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声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手法:音色调节、音量选择和语气处理

声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手法:音色调节、音量选择和语气处理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音色音量音色的调节和声门的状态、喉位高低、气息力度、共鸣腔的使用有关,是演唱者进行二度创作的重要手段。在二度创作中选择和变更演唱的音量也是创作中常用的方法。(三)歌唱语气声乐是音乐中唯一的音乐与文学合成的艺术,语言的生动性在其中占一定的分量,所以在演唱中对语言中的语气的生动处理也是二度创作中重要的手法。

声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手法:音色调节、音量选择和语气处理

(一)演唱速度

任何音乐作品都有速度的规定和明显的标记,演唱者可以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视不同情况,把作品整个速度稍微地加快或者放慢,而从头至尾,速度还可以随音乐的发展在某些地方短时间地加快或减慢,如《玛依拉》(哈萨克族民歌)中的“挤在我的屋檐底下”中的“底下”两个字把它放慢后,又马上回到原速上,在速度上形成一个对比,这样就能更好地把这首作品活泼欢快的风格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又如,《大江东去》中的“故垒西边人道是……”,每两个字中间就有一个休止符,如果完全照原速演唱,音乐很容易发散,不能突出语气。这里就可以将前三个词的速度处理得快一些,“道”和“是”之间的休止长一些,包括“是”字在内稍慢一些,突出“是”字的语气分量,这样音乐和语气就都生动了。

(二)音色音量

音色的调节和声门的状态、喉位高低、气息力度、共鸣腔的使用有关,是演唱者进行二度创作的重要手段。例如,《思乡曲》的第二段词描写对敌人入侵时逃离家乡的回忆:“一夜里炮声高涨,火光布满四方,我独自逃出了敌人手,到如今东西流浪”,这里自然要使用一种紧张、恐怖、悲伤、仇恨的音色。最后一段词和音乐与第一段词和音乐完全一样,但更深刻了,要用比第一段更加柔美的音色表达出对家乡的深爱。

在二度创作中选择和变更演唱的音量也是创作中常用的方法。从一般规律来看,无论欢乐还是痛苦,高涨情绪的迸发和宣泄需要较强的音量。平静的叙述需要音量适中。沉思默想的内心独白、幻境中的心情流露、只讲给一个人听的悄悄话要求较弱的音量。由内在转向外露和奔放的句子,一般会由弱渐强;由外露而转向回归内心的体验和想象的句子,一般会由强渐弱。两个相邻的旋律相同的乐句往往被处理成一强一弱。有时在一个乐句中要表达一种在发展和强化的情绪,必然做渐强的处理。在一般抒情和叙述的乐句中,在下行的句尾往往渐弱。例如,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奥赛罗》第四幕中女主人公苔丝德蒙娜的唱段,全曲充满了对音量的控制感,歌曲的后一半尤其要唱出极柔和的声音,结尾句要使用弱音量由低到高唱出主和弦的琵琶音,这样才表达出女主人公的善良和虔诚。

(三)歌唱语气

声乐是音乐中唯一的音乐与文学合成的艺术,语言的生动性在其中占一定的分量,所以在演唱中对语言中的语气的生动处理也是二度创作中重要的手法。例如,老版本的歌曲《红豆词》(由曹雪芹作词、刘雪庵作曲),整个歌曲建立在一种哀怨、略带忧郁的情绪之上,用细微倾诉似的、像说一样的语气唱出来,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的形象就会立刻在听者的心里浮现上来。又如,《再见了,大别山》最后一句“我要把你铭记在心头”的“把”字包含了一种对自己战斗过的有着血肉般联系的老区人民的深厚情谊,这个“把”字就有了千钧的力量。(www.daowen.com)

(四)润腔技巧

演唱者在二度创作中为了让旋律更优美,会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在保有旋律原有的骨干音、支点音和总体风格的前提下,在旋律的某些地方为音符增加如滑音、倚音等之类的装饰,来达到丰富音乐形象、美化音乐旋律的效果。

每个初学声乐的人几乎都唱过《我亲爱的》这首古典意大利歌曲,在它的中间段最后一小节歌词tanto rigor的最后一音符,原谱上只是从降b音到降e音,但很多人都崇尚一种润腔的方法,即将降b先滑向上方四度的降e音并减弱,然后再柔和地唱出再现部的第一句,其间不换气。这样确实显得更加婉转,优美动听。

(五)专业术语

乐谱中标示出来的术语或记号是歌曲艺术处理的重要依据和基本点。演唱者可以透过这些术语和记号,获知作曲家对歌曲各乐段、乐句、乐节的具体要求,速度、力度、表情及采用怎样的音色进行艺术表现等。也许你在试唱时觉得最别扭的部位,就是作曲家最花心血、最富感情的点睛之笔,这只有在你真正理解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后才会领悟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