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朱熹集理学大成,理学哲学体系问世

朱熹集理学大成,理学哲学体系问世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水灾严重,粮食无收,因而到次年青黄不接的春夏之交,崇安发生大饥荒,随之爆发饥民起义,人情大震。除以上政绩外,在哲学思想方面,朱熹在这一时期完成了建构理学哲学体系的大任。此后,人们称朱学为“理学”学派,陆学为“心学”学派。公元1177年,作为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代表作——《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编成。朱熹在“白鹿洞书院”中积极宣讲他的理学思想,培养了一批学生,也形成了自己的学派。

朱熹集理学大成,理学哲学体系问世

公元1162年,宋高宗赵构在朝野一片反对和议、主张抗金声中退位。孝宗赵昚继位后,支持抗金,并诏求直言。于是,主张“以战复仇”、认为“讲和”是叛逆“天理”的朱熹,以监潭州南岳庙的臣职向赵昚上《封事》。在《封事》中他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帝王之学不可以不熟讲也。”所谓“帝王之学”,就是古代贤明君主之学。他要孝宗皇帝从“正心诚意”做起,即捐去旧习无用浮华之文,攘斥似是而非邪诡之说,遍访真儒,置诸左右,以备顾问。这样,才能治国平天下。

第二,“修攘之计不可以不早定也”。所谓“修攘之计”,就是“修政事,攘夷狄”。他明确指出,我们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抗金则“义理”明,而讲和,则有百害而无一利也。朱熹反对和议,主张抗金。

第三,“本原之地不可以不加意也”。他认为“四海之利病”,系于“斯民之戚休”;“斯民之戚休”系于“守令之贤否”,然而“监司者守令之纲也,朝廷者监司之本也”。对于“肆虐以病民”的官吏,即使是宰执召谏的“亲旧宾客”,也应该斥而去之。因而提出“正朝廷”、“立纪纲”、“厉风俗”、“选守令”的主张。如此,才能国富民强,才能抗击金兵

在这部《封事》中,朱熹数说和议之害,复仇之利,反和主战态度十分鲜明。

公元1167年秋,福建崇安发生大水灾,朝廷命朱熹视察水灾,并与县官议论“赈恤”之事。他遍访崇安各山谷,十日而返。经这次视察,不仅有“今时肉食者,漠然无意于民,直是难与图事”之感,而且有“若此学不明,天下事决无可为之理”之叹。由于水灾严重,粮食无收,因而到次年青黄不接的春夏之交,崇安发生大饥荒,随之爆发饥民起义,人情大震。朱熹劝说豪民发藏粟,以赈济下民。后又请朝廷以“粟六百斛”赈济饥民,使矛盾得以缓和。由此,朱熹得到一条教训:不能竭泽而渔,否则便会激起民变。因而他主张“设社仓”,以解决农民青黄不接时粮食困难的问题。朱熹认为设立“社仓”有许多好处。既可在新陈未接之时,向“社仓”贷谷,取息什二,而可不向“豪民”高利贷谷;又可在收成不好时,出息减半;如大饥,则可全免。对于无劳力的鳏寡,则可免除利息。其中最大的好处是可杜塞发生祸乱,即农民起义的根源。因为“盗贼”窃发的端始,往往是由于饥饿。因此,他以“社仓”为近古救弊补病的“良法”。公元1171年,朱熹又在五夫里创立“五夫利仓”,后又在福建建阳和浙江金华等地进行推广。并且,他还把“社仓”法与王安石的“青苗法”加以比较,认为“社仓”法比“青苗法”还优越。

公元1189年2月,孝宗内禅,光宗赵惇即位,朱熹知福建漳州。在漳州期间,他做的主要工作是主张行“经界”,即对土地进行核实田亩、画图造册、以田交税。朱熹看到广大贫苦农民的土地虽被官僚地主兼并了去,但产量和税额并没有划归官僚地主,“业去户存”。因而,出现了贫者要缴“无业之税”,而官僚地主却“有业而无税”,这不仅使贫苦农民生活更加痛苦,而且国家也有坐失常赋而造成岁计不足的弊病。朱熹为了纠正这种“田税不均”的现象,而主张“正版籍”、核实田亩;“随亩均户”,均田税。这无疑是对豪家大姓不利,而有利于政府、“细民”的改革措施。

这一时期,朱熹出于民族主义,积极主战反和,复仇雪耻。他又基于对南宋社会弊病的认识,提出了设“社仓”、主“经界”的改革措施,企图补救时弊。但由于官僚大地主的反对而没有付诸实行。

除以上政绩外,在哲学思想方面,朱熹在这一时期完成了建构理学哲学体系的大任。(www.daowen.com)

公元1168年,朱熹完成了《二程遗书》的选编,通过此书,他宣扬理学家鼓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道德说教。

公元1175年夏,被称为“东南三贤”之一的吕祖谦(1137——1181)从浙江东阳到福建崇安朱熹的“寒泉精舍”,留住十余年,相与读周敦颐、二程和张载的书,并商讨编辑《近思录》的指导思想,作为理学入门的教科书。当朱熹送吕祖谦回浙江途经江西上饶鹅湖时,吕便邀陆九龄、陆九渊来会,按照吕祖谦的本来意思,是想调和朱、陆为学之方的分歧。但讨论的结果是明确了他们之间的分歧。朱熹从“理”本论出发,主张“即物穷理”,而被陆九渊讥为“支离事业”;陆九渊则从“心”本论出发,主张“发明本心”,而自称为“易简工夫”,结果不欢而散。此后,人们称朱学为“理学”学派,陆学为“心学”学派。

公元1177年,作为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代表作——《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编成。他首先编成《论语集义》和《孟子集义》,然后按理学的观点取其“精粹”为《集注》,又把为什么这样取舍的道理或给学生的问答编为《论语或问》和《孟子或问》。同时,还完成了《周易本义》和《诗集传》的编写。其中,《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的编成,标志着朱熹理学哲学体系的建立。

公元1178年,由于史浩的推荐,朱熹被任命为“知南康军”(今江西星子县)。在南康军任职期间,他在庐山唐代文人李渤隐居的地方,建立“白鹿洞书院”。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中,他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作为“五教之目”;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为学之序”;并以“言忠信、行笃敬、惩忿室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已”为“接物之要。”由此,“白鹿洞书院”成为全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而其《学规》也成为各书院的楷模。朱熹在“白鹿洞书院”中积极宣讲他的理学思想,培养了一批学生,也形成了自己的学派。

公元1189年,朱熹在漳州任职时,首次刊刻四经即《书》《易(本义)》《诗(集传)》《春秋》以及四子书即《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宣扬他的理本论哲学思想。

公元1195年,朱熹以六十五岁高龄,在湖南创办“岳麓书院”,讲学授徒,传播理学。《朱子年谱》记载说:

先生(指朱熹)穷日之力,治郡事甚劳,夜则与诸生讲论,随问而答,略无倦色。多训以切己务实,毋厌卑近,而慕高远,恳恻至到,闻者感动。

除办“岳麓书院”外,朱熹还修建了“武夷精舍”,创立了“紫阳书院”等。通过这些书院,朱熹培养了许多学生,向大江南北传播他的理学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学派——朱子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