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领域,形成了多条师承关系链。在金属物理学领域,葛庭燧培养了周本濂,同时指导王业宁做内耗研究,王业宁将内耗理论应用于超导物理的研究,即葛庭燧—周本濂、王业宁。在晶体学领域,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的创始人陆学善领导影响了章综、梁敬魁、李方华等,物理化学家卢嘉锡培养了梁敬魁、蒋民华、陈创天等物理学家,南京大学的冯端影响了闵乃本,在闵乃本院士的培养下,南京大学产生祝世宁、朱永元新一辈的晶体物理学家,即陆学善—章综、梁敬魁、李方华,卢嘉锡—梁敬魁、蒋民华、陈创天,冯端—闵乃本—祝世宁、朱永元等多条师生链。在半导体物理学领域,黄昆作为硕士导师培养了北京大学的秦国刚、甘子钊和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的夏建白院士,夏建白又培养了李树深院士等半导体物理学家,即黄昆—秦国刚、甘子钊、夏建白—李树深(师从夏建白)。在表面与界面物理学领域,复旦大学谢希德院士培养了王迅院士等,即谢希德—王迅。可见在凝聚态物理的分支学科内部,中国本土物理学家在科研工作中着力培养的后一代接班人,很多也不负众望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在近几年发展较好、院士集聚人数较多的超导物理、纳米材料物理、凝聚态理论等领域师承关系不显著,所以师承效应对学科发展的利弊影响值得进一步思考。
同时,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在各学科领域间转换自如,由于凝聚体态物理学各分支界限不清晰且不同领域间交叉性强,这使得凝聚态物理学家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或者社会发展需求转换专业相对自如。例如,章综由早期的晶体学研究发展为材料磁学研究;梁敬魁早期跟随陆学善做晶体相图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投入到高锝氧化物超导体的研究中;早年从事半导体研究的谢希德,20世纪80年代成为中国表面物理研究的开拓者;薛其坤院士在半导体实验物理的基础上,从事量子材料物理学研究;汪卫华院士同时进行非晶体物理学和纳米材料物理学的研究等,这体现出我国凝聚态物理学家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学科前沿敏锐性。(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