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观看范式的重构

新媒体环境下观看范式的重构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在应用领域的发展,基于遥在技术表现的“遥在意境”越来越丰富,使得观看向更加深入的范围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遥在情节借助数字化慢慢形成一种新的观看。遥在艺术是基于电信、机器人学、新式人机界面与计算机的艺术。肉身于此不再沉重,虚拟现实世界的生命活动都是以身遇之、以眼观之、以情感之,展现了身体的遥在显现,从而获得了身体知觉的跨时空体验和感官上的多维度生存。

新媒体环境下观看范式的重构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遥在是一种理想,是人类跨越物理时空、全面掌控世界的心灵渴望。心理的自由和身体的不自由是一种矛盾,有没有一种法力把身体和心灵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时空的对象身上,让行动和意志结合起来控制外部世界?这是萦绕在人类心头最深邃、最普遍的情结。

图3.11 《画壁》插图

遥在(telepresence)意味着此在与彼在的统一。因为时空的限制,古人把遥在内化为一种想象和心理体验。比如雍正皇帝非常喜欢将自己化入各个“行乐图”中,他把自己变成吟诗的李白、偷桃的东方朔、乘槎升仙的老者、身披袈裟的僧人、西洋武士,雍正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一种和帝王生活相反的另类生活,形成一种生活在他处的“遥在”。

聊斋志异》当中有一篇故事叫《画壁》(见图3.11),讲的是书生孟龙潭来到一座古寺之中,被墙上的壁画所吸引,起心动念之间似乎来到画中,和一个仙女谈起了恋爱。对于凡人来说,不过是几句话的时间,孟生却似乎在这个异世界当中生活了很久,正当他沉浸着迷之时,却发现自己还在画壁之前,此前种种仿佛南柯一梦,然而壁画中女子的打扮已经从少女变成少妇,手里还抱着一个婴孩,这一切似乎都在告诉孟生,这一切并不是梦。这个故事的魅力在于它的缥缈和虚无,传达出一种古老的心灵感应、心灵触动、立体体验的美好。观看者由此可以进入到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当中,置身于一个太虚幻境当中,如同《红楼梦》里所描述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随着数字技术在应用领域的发展,基于遥在技术表现的“遥在意境”越来越丰富,使得观看向更加深入的范围发展。虚拟现实使得艺术不再局限于对现实的临摹和复制,而是创造出更有趣、更有创意、更有思想的虚拟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遥在情节借助数字化慢慢形成一种新的观看。(www.daowen.com)

“遥在”在不同论著中有不同的表述。莫尔斯认为:“遥在就是对图像的交互性控制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世界的远程控制,在欧洲它也被称为远程通信。任何阐述行为或符号类型的行动,一旦与远程执行指令的机器联系起来,即可以具备实际的、必定是远程通信的权利。”[67]我国学者黄鸣奋认为遥在的界定包括:(1)远程通信意义上的遥在;(2)远程操作意义上的遥在;(3)远程传输意义上的遥在。新媒体研究学者格劳将“遥在”作为机器人电子通信和虚拟现实这三种技术的合成物来加以阐释,从而为遥在技术做了历史定位。他认为遥在包括人类欲望的三个原型领域:自动操作、虚拟幻象以及个体的非物质景象。遥在能够使用户同时在三个场所呈现:由用户身体位置决定的时空场地、虚拟图像空间,以及通过远程作用所施加影响的空间。在不久的未来,遥在技术将在三个领域对人类视觉产生影响:人工生命的形成、虚拟图像和真实世界的视觉融合呈现、人类信息的数据化转换。

综上所述,“遥在”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综合性技术形式,它可以把三维成像、全息影像和虚拟现实技术融合在一起,是把远距离环境传送到观看者面前的一种虚拟性干预技术。遥在现象改变了迄今为止我们所具有的由身体感受决定的空间体验,通过某种形式为视觉和触觉方面的协调感知创造了新途径——用户与虚拟图像机器的多感觉连接能够实现远程用户亲密的身体接触。赫什曼曾经创作了一个网络作品《玩偶克隆》(The Dolly Clones)。艺术家带着遥控机器人四处旅行,他把机器人看到的景象拍摄下来并发布在网络上。艺术家希望通过这个作品表达这样的深意:机器将人的视野扩展到生理限制之外的边缘区域。在很多情况下,人与机器的能力彼此混合。通过遥控机器人的眼睛我们重新观看,但是这次我们不是偷窥者,而是变成了电子人。

曾经,我们不得不依赖于玄思与冥想,脱离所在空间的束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这种欲望的驱动之下,催生了西方的摄影技术、远程通信技术、数据储存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明可以远程执行命令,不仅使遥在变得可能,而且使遥在更直观化、肉身化。因为对工具的使用,人类已经大大拓展了自己在环境中的影响。遥在使影像成为人们身心的镜像,成为艺术灵感的契机、艺术快感的源泉。

遥在艺术是基于电信、机器人学、新式人机界面与计算机的艺术。根据科学家卡茨的看法,“遥在艺术”可以在电子交互艺术的框架中理解。“它意味着较少地强调形式或结构,较多地强调行为、意义和交流,并将活跃的公众置于前景。”[68]卡茨将遥在视为一种新的媒体或交流体验。传统的艺术观,对于意境的体会一定是和心灵相关的,心灵在无限自由的时空中游走,而肉身却被遗落在此时此地的现实世界。如果没有艺术主体心理情绪的激发,艺术的意境也就无法生成,这个时候意境是依赖于头脑里冥想的建构,属于精神场域的范畴。而遥在艺术打破了这个场域,把身体与世界相联系,它在尊崇视觉为中心的同时延伸了触觉,构建了一个触觉的物质场域。物质场域和精神场域相应和、相碰撞,使得遥在的境界不再是镜中水月、海市蜃楼,而变成了身体在遥在世界的亲身触碰。肉身于此不再沉重,虚拟现实世界的生命活动都是以身遇之、以眼观之、以情感之,展现了身体的遥在显现,从而获得了身体知觉的跨时空体验和感官上的多维度生存。这是一种生命形式的理想化与自由化,人的自由意志全面激发,诠释着从未有过的生存体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