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除杜祥琬本科院校毕业于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外,其他均就读于国内高校,主要集中于清华大学(11个)、北京大学(7个)、西南联合大学(5个)、南京大学(4个)、浙江大学(3个)和复旦大学(3个)等国家重点高校,近些年本科毕业于杭州大学,后取得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博士学位的马余刚在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取得博士学位21个,占比48.84%,受国际关系和国内尚未建立博士制度的影响,本科毕业于“1948—1967年”时间段的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绝大部分只有本科学历。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取得美国和欧洲各10个博士学位,美国高校中,加州理工学院2个,分别是赵忠尧(1930年)和李正武(1951年);密歇根大学2个,分别是王承书(1944年)和朱光亚(1949年);1940年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吴健雄;1941年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的卢鹤绂;194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杨嘉墀;1950年毕业于耶鲁大学的陈能宽和普渡大学的邓稼先及1951年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的吴式枢。取得欧洲高校的10个博士学位,集中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分别是爱丁堡大学(3个)受教于马克思·玻恩的彭桓武、程开甲和杨立铭;毕业于利物浦大学(2个)的杨澄中和戴传曾;1933年毕业于柏林大学的王淦昌;1940年毕业于巴黎大学的钱三强和毕业于柏林工业大学的何泽慧;1948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的胡济民;此外还有1982年毕业于亚琛工业大学的从事核反应堆研究的王大中。获得国内授予博士学位的只有马余刚,他1994年毕业于上海原子核研究所。(www.daowen.com)
参加“两弹一星”工程的31位院士,取得博士学位15个,占比48.39%,占该院士群体取得博士学位总数21个的71.43%。①在“1930—1950年”间取得美国高校博士学位8个,欧洲高校博士学位7个。②在未取得博士学位的院士中,黄祖洽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1950年),于敏和周光召取得了北京大学的硕士学位,黄胜年1955年取得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的硕士学位,合计取得硕士学位19个,占比61.29%。③原子核物理学院士中涉及的10位“两弹一星”元勋取得博士学位8个,全部硕士毕业,可见参加“两弹”研制的物理学院士学历水平整体较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