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科学精英的成长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科学精英的成长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科技贡献的分析,发现该群体的研究重点“应时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内燃机是工程热物理的一个应用,史绍熙院士在我国内燃机专业的开拓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2)第二代工程热物理院士促进中国工程热物理的进一步发展1956年,蔡睿贤来到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工作,与吴仲华成为同事;1980年,又与吴仲华一起工作于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科学精英的成长

通过对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科技贡献的分析,发现该群体的研究重点“应时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第一代工程热物理院士推动中国工程热物理的萌芽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创立者吴仲华,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43年考取清华庚款留学生,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内燃机专业,取得了“四冲程内燃机输入过程的热力学分析”的研究成果;1947年博士毕业后,工作于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在从事航空发动机基础理论研究过程中,对叶轮机械流动的理论做了深入研究。1954年,吴仲华回国发展后,一方面继续其有关叶轮机械动力的理论研究,国际同行将其创立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称为“吴氏通用理论”,将“叶轮机械三元流动基本方程组”称为“吴氏方程”,这是吴仲华在工程热物理领域取得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在国内创建工程热物理专业,1956年,吴仲华在清华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燃气轮机专业(1957年底,更名为工程热物理专业);1958年,在新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了工程热物理专业,培养了大批本土工程热物理专家;1978年,经吴仲华等的提议,国家科委设立工程热物理学科组,10月,创建了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1980年,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从此开拓了工程热物理学研究、发展的新时代。

内燃机是工程热物理的一个应用,史绍熙院士在我国内燃机专业的开拓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1945年,史绍熙考取公费留英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深造;1949年7月,以《测量内燃机空气消耗量及其他脉动气流用层流流量计的研究》的论文获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后,研制出我国首台转速在3 000 r/min以上的高速柴油机和首台两级自由活塞式发动机压气机;面对我国中小型高速柴油机发展中的困境,1963年发明了将普通燃烧与壁面燃烧相结合的复合式燃烧系统;在研制各类内燃机的过程中,史绍熙注重实验与理论的结合发展,推导出粒子在气缸内涡流中的运动轨迹方程,发展了热混合理论;在发展内燃机测量技术方面,首次将数字信号处理数字滤波技术应用于内燃机缸内压力测量研究,同时成功地研制出应用激光衍射原理的柴油机喷雾场自动分析测量系统和光电调制反馈激光多普勒测速仪;1988年和1989年相继在492Q型汽油机上进行燃用纯甲醇(M100)的研究和柴油机用热表面点火法燃用纯甲醇(M100)的研究,并取得成功,这些实验成果为我国拓宽内燃机新燃料资源开辟了途径。除设计研制内燃机、发展内燃机相关理论和测量技术及开辟内燃机使用甲醇新能源外,史绍熙还是我国高校内燃机专业的创建者,1952年,在天津大学主持创建了内燃机专业;1979年,创立了天津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后筹建了热能研究所;1987年,主持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他被誉为“中国内燃机之父”,推动了中国工程热物理中内燃机这一研究领域在中国的萌芽与发展。

1921年,交通大学创建了机械工程科动力组,1952年,陈学俊在交通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动力机械系锅炉制造专业,1956年,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整体西迁至西安,陈学俊于1957年来到西安交通大学工作,在西安交通大学创立了中国热能动力学科和内燃机学科等。他在研制超临界压力锅炉过程中,对垂直管内亚临界压力及超临界压力下的下降流动传热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并定义了强混弥散状流的一种新流型,得出在亚临界、近临界压力区垂直下降管沸腾传热恶化特性优于垂直上升管的新的结论,同时在两相流与传热研究方面也自成体系。1994年,西安交通大学院系调整,中国热能动力系和内燃机系合并成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该学院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国家一级学科,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是我国工程热物理的研究中心之一。

2)第二代工程热物理院士促进中国工程热物理的进一步发展

1956年,蔡睿贤来到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工作,与吴仲华成为同事;1980年,又与吴仲华一起工作于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蔡睿贤在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方面,全面发展了吴仲华的中心流线法,首先导出了环壁约束条件,给出了一系列三元标准解析解,此外还导出了工程热物理各分学科的一系列代数显示的解析解。在分析复杂总能系统时,总结出各种总能系统的多种简明定性规律,应用比较法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合理准则系统分析。1963—1967年,徐建中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跟随吴仲华进一步发展了叶轮机械理论,徐建中提出了叶轮机械三维激波关系,建立了叶轮机械三元激波理论,同时将这些理论成果成功地应用于我国叶轮机械气动设计体系的自主研制;21世纪以来,徐建中致力于风能太阳能利用的研究与应用,并于2009年担任国家能源风电叶片研发(实验)中心主任,为我国开发新型能源不断奉献。

1957年,与陈学俊一起来到西安交通大学的,还有他的硕士毕业生林宗虎,他们首次从研究饱和水和水蒸气的物性出发,分析气水两相下降流动及传热特性随压力变化的规律,对气水两相流与传热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1979年,林宗虎发表了“用标准圆孔板测量气液两相流动的干度及流量”的论文,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通用于各种压力、组分与多种两相流体的计算式,并利用实验数据对该计算式给予了充分论证,使该计算式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被称为“林氏公式”;同时开拓了传热研究新方向,林宗虎首先对U型管内气液两相流体压力降型脉动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创立了国际上第一个脉动流动时的沸腾传热计算式;后来从事油-气-水三相流动特性的研究,对油-气-水三相流动流型、压力降、相比率等问题进行试验与分析。由于陈学俊、林宗虎院士及其研究团队在两相流和传热领域的杰出贡献,1990年,西安交通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3]。(www.daowen.com)

1986年,西安交通大学的陶文铨首次将强化传热与流动传热的数值计算研究引入国内,开创了中国计算传热学科。他提出了分析对流项离散格式稳定性的符号不变原理和处理不规则区域的组合网格思想,推导出了绝对稳定的对流项离散新格式和处理不可压缩流场速度与压力耦合关系的全隐算法,同时发明了多项高效强化传热新技术,例如电子元器件的冷却技术、高效换热器优化设计与研发、微细尺度流动和传热的研究等。1996年,陶文铨在西安交通大学组建了热质传递数值预测科技创新团队,随后创建了西安交通大学热流研究中心[4]

3)21世纪以来新一代工程热物理院士带动中国工程热物理迈入新阶段

1982年,金红光进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师从蔡睿贤研究员;20世纪90年代工作于东京工业大学资源化学研究所;1999年回国发展后,致力于能源与环境系统集成技术研究,这是21世纪工程热物理新的研究方向,既延续能源利用的开发研究,又关注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在控制温室气体CO2排放的能源动力系统领域,原创性地提出了捕集CO2的化学链燃烧动力系统,成为国际公认的3种CO2捕集方法之一,标志着中国学者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国际前沿领域已处于领先地位,为CO2减排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清洁能源技术方面,原创性地提出了化学能与物理能综合梯级利用原理和系统集成的技术研究,基于此,金红光主持的“能源动力系统中能的综合梯级利用和CO2控制原理与方法”获得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此外,金红光在国内率先提出了不同化石能源互补能量转换技术、冷热电联供系统技术、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等能源转换利用新技术,并与国外开展温室气体控制、生态工业园等领域的密切合作,为我国能源环保做出了杰出贡献。

西安交通大学的何雅玲院士师从于陶文铨,她一方面继续计算传热学研究,在传热多尺度数值模拟方面,构建了微观-介观-宏观的统一计算框架,同时发明了多项强化传热新技术;另一方面,在太阳能利用方面,提出了耦合设计太阳能吸热器的新方法,发明了改善热流密度均匀性的新技术等成果。陶文铨与何雅玲领导的科研团队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其中陶文铨主持、何雅玲参与的“传热与流动过程数值预测原理及高效算法的研究”获得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雅玲、陶文铨等进行的“高效低阻气体强化传热技术及其应用”获得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何雅玲主持的“多尺度多物理场耦合的复杂系统中流动与传热传质机理研究”获得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陶文铨、何雅玲领导的“西安交通大学热质传递的数值预测控制及其工程应用团队”,获得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的荣誉,与“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齐名。

1989年,郭烈锦在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2002年担任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一方面继续深入研究气液两相流与多相流及传热研究,建立了复杂约束条件气液两相与多相流动及传热的系统理论和超临界水热化学汽化反应流规律,发明了油-气-水多相流在线测控技术与混输新工艺,其主持的“复杂约束条件气液两相与多相流及传热研究”获得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另一方面从事能源高效节约与可再生转化利用研究,2003年,担任“973计划”项目“利用太阳能规模制氢的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在太阳能规模制氢方面取得一些原创研究成果,创建了太阳能光催化制氢的多相流能质传输集储与转化理论和方法,研制出首套太阳能聚光催化连续制氢装置等。2004年,以郭烈锦为学术带头人的学术团队被批准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的首批创新团队。郭烈锦主持研制的“油气集输的节能减排和安全高效关键工艺及装备”获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0年,郭烈锦在西安交通大学成立了国际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此外,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严俊杰教授主持的“气液两相流升压加热与液位控制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国际知名工程热物理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全职教授郑平,1958年本科毕业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机械工程系,1960年硕士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1965年在斯坦福大学取得航空航天系博士学位。毕业后他首先工作于美国宇航局,主要从事辐射换热及航天器热控的研究。他在美国夏威夷大学机械工程系任教期间,开始从事多孔介质传热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1995年后,在香港科技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任教期间,开拓了微尺度沸腾和冷凝传热及其在芯片散热和微型燃料电池应用方面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纳微尺度流体流动与传热传质的基础研究”获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并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了微流与热控研究中心,带领研究团队在该领域不断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