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向同龄段学生共同的心理需要
班级辅导着眼于同龄段学生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关键性问题,它应该是一种有系统、有目标的活动,并且突出强调辅导中预防的一面。
(1)辅导主题的选择必须针对不同年级的共性问题。
(2)不能把团体辅导活动当作解决个别学生特殊问题的手段,个别的问题必须通过个别化辅导的方法加以解决。
2.聚焦辅导理念
(1)正确表述辅导理念
教师对辅导主题在理论上的辨析。
确定这一辅导主题的针对性是什么。
确定实施这一辅导主题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2)恰当设定辅导目标
目标必须清晰明确。
目标必须集中。
目标必须可操作。(www.daowen.com)
注意有重点地坚持一些团体辅导的共性目标——发展团体信任;学会自我接纳;容忍别人;学习做出决定并接受其结果;减少孤独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增强关怀别人的能力;学会善解人意;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
(3)认真理清辅导思路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学生主体参与率很高、课堂活动流程动感很强的学校教育形式。辅导活动的现场是瞬息万变、很难预测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课时,应把主要精力放在理清辅导思路上,而不应拘泥于具体细节。
如果一堂班级辅导活动课在实施过程中感觉不够流畅、效果不佳,除了教师个体因素外,问题往往出在设计过程中辅导理念和辅导思路的迷失上。
3.体现主体主位、生生互动
主体占据核心地位及生生互动是使班级辅导达成目标的重要条件,人际沟通是个体形成健全个性的基本途径。
(1)柏恩的“相互作用分析理论”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是班级辅导“生生互动”原则的理论基础;柏恩认为,在互动中可以促进受导者对自己及他人的感知,并从中得到学习、支持、回馈,从而导致成长。因此设计必须确保学生小组合作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2)防止教师在整个活动设计中喧宾夺主。
4.不受制于教材框架
(1)重在研究教材理念。
(2)活动设计尽可能取材于学生现实生活。
(3)使用教材要博采众家之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