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深度剖析:中国网络视频的起源和演变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深度剖析:中国网络视频的起源和演变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发布于2005年12月28日。虽然这一理论最早是围绕文学作品提出的,但其隐喻的核心精神却在《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亦是中国影像历史上第一次对权威名导所执导的权威大片的全方位解构。这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所招致的客观效果,也是引发网民滚雪球式传播的心理动机所在。依循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俨然建构了宛如西方狂欢节一般的狂欢广场。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发布于2005年12月28日。它套用中央电视台《中国法治报道》的栏目形式,将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无极》予以颠覆性演绎。这种“颠覆”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人物颠覆:倾城由王妃变为模特光明由大将军变为小队长、满神由神变为谈判专家。

场景颠覆:浮华的城池被降格为圈套圈娱乐场、古代审判室摇身一变为现代法庭。

情节颠覆:王妃倾城力破命运枷锁、追逐真爱的奇幻史诗故事被解构为当代青少年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凶杀案。

逻辑颠覆:《无极》、流行音乐、荒诞广告等看似毫不相关的元素杂糅在一起,形成了“有组织”的混乱。(www.daowen.com)

陌生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者首先提出的。依据该理论,“惯性的存在会弱化创作者的艺术感知力,为克服这一难题,须将对象陌生化,以超出日常状态的感觉,重新感受生活。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在于旧元素的新组合”[22]。虽然这一理论最早是围绕文学作品提出的,但其隐喻的核心精神却在《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仔细分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所涵盖的各种元素,几乎每个元素单拎出来都不陌生,但其精妙之处就在于借助创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些元素以出人意料又恰到好处的方式被组合在一起。如此,不仅打破了人们关于物体组合关系的惯性思维,还对传统艺术的呈现结构予以重击,产生了常规叙事方式所无法企及的娱乐效果。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亦是中国影像历史上第一次对权威名导所执导的权威大片的全方位解构。这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所招致的客观效果,也是引发网民滚雪球式传播的心理动机所在。依循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俨然建构了宛如西方狂欢节一般的狂欢广场。在这里,现实的权威被颠覆,现实的规则被舍弃,人人都以平等的身份,恣意宣泄自我。当狂欢过去,一切归于落寞,狂欢的乌托邦多少显得空洞与虚妄。即便如此,也不能否认狂欢的价值。至少于某一刻,它曾满足了无数草根消解中心、渴求平等、反讽社会的愿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