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为奖励本土科学家在学科领域内的科技贡献,在国家层面,国务院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大奖项。
国内科技奖项中最高等级的奖项当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0年该奖项设立,每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名科学家,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和500万元(2019年,增加至800万元)高额奖金,授予那些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并仍活跃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从事科学研究或者技术开发工作的科学家个人[27]。至2017年,共有29位当选者,其中涉及物理学院士的有中国固体和半导体物理学奠基者黄昆(2001年)、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2011年)、著名爆炸力学专家郑哲敏(2012年)、核武器技术专家程开甲(2013年)、原子核物理学家于敏(2014年)、超导物理学家赵忠贤(2016年)6位,占比21%,仅次于生物医学学科,可见中国物理学家对中国科技社会的贡献较大。
1)中国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和信息、材料、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中国公民[28]。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国家最高奖,至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公开获奖项目34项,有关物理学的8项,占比23.53%,将近1/4。但根据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信息整理可以发现,1964年周光召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还授予了在“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核物理学家如王淦昌、彭桓武、邓稼先、于敏、陈能宽(获奖项目: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这些“两弹一星”元勋,还有黄祖洽(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研究)、周光召、经福谦(高能量密度物理人工热核反应研究)和胡仁宇等物理学家。所以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物理学领域颁发的数量事实上已超过了1/4,可见物理学在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地位之高与作用之大。表2.13列出了中国物理学院士主持的公开部分的获奖项目,项目组一般还有其他成员,为方便统计暂不纳入该表。
表2.13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公开物理学部分
(续表)
从表2.13的获奖项目可以看出,凝聚态物理学发展势头较好,尤其是赵忠贤领导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在高温超导领域的成就,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王贻芳带领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团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致力于拟建世界规模最大的对撞机CEPC和SSPC的工作中。量子信息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受到国内外的密切关注,全球都在争夺量子信息技术制高点,中国的潘建伟院士在“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等领域成果突出。2012年,薛其坤率领研究团队在世界范围内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世界物理学界近年来最重要的实验进展之一,引领了国际学术方向,因此获得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物理项目均是在实验物理领域的突破,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中的优势较明显。
表2.14罗列了21世纪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由中国物理学院士主持的相关物理学项目,分析可得出:①21世纪初期物理学获奖项目数量较多,大多数年份保持4项以上,近5年来,物理学获奖项目数量减少,每年只有1项或2项,即便2015年和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均授予物理学科,但这样的态势依然不甚乐观;②从获奖项目的学科领域看,凝聚态物理领域的获奖项目最多(19项,占比37.25%),其次是固体地球物理(7项),再次是力学、光学、工程热物理、理论物理等领域,而新兴物理学领域量子信息、生物物理领域获奖项目较少,备受物理学家关注的高能物理学领域获奖项目也很少,这说明中国在量子信息技术、生物物理、高能物理等领域虽然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存在学科发展规模较小、研究团队较集中、科研人员数量较少、科研成果水平还有待提高等问题。
表2.14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公开物理学部分(2000—2017年)
(续表)
(续表)
(续表)
2)21世纪以来中国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分析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等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中国公民和组织[29]。相较其他4个奖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唯一一个可授予组织的国家科技奖励项目。
21世纪以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物理项目数量较少,占比很小,获奖项目大多是大型科研实验装置,表2.15所列实验装置可以代表近些年中国物理学大型科研装置的研制水平,主要集中于光学、天体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原子核物理、高能物理等领域,这些领域的研究依赖科研装置的研发。获得一等奖的有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完成的“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这是光学、高能物理学领域的两大科学工程。此外,在中国科协的推荐下,郝柏林、冯端、陆埮、于渌等院士主持的《物理改变世界》,获得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代表着中国物理学家在科普事业中做出的贡献。而且2017年以陶文铨、何雅玲院士为领导的“西安交通大学热质传递的数值预测控制及其工程应用团队”被评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创新团队,这是中国物理学领域第一个获得国家级创新团队的组织。
表2.15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物理部分(2000—2017年)
(续表)
3)21世纪以来中国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分析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的是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中国公民。
从表2.16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的物理部分来看,中国物理学家在光学、半导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等领域有过一些重大技术发明,而且这些仪器、工艺等有着较强的应用价值。21世纪以来,物理学绝不只是基础理论研究的一部分,而是应用价值十分广泛、与技术密切相连的学科,这扩展了物理学科的广度,吸引了大量年轻物理学家投入到应用技术研究中,但相较生物学、农学、计算机学等学科,物理学相关方面的技术发明相对很少,未有一项成果取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与学科性质相关,一方面须继续抓住物理学科的核心,加强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还须拓展物理学的交叉研究领域,推动物理学技术产业的发展,用物理技术促进物理理论的进步,即在应用性较强的领域实现“techno-science”的发展道路。
表2.16 国家技术发明奖物理部分(2000—2017年)
除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涉及物理学外,20世纪的全国科学大会奖、国防科技进步奖等奖项也涉及“两弹一星”中原子核物理学、物理力学、高能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等物理学的分支学科。效仿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奖励体制,我国在国家层面建立完善科技奖励机制的基础上,2016年1月17日,中国第一个民间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设立。该奖项由内地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主要关注和鼓励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那些为大中华区的科学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不限国籍),设置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计算机与数学奖”3大奖项,单项奖金100万美元。与物理学密切相关的是“物质科学”奖项,2016年首届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授予清华大学凝聚态实验物理学家薛其坤,2017年该奖项授予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未来科学大奖填补了中国民间权威科技奖项的空白,为中国科学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综上,中国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特征有:①华裔物理学家在国际重大物理奖项方面均有获得,20世纪5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是理论物理领域,20世纪后半叶主要集中于高能粒子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光学等实验物理与应用物理领域,累计6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1世纪以来,凝聚态物理、光学领域集聚了优秀的华裔物理学家,生物物理领域也发展潜力较大,成果显著的主要在凝聚态理论、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②获得国际物理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物理学家越来越多,在物理学的各大领域均有涉及,尤其是凝聚态物理学、量子信息、高能物理、工程热物理及光学、电子学等领域,但相较华裔物理学家,本土绝大多数物理学院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依然有待提高。(www.daowen.com)
中国物理学院士获得中国科技奖励的特征有:①整体来看,物理学的学科地位较高,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物理学家占比1/5,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物理学领域颁发的数量超过1/4,中国物理学家的科研成果对国家和社会具有较大的贡献,同时量子信息科技、高能物理、凝聚态物理的发展在近些年备受关注。②21世纪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物理学相关领域的奖项相对在减少,国家科学技术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物理学领域的数量也较少,一方面由于物理学各领域有影响力的成果较少,另一方面与物理学本身应用性有限相关,物理学科在技术应用方面的发展能力还有待提升。③从获奖项目看,将近一半的获奖项目属于凝聚态物理领域,同时固体地球物理、力学、光学、工程热物理学等领域的获奖项目也较多,反映出这些领域的发展态势较好,同时在这些研究领域形成了专业研究团队,例如赵忠贤院士领导的超导物理团队,西安交通大学何雅玲、陶文铨领导的工程热物理团队,王贻芳领导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团队,潘建伟领导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技术团队等,他们组成了当代中国物理学发展的中坚力量。此外,从获奖项目完成人中可以看出,一些年轻的物理学团队正在成长起来,这有助于推动中国物理学的持续发展。
【注释】
[1]陶思圣,周程.115年仅17名女性,诺贝尔科学奖评审有性别歧视吗?[EB/OL].知识分子,2016-10-6.
[2]任爱玲.社会偏见还是性别差异[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6).
[3][美]默顿.科学社会学(上、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689,701.
[4]徐飞,卜晓勇.中国科学院院士特征状况的计量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3):68-74.
[5][美]R.K.默顿.科学社会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徐飞,卜晓勇.中国科学院院士特征状况的计量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3):68-74.
[7]厚宇德.几位著名中国物理学家与西方物理学大师们[J].物理,2003(3):269-273.
[8]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物理学家赵忠尧[EB/OL].http://roll.sohu.com/20111016/n322343877.shtml.
[9]杨延霞.家国情怀:钱三强“原子梦”的精神力量[J].今日科苑,2018(10).
[10]杨庆余.美国物理学的转型、崛起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4):83-89.
[11]杨建邺,肖明.瞧,他们是民族的骄傲——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成功的故事(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94.
[12]丘成桐,刘兆玄.杨振宁——20世纪—位伟大物理学家[C].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8,33.
[13]杨建邺,肖明.瞧,他们是民族的骄傲——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成功的故事(上)[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93.
[14]林颖颖.马中骐:为梦想守望30年[J].创新科技,2014(1).
[15]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201709/t20170921_314942.html.
[16]林德坤,等.科学家故事精选[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76.
[17]陈仕伟.杰出科学家管理的理论与实践[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18]董光训.落后与崛起——中国科学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146.
[19]周鸿.知识经济与人才流动[J].人才开发,1999(6).
[20]杨真真.攻错——诺贝尔奖华裔科学家在美英学到了什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57.
[21]张相轮.人才的争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168.
[22]发扬爱国奉献拼搏进取精神 为祖国现代化事业建功立业[N],人民日报,2003-10-1.
[23]丁兆君,汪志荣.中国粒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4(4):411-432.
[24]赵霞.我国网络计算学科技成果时空分布的非均衡性探微[J],科技创新导报,2016(10):121.
[25]易蓉蓉.庄小威:独立研究者的道路[J].大众科学,2012(9).
[26]沈雪梅.南通走出的“两院”院士又增6位[N].南通日报,2015-12-8.
[27]赵明.杰出科学家的国家认可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28]马艳.攀登计划对我国原始性创新的影响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29]马艳.攀登计划对我国原始性创新的影响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