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辅导策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辅导策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尊重的目的是为了引导。“适时引导”,是指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对学生加以及时的引导。能否有效地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否有效地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意识及技巧。关注是尊重学生的基本体现,也是成功辅导的前提和基础。以上三种基本技巧归结起来,就是人本主义的辅导技巧,即“以来访者为中心”的辅导技巧。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与信念是引起心理问题的主要根源。

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辅导策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一)用人本主义辅导技巧走进学生心灵

1.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本性向善的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需求和动机,用以促进自己的成长和提高,而且每个人都有一种解决自身问题的潜能,即使是心理适应不良的人也同样如此。

2.尊重每一个学生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持,主要是以人的中间层次的需要,即“安全”“爱与归属”“尊重”的需要的满足为前提条件的。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意满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最基本的发展性需要。尊重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行为。教师必须认真检点自己与学生相处中的每一言、每一行,不可恣意妄为。尊重的目的是为了引导。教师坚信学生有无限发展的潜能,才能坚持对学生“高度尊重、适度要求、适时引导”,努力张扬学生的向善本性,变“他律教育”为“自律教育”。“高度尊重”要以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观点为基础。“适度要求”是指克服传统德育工作指导思想上的“泛政治化”倾向。“适时引导”,是指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对学生加以及时的引导。

3.接纳学生的差异

差异是绝对的。差异来自于遗传与环境(包括教育)的共同作用。只有理解学生的差异,才能从本质上做到热爱学生和尊重学生。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是现代辅导理念和传统教育观念最大的区别所在(“差生”实际上是差异的表现,“消灭差生”实际就是要消灭差异。不能把“全面发展”理解为“全优发展”或“平均发展”)。

4.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个体,是逐步走向成熟的个体。他们今天出现的问题,都是发展中、成长中的问题。因此,不必恨铁不成钢,也不可操之过急。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过程,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上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不可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静止的眼光是对学生发展的最大束缚。在老师的眼光中,那些“差生”将永无翻身之日,甚至会使他们终身失去上进心和自信心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心灵的沟通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关系。班级工作的效绩之大小,说到底取决于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效能。能否有效地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否有效地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意识及技巧。掌握最基本的人本主义辅导技巧,和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

(1)无条件的关注

用教师的体态语言(表情、眼神、身体姿势与动作)和真诚的语气向受导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你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你是我现在关注的唯一目标”。关注是尊重学生的基本体现,也是成功辅导的前提和基础。

(2)积极倾听与表达同感

倾听是辅导的根本,是无条件关注的关键。教师要改变平常处理学生问题时使用的那种教导式甚至是训导式的说话口吻,不仅是“聆听”,而且是用心去倾听学生讲话,并以积极的体态语言和有限度的应答语来表现自己对受导学生内心体验的认同。心理辅导是一个很情绪化的过程。由于教师对学生表示了真诚接纳的态度,学生就有可能将郁积已久的精神苦恼向教师倾诉,这会给受导学生带来极大的精神解脱,摆脱其恶劣心境,强化其战胜自我的勇气。

(3)平等探讨,助人自助

辅导的目的在于助人自助,平等探讨的过程也是为了帮助学生自省自明。具体要求是:多提问题,少加评论;多做启发,少做说教;多鼓励对方独立思考,少讲个人主观意见;多做思想沟通,少做逻辑分析;多谈开放式建议,少做封闭式结论。以上三种基本技巧归结起来,就是人本主义的辅导技巧,即“以来访者为中心”的辅导技巧。

(二)用理性情绪疗法改变学生不合理的认知

艾利斯理情行为疗法的三条基本理论依据:(www.daowen.com)

(1)认知是情感和行为反应的中介,引起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

(2)负性认知和情感、行为障碍互相强化,形成恶性循环,这是情感、行为障碍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因此,打破恶性循环是治疗的关键。

(3)情绪障碍者往往存在着重大的认知曲解,这些认知失真是当事人痛苦的真正原因,一旦认知失真得到识别和矫正,当事人的情绪障碍必将获得迅速的改善。

这一疗法简要地说就是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来访者以理性的思维方式替代不理性的思维方式,以理性的信念替代不理性的信念,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理性信念给他们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

艾利斯认为,人天生就有歪曲现实的倾向。但是,人也能够接受理性,改变自己的不合理思考和自我挫败行为。由于情绪来自思考,所以,改变情绪或行为要从改变思考入手。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与信念是引起心理问题的主要根源。信念中的核心信念则是根深蒂固的。

人的情感和行为接受他们对事件的知觉的影响。在面临一些情境时,当事人可能会产生一些快速的估价思维,它们不是深思熟虑或理性的结果,而似乎是自动涌现的,通常出现得相当迅速而简单,所以被称作“自动思维”。

人的不合理信念表现为苛求和必须,体现在方方面面,数不胜数。但正如艾利斯总结的,归结起来大致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对自己的苛求;第二是对别人的苛求;第三是对环境的苛求。

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是外部事件A直接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反应C的结果。但理性情绪疗法并不这么认为,它认为:诱发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C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事件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C的更直接的原因。如果我们对诱发事件的信念是合理的、现实的,那么由此产生的情绪行为是适应的,否则非理性的信念就会产生情绪困扰和不适应的行为。

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理性情绪疗法首先得找到不合理的信念,并有效地进行辩论。在进行合理情绪治疗的过程中,只有真正找到了来访者不合理的信念,才可做到有的放矢。寻找来访者不合理的信念,可先从ABC模式入手:

第一,先以某一典型事件入手找出渗发性事件A;

第二,询问对方对这一事件的感觉和对A的反应,即找出C;

第三,询问对方为什么会体验到恐惧、愤怒等,即由不适当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着手,找出其潜在的看法、信念等;

第四,分清求助者对事件A持有的信念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将不合理的信念作为B列出来。

而在此过程中,要采用各个击破的原则,一个个去找,不能指望一锤定音,一了百了。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正是要在这样的过程中使对方的认知发生某种改变,直至逐步放弃其不合理信念。

(三)用行为疗法技巧矫正学生不良行为

这是行为疗法中比较容易被一般教师所理解和运用的辅导技巧,指的是通过教师及时的鼓励与支持(以正强化手段为主),帮助学生消除成长中的不良意向和不妥行为,强化学生自我向善的努力。行为疗法注重辅导目标的具体化与明确化;对学生的问题就事论事,不追究其潜意识与本能欲望对偏差行为的影响;注重模仿有助于个人成长的良好行为方式;时时注重对每一阶段目标的检查评价。

行为主义认为,人类的行为大部分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适应不良行为是错误学习的结果。教育与环境在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并加强训练,人是可以摈除不良旧习、重塑一种新的健康的行为方式的。

教师可以决定孩子在一天中的快乐或不快乐,这一天过得有意义或没有意义。每一位学生都会有成长中的心理问题,每一位学生都需要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得到帮助和辅导。每一位教师都有辅导的责任。辅导是为了教育,教育离不开辅导。辅导并不神秘,依据心理学规律实施的教育艺术就是辅导的艺术。辅导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技巧,也是一种教育境界。辅导可以帮助教师走出平庸的教育生涯,使教育过程变成教师的一种精神享受,并使教师在辅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