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朱熹思想被否定,禁止朱子学,彻底恢复声誉

朱熹思想被否定,禁止朱子学,彻底恢复声誉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韩侘胄的掌权,一场反朱子学(理学)的斗争便开始了。并将朱子学斥为“伪学之魁”。朱熹死时,朱子学还处于被排斥、受打击、遭禁止的地位。这样,宁宗就完全否定了他在公元1196年禁止朱子学的诏令,终于认识到朱熹思想是维护南宋统治者利益的。彻底恢复了朱熹的声誉。

朱熹思想被否定,禁止朱子学,彻底恢复声誉

公元1195年,光宗内禅,宁宗赵扩继位。朱熹得到宰相赵汝愚的密报,抢在宁宗登基大赦令来到之前,在潭州杀了十八个农民起义军的重要成员。朱熹与农民起义军势不两立的态度,可见一斑。

是年八月,经赵汝愚推荐,任朱熹为焕章阁侍制兼侍讲。初见宁宗,便上《行宫便殿奏札》。他大讲“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遭之经也”和“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等“大伦”、“大本”的封建伦理道德。他任侍讲后,除单日外,每逢双日,早晚进宫两次,向皇帝宣讲《大学》。朱熹进讲的基本精神是“为君者不知君之道,为臣者不知臣之道,为父者不知父之道。为子者不知子之道,所以天下之治日常少,而乱日常多,皆由此学不讲之故也。”故朱熹对皇上说,寻天下之治,就是要明“君道”、“臣道”、“父道”……舍此而他求,就错了。

朱熹借向皇帝进讲的机会,面陈四事:

第一,停止修葺东宫的劳役,以慰流离失所的难民

第二,皇上应下诏自责,以减省舆卫。

第三,整肃纪纲,以尊严朝廷。为此,近习不得干预朝政,大臣不得专任己私。

第四,寿皇之遗体,只可安于内,这样,则宗社生灵,皆蒙福于外。

此外,朱熹还在宁宗面前斥责大臣韩佗胄。

这些举动引起了宁宗的不满,认为朱熹是越俎代庖,干预朝廷事务。是年十月,宁宗免去朱熹侍讲职位。赵汝愚上书竭力固谏,要求留用朱熹,宁宗不听。此外,中书舍人陈傅良、起居郎刘光祖、起居舍人邓驿、御史吴猎、吏部侍郎孙逢吉等,也都交章留熹,但宁宗仍不准。工部侍郎黄艾后问宁宗,为什么逐朱熹,宁宗说:“朱熹对朝廷之事,事事干预,而朱熹所言,多不可用。”这样,朱熹被罢出朝。是年十一月,朱熹回到了福建考亭。十二月建“竹林精舍”,又更名为“沧州精舍。”

公元1195年,赵汝愚以“同姓居相位,将不利于社稷”为由,被罢出朝。韩侘胄以拥立宁宗有决策之功而掌握大权。随着韩侘胄的掌权,一场反朱子学(理学)的斗争便开始了。

公元1196年2月,叶翥上书请求把理学家的书“除毁”,科举取士,凡“稍涉经训者,悉见排黜,文章议论,根于理义者,并行除毁。”并将朱子学斥为“伪学之魁”。监察御史沈继祖指控朱熹有十大罪状:

(1)不给母亲吃好米,不孝其亲;

(2)不敬于君;

(3)不忠于国;

(4)以辞职名义玩侮朝廷;

(5)赵汝愚死时,朱熹率其徒百余人,哭之于野;(www.daowen.com)

(6)信妖人蔡元定邪说,有害于风教;

(7)诱引两个尼姑以为宠妾;

(8)冢妇不夫而自孕,诸子盗牛而宰杀,却说这样能齐家;

(9)为官时在漳州妄行经界,在浙东多发赈粮;

(10)据范染祖业之山,以广其居而反加罪于其身,发掘崇安弓手父母之坟,以葬其母等。

是年,朝廷将朱子学(理学)更名为“伪学”,规定《六经》《语》《孟》《中庸》《大学》等书为禁书,降朱熹二官,即秘阁修撰和提举南京鸿庆宫,并决定“伪学之党”(朱熹弟子等)不准在朝廷做官,甚至有人上书要求斩朱熹以绝“伪学”。

公元1198年,朝廷下诏要理学伪邪之徒“改视回听”,如再“遂非不悔”,“必罚无赦”。并订立《伪学逆党籍》,于是“伪学”便成了“逆党”,计有宰执四人,侍制以上十三人,余官三十一人,武臣三人,士人八人,共五十九人。使得朱熹的门人故交,过其门而不敢入,甚至使他的弟子更名他师,变易衣冠,狎游市肆,以自别其非党。一时间,“士之绳趋尺步,稍以儒名者,无所容其身。”儒者不敢以儒自命。

然而,面对此情此景,朱熹坦然自若,一笑了之,或日与诸生讲学不休,或终日伏案疾书,临死前,尚在桌前修改《大学·诚意章》。朱熹死后,他的学生们想给“伪师”送葬,但也受到歧视和限制。朱熹死时,朱子学还处于被排斥、受打击、遭禁止的地位。

朱熹死时七十一岁,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立朝仅四十六日,为官十年。其余四十年时间都从事讲学和著作。在政事方面,朱熹设崇安“设仓”、主漳州“经界”、弹浙东豪右、解南康饥荒,显示了他的管理才干;在学术方面,朱熹虽被诏免侍讲,但他一生仍讲论、著述、编辑、撰注不已,直至风烛残年遭庆元党禁之际,仍编纂《礼书》、集注《楚辞》,学业辉煌,终开一代理学宗风;在教育方面,朱熹随政兴学,建“武夷精舍”、办“岳麓书院”、创“紫阳书院”、复开“白鹿书院”,引“诸九儒云从星拱,风流相继”,使其门人弟子遍布天下,得“朱夫子”之美称。

在朱熹死后九年,宁宗于嘉定二年(1209)便诏赐朱熹遗表恩泽,“谥曰文”,称“朱文公”。过了一年,又追赠朱熹为中大夫,宝谟阁学士。嘉定五年(1212),《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被列入官学,作为法定教科书。这样,宁宗就完全否定了他在公元1196年禁止朱子学的诏令,终于认识到朱熹思想是维护南宋统治者利益的。

此后,朱熹思想便越来越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理宗赵昀在宝庆三年(1227)下诏:

朕观朱熹集注《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发挥圣贤蕴奥,有补治道。朕方励志讲学,缅怀典刑,深用叹慕。可特赠熹太师,追封信国公。”理宗追念朱熹“恨不与之同时也”。又于淳祐元年(1241)再次下诏:

朕惟孔子之道,自孟轲后不得其传,至我朝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真见实践,深探圣域,千载绝学,始有指归。中兴以来,又得朱熹,精思明辨,折中融会,使《大学》《论》《孟》《中庸》之书,本末洞彻。孔子之道,益以大明于世。朕每观五臣论著,启沃良多。今视学有日,其令学官列诸从祀,从副朕崇奖儒先之意。

理宗手诏朱熹从祀孔子庙。彻底恢复了朱熹的声誉。以后,朱熹的思想和学说继往开来,作为元、明、清三朝官方思想体系在漫长的历史中,显示了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具有的价值和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