视觉神经、满足人的感官需求的同时,也使人心生疲惫。一个基本共识是:审美成立的前提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间,恰如其分的“心理距离”的存在。视觉影像对个人生活的全面侵占早已将之消磨殆尽。如此,影视艺术应有的神圣与严肃被降格,审美的愉悦让位于感官刺激。

音频的优势在此刻被凸显出现。作为一种听觉媒介,播客制作者的形象不可见,听众只能经由声音去想象制作者的样貌,理解其所言说的内容及所创造的角色。此种距离感的存在,在赋予音频播客神秘感之余,也给听众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由于个体心理经验的千差万别,每个人赋予对象的意义不尽相同,但无一例外地,都带有个体认知层面或情感层面的些许投射。

想象空间的留白与耳语式的传播方式的耦合,使移动音频媒体成为一种有人情味的媒介。早在广播盛行的年代,罗斯福的“炉边谈话”就让世人见识到了音频的感染力与说服力。如若听众与播客制作者间形成相对稳定的“聆听—诉说”的关系,情感的依附性将会更加强烈。它仿若朋友间的闲聊,充满了感性与温度,给人以心理的认同与慰藉。

(二)逐利本性:科技公司搅动市场风云

科技公司与传媒业的羁绊由来已久。回望网络信息生产与分发的历史,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门户网站阶段:以新浪为代表的门户网站经由对传统媒体新闻素材的选择与加工,扮演了内容集成商的角色。

搜索引擎阶段:谷歌百度两大搜索巨头为用户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寻找目标信息提供工具,搭建起信息搜索者与信息提供者沟通的桥梁

社交媒体阶段:脸书、微博等社交媒体以个人关系为基石,扩展了信息资源的交换网络。

智能化阶段:机器新闻写作在新闻生产领域“攻城略地”,“今日头条”等主打智能推荐的客户端致力于个性化的新闻推送服务。(www.daowen.com)

不仅每一阶段都有科技公司的参与,从内容集纳平台到智能生产与分发平台的升级也见证了科技公司深入传媒腹地,化身搅动市场风云、重构传媒版图重要一极的成长过程。

科技公司于传媒业影响力的日盛为助力播客再度崛起提供了资本。一向在引导行业走向、涵化用户消费习惯上表现颇佳的苹果公司首当其冲。2012年6月,苹果将一直内置于iTunes中的播客(Podcast)剥离出来,发布专属客户端;两年后,又将播客作为内置App整合进iOS8系统。在国内,以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喜马拉雅FM开发商)、广州市一把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荔枝FM开发商)为代表的科技公司亦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推出相应产品。

科技公司对移动音频媒体的青睐源自市场逐利的本性。传统广播的频谱资源由国家管控,不仅电台数量受到严格限制,一个节目可登录哪个频段、覆盖多大范围皆有严格规定;中国的现实国情是地广人多,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广播只能以牺牲个性化的诉求为代价,满足大众化的信息需求。“长尾”部分的存在为音频市场留足了空间,谁先抢占先机,谁就可能在分众化市场上大放异彩。

至此,问题的关键就演变为“要以何种介质叩开音频市场的大门”;如若进一步对此介质的资质“画像”,则必是可弥补传统广播于传播渠道和内容资源上的双重不足。借由去中心化的扁平式传播结构,移动音频媒体消解了有形地域的区隔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所形塑的无形边界的束缚,拥有了将数字资源跨国别、跨地区组织起来的能力。

(三)要素的数据化:场景的感知与信息的适配

“场景”(Context)概念的提出始于美国作家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在两位合著的《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一书中,他们将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定位系统共计五个元素抽取出来,命名为“场景五力”[22]。在五大因素的联动效应下,无论是人们的生活体验,还是与之息息相关的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在发生改变。很快,这一概念就被引介至国内学术界。其中,彭兰教授所撰写的《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23]一文,是场景研究的奠基之作。在此文中,她将场景的构成元素分解为空间与环境、实时状态、生活惯性和社交氛围,为本研究分析框架的构建提供了基本遵循。

如果说在Web 1.0时代,媒体的核心要素是内容与形式;Web 2.0时代,社交的价值被不断激活与放大;那么,在Web 3.0时代,移动化和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这不仅意味着媒介摆脱了PC时代的空间束缚,还意味着媒介使用者身体、行为、环境等要素的数据化,对场景的感知和对信息(服务)的适配成为可能。由此,在注重内容、形式、社交三大维度演化的同时,是否能适配场景维度的拓展,就成为衡量某一媒介能否适应不断变化的传媒生态的重要指标。

移动音频媒体对空间与环境的适配与其自身携带的“伴随性”有关。现代生活的一个特点是快节奏,人们穿梭于不同的场景,时间被割裂为碎片。伴随电子媒介对生活的入侵,人们越发习惯于在指尖轻点间完成多任务的处理,“一心多用”已成常态。移动音频媒体允许个人“分心收听”的优势,使之可以最大限度地应对时间碎片化与注意力分散化双重夹击下用户媒介使用行为的随机化,从而以背景媒介之姿,嵌套到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中。

其中,车载场景是移动音频媒体厮杀的主战场。目前,喜马拉雅FM、考拉FM等均与国内第一款跨平台车联网解决方案——百度Car Life达成战略合作,只要通过USB或Wi-Fi将手机与座驾相连,即可实现在线收听。这一战略部署既是自广播时代起,音频与汽车“友好合作”惯性的延续;又是“以车为媒介,可整合一整套相关信息与服务”[24]的结果。借由对汽车移动轨迹的深度挖掘,不仅可如实反映个体空间的运动轨迹及空间变换中的各种环境,更可由点(个体)及面(群体),描绘出千姿百态的浮世图景。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人们的每次搜索和收听都会留下痕迹,痕迹的高度抽象即是数据。在智媒时代,数据不再是干瘪的数字,而是富有活力的生命体。它既可存储人的使用习惯(偏好),又可预测人的后续诉求。特别是在数据获取量不断增大、相应算法不断优化的前提下,数据模型在拟合能力和泛化能力两个指标上的表现将越发优异,其结果是以之为基础所研发的智能推荐系统的“蛔虫化”。这意味着它越来越了解用户喜好,推送的信息也更加精准,这也是移动音频媒体对用户生活惯性匹配的深层逻辑与实现路径所在。

在传统广播时代,内容消费的基本流程大致可概括为“电台生产并投放产品+用户以收音机为介质终端收听”两个阶段。如今,社交媒体越来越频繁地介入人们音频消费的流程中,用户在收听或下载之余,将所听内容一键分享至QQ、微博或微信,已成移动音频媒体的标配。“如果移动媒体是针,那么,社交媒体就是线”[25],音频产品向社交平台的分发,不仅开拓了内容传播的渠道,更重要的是提供了用户内部交流的平台,从而助力移动音频媒体的社区化。

“准社会交往原则”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人们对大众传媒上出现的人物会产生移情效应,将之视为真实人物而心存依恋,甚至于想象中延展出类似人际交往的关系”[26]。虽然从大众媒体到移动音频媒体,传播介质发生了改变,但“准社会交往”的现象依然存在。为维系播客主和粉丝间的良好互动,不少平台选择为播客主建立私人微信,将其“生活点滴”展露于粉丝面前。虽然这些个人微信多半并非播客主本人打理,所秀内容亦多为精心设计之作,但并不妨碍粉丝随时关注,发表评论,弥补无缘与偶像相见的遗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