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基本特征

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基本特征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健康活动课”,是指在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计划内,列入“活动课程”板块的,以教学班为辅导单位,针对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成长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开展的一种团体辅导形式。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活动课程”和“发展性团体辅导”这两点来表述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基本特征。因此,心理健康活动课既没有作业,也不需要考试。

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指在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计划内,列入“活动课程”板块的,以教学班为辅导单位,针对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成长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开展的一种团体辅导形式。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活动课程”和“发展性团体辅导”这两点来表述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基本特征。

(一)心理健康活动课是一种“活动课程”

作为一门“活动课程”,“心理健康活动课”与人们习惯上所说的学科“课程”概念至少有三点区别:其一,它属于包括了“显在课程”与“潜在课程”在内的赋予学习者“学习经验的总体”的广义课程论范畴,体现了教育社会功能的多样性,而并非属于传统的那种“把力点置于学科的知识内容这一客观侧面”的狭义的“课程”范畴;其二,它是以学生的情意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它拒绝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学科知识。“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各种社会生活的模拟场景,成为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的重要学习方式。因此,心理健康活动课既没有作业,也不需要考试。而且,从本质上说,“课程”除了文化属性之外,还有它的社会属性和人本属性。就后者而言,“课程”是“旨在塑造新生代未来人格而设计的蓝图”,无须一提“课程”,就立即联想到“学科作业”或“学习负担”问题;其三,它是充满弹性的,完全根据学校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自主进行开发,重在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体现学生对课程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它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学校及心理辅导教师完全有权根据本校、本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在辅导的目标、内容、策略及课时的安排上做出灵活的调整。这一点,与传统的文化课程“重目标”“重控制”“重统一尺度的质量评价”更是迥然不同。

(二)心理健康活动课是一种“发展性团体辅导”

一般而言,富有发展性、预防性功能的学校团体辅导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小组团体辅导(或称作“成长团体”),另一种就是班级团体辅导,即心理健康活动课。廖凤池等(2002)认为:“一般学校的班级辅导活动课程可视之为辅导与心理教育团体,其组成人数较多,所探讨的课题属发展性或共同性的主题,对个人的涉入较浅,团体时间长短不拘。”李坤崇(1998)认为:班级团体辅导(即“心理活动课”)是“以全班学生为对象,运用适切的辅导策略或方法,借着团体互动,协助学生重新评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调整认知与增进适应能力,以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发学生潜能”。它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征:

1.辅导的功能是发展和预防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其发展性、预防性功能的重要载体,是一种有目标、有系列、操作性较强、相对稳定而又灵活机动的团体辅导形式。所谓“发展性功能”,指的是同一年龄段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基本上处在同一水平上,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及情感活动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大体呈现出一种普遍性和规律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形式来加以解决,使同一年龄段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能整体性地得到发展。当然,这种“发展”既包括智力的发展,也包括人格的发展。所谓“预防性功能”,指的是中小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什么重大的行为偏差或成长危机,也都是有征兆、有规律可循的,它们与学生年龄的增长、身心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同样是可以预见的。如果我们能够根据学生的这些成长规律,运用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形式将“引领、诱导、防范”工作做在偏差与危机出现之前或初露端倪之时,往往就能较快地扭转某些不良倾向的演变趋势,使问题不至于继续发展或蔓延开来。这样,就可以预防因缺少必要的关注、疏导而可能发生的心理不适应,甚至是心理障碍。由此我们也可以了解,心理健康活动课的选题必须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需要,也必须带有某种前瞻性,以预测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可能遭遇的挫折与困难,帮助他们提前掌握应对的策略。

2.辅导的对象是全班学生(www.daowen.com)

心理健康活动课以全班学生作为辅导对象,这是它与其他各种辅导形式明显不同的一个特点。正是因为这一特点,才使它成为一种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无可替代的辅导形式。尽管学校里有时也会举办一些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但是讲座无法展开生生之间的团体互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基本上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单向信息传输,而不是真正的团体辅导。

3.辅导的目的在于激发潜能

心理健康活动课之所以能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是由于它是建立于一个基本的辅导理念之上的,那就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其向上发展、向善发展的需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解决其成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活动课无须教师的长篇说教,无须各种规章制度的硬性灌输,无须主题班会式的舆论压力。它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一个学生觉察到自己在班级团体中的价值与平等地位,感受到自己向善之心的有力搏动,体验到教师、同学对自己的真诚关爱,从而激发起上进的欲望,寻找到面对生活的应对策略,增进自己战胜各种困难局面的能力,鼓起勇气去迎接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考验。

4.辅导的效能取决于团体动力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否能达到目标、取得实效,取决于学生主体的自主参与和真情流露,也取决于学生同伴的积极倾听、分享与互助。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运用团体动力的原理,给全体学生提供足够的安全感,使大家都能去除过多的防卫心理,营造出温情脉脉的人际氛围,确保他们能自由表达思想的思维空间,容许各种不同见解的充分争鸣,以致使整个活动现场热烈沸腾,各种观点交错互动。此时,才会出现学生心灵的真正触动与感悟,才会有实质意义上的自我成长。如果没有真实的参与和真实的团体动力过程,也就不会有真实的体验和感悟,就不会有真实的团体辅导效能。

5.对辅导教师的要求是“态度第一”

心理健康活动课一旦在学校里普遍推行,就势必会以班主任作为其基本的辅导骨干队伍。尽管这是一支未经严格专业培训的兼职心理辅导教师队伍,但并非说这些班主任就没有可能组织好心理健康活动课。恰恰相反,许多精彩的、感人至深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往往是那些与学生整日相处在一起的优秀班主任的杰作。当然,班主任组织心理健康活动课可能会出现角色的冲突,但这种冲突大都可以通过教师的自我修养和培训研习而得到化解。正如香港学者伍建新博士所说:“在上课的时候就是老师角色,在团体心理辅导时就是辅导者的角色”,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进行角色的转换。对于兼任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班主任来说,对学生抱有充分的尊重、理解、真诚、接纳、支持、鼓励、关爱等基本的辅导态度,比他掌握较多的辅导理论与辅导技巧紧迫得多、重要得多。如果辅导教师有了这样一些基本的对待学生的正向态度,“能充分关怀、鼓励、支持学生,则举手投足均是辅导策略;若徒有策略而无良好态度,学生心存疑虑或抗拒,则空有策略将无用武之地”。一句话,对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辅导教师而言,具备正向态度是第一位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