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我意识辅导——学会自尊
罗杰斯认为,自我意识是人格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基础,是人格能否正常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小学生的自我意识辅导大体上可从三个层面进行:
自我认识辅导——可从“自我知觉”“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等角度展开。
自我体验辅导——可从“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战胜自卑”“克服焦虑”“对抗挫折”等角度展开。
自我监控辅导——可从“自我监督”“自我完善”“自我调控”等角度展开。
2.学习心理辅导——学会学习
张春兴(1996)认为,在个体20岁以前的五个发展阶段的发展危机,无一不与认知学习时成功或失败所带来的快乐或痛苦经验有关。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学业的失败必然带来人格发展的扭曲,甚至变异。因此,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www.daowen.com)
3.人际关系辅导——学会交往
罗杰斯认为,个人的成长需要在个人能够感到真诚、温暖、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完成,这样,个人才能真实地展现自我,才能完成独立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满足这种温暖的情境需要,帮助个人彼此接纳和自我探索。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进入青春期前后必定伴随着人际关系的剧烈变化,所以人际关系应该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辅导可以从同伴交往辅导、异性交往辅导、师生交往辅导、亲子交往辅导、社会交往辅导等方面展开。
4.生活适应辅导——学会适应
冯忠良认为,从广义方面来说,心理健康泛指个体对社会的良好适应。所谓适应指有机体与环境能保持适度的动态平衡。适应作为一种机能状态,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从性质上来说,有消极和积极之分;从层次上来说,则有简单和复杂、低级和高级之分。心理健康是人类个体对其生存的社会环境的一种高级适应状态。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许许多多的适应困难,例如进入青春期后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不适应;进入新的学校环境后在人际关系的改变、学习方式的改变等方面的不适应;面临升学、考试方面的激烈竞争带来的不适应;社会生活方式迅速变化带来的不适应或消极适应等。因此,学校发展性团体辅导要引导学生顺利度过人生道路上这样一段最为动荡的时期,就必须有意识地加强青春期适应性辅导、环境适应性辅导、升学就业适应性辅导和消费休闲适应性辅导等内容。
5.生涯发展辅导——学会生存
生涯辅导不仅具有个人意义,也具有社会意义,它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生涯辅导应该从中小学(更多的是中学)阶段开始,为学生未来的“学会生存”做准备。它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1)学会如何去生活,即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社会人,能够照顾自己的生活,不依赖别人,进而能够参与社会的活动,成为一个有效率的社会成员,做一个合格的公民;(2)学会如何终身学习,即学会如何利用学校设计的课程及教育,掌握必要的自学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来发展自己的潜能,增强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会如何谋生,即能习得一技之长,以求独立生存于社会,而不至于长期依赖父母的庇荫;(4)学会如何“爱”,即学会如何爱人与如何接受别人的爱。“从自知与知人开始,进而爱己、爱人,助己、助人;一方面在大我中完成小我,一方面完成小我,以促成大我;不但自我实现,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从而缔造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