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依据当时自然科学的成果,运用“阴阳”(“气”)学说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他已经认识到月亮是不发光体,太阳是发光体。而月亮是受太阳光的照射才有亮。朱熹对此有生动的表述:
月体常圆而无缺,但常受目光而明。初三、初四时,是日在下照,月在西边明,人在这边望,只看见眩光;十五、十六时,日在地下,日光由地四边射出,月受其光而明。由于月亮受日光照射角度不同,所以地上的人似乎觉得月有圆、有缺。这里,朱熹采取沈括月无缺的说法,也认为月无缺,而不同意月有缺的说法。
那么,月亮是怎样才能受日光照射呢?朱熹说:
方合朔时,日在上,月在下则月面向天者有光,向地者无光,故人不见。及至望时,月面向人者有光,向天者无光,故见其圆满。若至弦时,所谓“近一远三”只合有许多光。这里说的“合朔”,指日、月会合。故人以朔日为一月的开始,即阴历初一。这时日在上,月在下,地又在月下,因受阳光面背向地,所以地上的人看不见月亮。“望”指一月之中(阴历十五日),地球在日月之间,月亮受光面与地球相对,人便见到了满月。“弦”有上弦、下弦之分,上弦为黄道上月在日东九十度,阴历初八前后,月面西半明东半暗,自地上看见的月亮,如弓形之半圆;下弦为黄道上月在日西九十度,阴历二十三日前后,月面东半明西半暗,自地视月,恰如弓形之半圆。
月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在日光照射下,有一个黑影,对此黑影有各种神话传说。《语类》记载:
或问:“月中黑影是地影否?”朱熹回答:“前辈曾有这类说法,看来或许有一定道理。但这黑影不是地影,而是地形遮了日光的缘故。这种情形就好比镜子被一物遮住日光,也看不见一样。”这表明不是地影入月中,而是地形遮住了日光,才有黑影。尽管朱熹的这个解释不符合现代天文学,但较之种种神话传说则高明得多。这表示朱熹在努力作科学的思考。
朱熹由对日、月、地三者发光与受光及三者运动关系的探讨,而进入到日月食原因的解释。
月绕地公转的轨道平面同天球相交的大圆,叫白道,即月道;地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在天球上载出的大圆叫黄道,日月食只有在黄道、白道相交时,才能产生。关于日月食产生的条件,朱熹是这样说的:(www.daowen.com)
日食是日月会合处。月合在日之下,或反在上,故蚀。
月食是日月正相照。伊川谓月不受日光,意亦相近。盖阴盛亢阳,而不少让阳故也。
日食是为月所掩,月食是与日争敌,月饶日些子,方好无食。这是说,当日月运行到同一度数,两相会合,即月亮处于太阳与地球之间而成一直线时,月亮掩盖住了太阳,便发生日食。当地球处在太阳与月亮之间,地球掩盖了太阳照到月亮上的阳光而发生月食,这便称为“日月交蚀”。但是,当朔望之时而黄道、白道不值交切,或黄道、白道相交而不值朔望之时,都不会发生日月蚀。只有朔望日恰值黄道、白道相交,日、月、地球在一直线上,朔日,则月居日、月之间,月蔽日,而生日蚀;望日,则地居日、月之间,地影蔽月,而生月食。朱熹说:
其合朔时,日月同在一度。其望日,则日月极远而相对。其上下弦,则日月近一而远三(如日在午,则月或在卯,或在酉之类是也)。故合期之时,日月之东西虽同在一度,而月道之南北或差远于日,则不蚀;或南北虽亦相近,而日在内,月在外,则不蚀。朱熹这段话的意思是:当日月在黄道、白道相交会而又在朔望日时,就发生日月食。会时是日月在黄道、赤道十字路口相交处相撞。望时是月与日正相向。如一个在子,一个在午,皆同一度。假如月在毕十一度,日亦在毕十一度。虽同此一度,却南北相向。日所以蚀于朔者,月常在下,日常在上,相会时月在下面遮了日,故为日食。望时月食,是阴敢与阳敌,然历家又叫暗虚。盖火日外影,其中实暗,到望时恰当着其中暗处,故月食。上文中的“赤道”,应为“月道”,即“白道”。
朱熹的这一思想与“阴阳”学说相结合,并指出“所蚀分数”,则是他的过人之处。他说:
或日行月之旁,月行日之旁,不相掩者皆不蚀。唯月行日外而掩日于内,则为日食。日行月外而掩月于内,则为月食。所蚀分数,亦推其所掩之多少而已。这里的“所蚀分数”,是指“食分”而言。黄、自道不重合,二者交角平均为5°9′。朔时太阳在黄、白道交点15°21′以内,便发生日食,距交点18°31′以上,则不发生,望时月亮在黄、白交点3°45′以内,可发生月全食,距交点12°45′以上,便不发生,这就是“食限”。在此“食限”之内,依照“所蚀分数”,便可推其所食的多少。这便是日全食、月全食、月偏食、日偏食、日环食等各种情况。
但朱熹并没有这样深刻的认识,也未举出准确的数值,但他用日月交距的远近来说明食分的大小或所食的多少,则与天文学原理相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