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主题理论辨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主题理论辨析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教师自己对辅导主题的核心概念理解有偏差,那么在面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各种看法时,就会前后矛盾、含混不清,就会把握不准引导的方向,在辅导现场回应学生时也就难以做到恰到好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主题理论辨析

这是指辅导教师对自己设计的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主题有没有比较深入的理解。辅导主题往往会涉及一些概念性的问题,例如“气质”与“性格”,“我的理想”与“我的未来”,“兴趣”与“志趣”,“好感”与“喜欢”,“幸福”与“快乐”,“自尊”与“自负”,“信仰”与“信念”,“鼓励”与“赞扬”等。如果教师自己对辅导主题的核心概念理解有偏差,那么在面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各种看法时,就会前后矛盾、含混不清,就会把握不准引导的方向,在辅导现场回应学生时也就难以做到恰到好处。

例如小学二年级开设的《学会赞扬》与小学五年级开设的《善用鼓励》这两节心理健康活动课,粗粗一看,似乎没有区别,都是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一种交往技巧,而且在“以正面的评价肯定他人”这一点上,两者确实有一些交叉。但仔细一分析,“赞扬”主要是针对交往对象身上具有的优点、长处或取得的成绩、成功所做出的一种积极的评价和肯定,它能使对方产生一种成功的愉悦感和自尊的满足感,得到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而“鼓励”则恰恰相反,并不是交往对象有优点、有成绩、有长处,而是对方缺点较多、成功较少,或是遇到暂时的困难挫折而丧失了前进的信心,特别是对方对自我价值的评价出现“低谷”时,所做出的一种激励性的评价和心理上的支持。正是来自同伴的鼓励,使得对方获得了一种对自我的正向肯定,增强了他继续努力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内在动力。由此可见,两者若不加以仔细辨析,在设计和实施辅导活动时,就会出现目标偏移或重复雷同的情况,不容易把握辅导的主题和方向。(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