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是由讲唱文学发展而来的一种有说有唱有表演的、说唱故事的艺术形式。曲艺音乐的唱词与曲调,说与唱以“说中有唱”“唱中有说”“半说半唱”等多种方式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口语化的说唱风格。
(一)曲艺的唱法分类与演唱形式
1.曲艺的唱法分类
曲艺的唱法根据其表演形式和音乐特点大致可分为鼓词类、弹词类、数唱类、牌子曲类、走唱类、琴书类、道情类、杂曲类等。
①鼓词类的主要曲种有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乐亭大鼓、唐山大鼓、太原大鼓、河间大鼓等。它由演员边唱边用鼓、板做伴奏,俗称大鼓,在我国北方比较流行。
②弹词类的主要曲种有苏州弹词、扬州弹词、长沙弹词、桂林弹词、神州弹词、四明文书、温州弹词、山东弹词等。它主要因演唱者自弹琵琶或三弦、月琴等乐器伴奏而得名,在我国南方比较流行。
③数唱类亦称“板诵类”。它的主要曲种有天津快板、山东快书、金钱板、太平歌词、竹板书、广西南宁春锣等。它们虽然没有曲调,在节奏上却是极有特色而且富于变化的。这类曲种,以类似数板念唱的方式有节奏地念诵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曲艺种类。
④牌子曲类的主要曲种有单弦、河南大调曲子、四川清音、扬州清曲、兰州鼓子等。演唱者在演唱时一般持手鼓或檀板。乐器在北方以三弦、南方以琵琶、二胡伴奏为主。
⑤走唱类的主要曲种有二人转、凤阳花鼓、三棒鼓、贵州花灯、荡调、四句推子、四川盘子、四川车灯、太平鼓等。这类曲艺形式的特点是演唱时有不同程度的歌舞成分,它们的伴奏多用打击乐器以配合一定的动作进行表演。
⑥琴书类的主要曲种有山东琴书、四川扬琴、徐州琴书、北京琴书、常德丝弦、云南扬琴、豫北琴书、府谷琴书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音乐风格优美抒情。这种曲艺形式是因用扬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演唱形式活泼多样,有独唱、群唱等。
⑦道情类的主要曲种有河南坠子、河北渔鼓、常州道情、江西道情、陕北道情、广西渔鼓、四川鼓子等。道情的唱腔较为简单纯朴,大多带有吟咏性,演唱者在演唱时常用渔鼓和简板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它又称为“渔鼓类”。
⑧杂曲类的主要曲种有莲花落、零零落、太平年、四平调、钹子书、门歌、天津时调、湖北小曲、榆林小曲等。它是从单一的民间小曲发展而来的曲种。它们大都只用一两个基本曲调反复演唱,或者虽有一定数量的曲调,但在具体作品中仍然只用个别曲调反复演唱,而不联用各种曲牌。
2.曲艺的演唱形式
曲艺的演唱形式有单口唱、对口唱、帮唱、拆唱、群唱走唱等。
①单口唱。单口唱是指一个歌唱者演唱,分自兼伴奏和专人伴奏(如大鼓、单弦等)两种情况。歌唱者主要是故事的讲唱者,有时也模拟不同角色。
②对口唱。对口唱是指二人演唱,两个歌唱者在必要时可做适当的角色分工,同时又具有充当多个角色的灵活性。对口唱有歌唱者同兼伴奏的情况,如弹词、山东琴书;也有由专人伴奏的情况,如河南坠子。
③帮唱。帮唱是指在单口唱或对口唱的基础上,伴奏人员参加帮腔的曲艺声乐表演形式。帮腔的作用种类较多,有的唱些衬词、补句以活跃气氛,有的则帮唱重要唱词,帮助刻画角色。(www.daowen.com)
④拆唱。拆唱是指三五名演员各自分担一定的角色,可以化妆,也可以不化妆。这种形式有些类似于小戏,较容易表现出戏剧性效果,如四川扬琴、拆唱八角鼓等。
⑤群唱。群唱是指由多人齐唱、轮唱的形式。
⑥走唱。走唱的演员一般为一二人到三五人不等,是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走唱以唱故事为主要内容,舞的作用只是烘托气氛与活跃场面,这与民间歌舞形式有所不同。同时,演员在表演中往往既讲故事又模拟不同角色,如东北二人转、湖北三棒鼓等。
(二)曲艺的演唱语音与腔调
1.曲艺的演唱语音
曲艺的演唱要求字正腔圆,唱词必须合辙押韵。一般上句可仄上声、去声,下句应为平声。此外,由于各地群众在创造曲艺音乐时必然用自己熟悉与习惯的地方语音声调,也只能够用本地的语音声调去演唱,这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些语音声调在传统的审美意识和内容需要的制约下,长期串联应用,必然创造出本地的一些特有的旋律,如旋律线特征、节奏特征、调式特征及音乐结构特征。从这一点说,腔(狭义的旋律线)是根据语音声调依字行腔产生的。
2.曲艺的演唱腔调
曲艺的演唱腔调主要有说着唱、唱着说、韵着说、韵着唱。
(1)说着唱
说着唱是一种具有明显韵诵性和似唱似说因素的腔调。它属于唱,但是这种唱非常接近语音,是一种似说的唱,也称“说书调”、在鼓词类与坠子书中较普遍,特别是在开始部分用得很有特色。
(2)唱着说
唱着说是一种旋律性较强、似唱非说的腔调。它也属于唱,但又是具有说的因素的唱,所以称“唱着说”,其中侧重于抒情性的段落更偏重于唱。
(3)韵着说
韵着说是一种韵诵性的、近似说的腔调,就是一种有韵地说、似唱地说,所以叫“韵着说”,如各种有节律的快板书、金钱板及唱中夹韵的说等。
(4)韵着唱
韵着唱是一种完全意义的唱,基本上不带说的成分,所以也称“韵着唱”。这在俗曲类曲艺音乐中比较普遍,如唱“跌断桥”“银纽丝”“平板”“哭五更”“鲜花调”等,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一些富于旋律性的民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