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观看范式的重构:旁观者变成在场者

新媒体环境下观看范式的重构:旁观者变成在场者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观看的媒介化使得观看主体相对于世界成为一种“在场”,在观看中得以“显现”。这种“在场”既是心理层面的,也是感观层面的。新媒体所呈现的环境使得观看主体从消极被动的“旁观”变成全身心投入的“在场”。这种真实存在的在场感使得观看主体的身份发生改变,观看主体从“抽身事外”逐渐到自我发现、自我建设,呈现一种“身在其间”的状态。

新媒体环境下观看范式的重构:旁观者变成在场者

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改变如此巨大,以至于艺术史学家乔纳森·克拉里断言:“这场视觉性的变革可能比中世纪的图像和文艺复兴时期透视法分离的那次断裂还要深刻。”[3]观看媒介使世界变得可见,把世界展示给我们,作为观看者,我们因为观看变成了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世界之外的观者。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从充满日常认知的模拟世界向由二进制编码呈现的数码世界的跨时代转变。媒介改变了,视觉的文化基础也随之而变。从认识论角度来说,这也直接导致观看方式的变化。

目前,媒介化的观看使观看主体成为活动影像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个个体都过着被图像化和媒介化的生活。观看的媒介化使得观看主体相对于世界成为一种“在场”,在观看中得以“显现”。在审美活动中,长期以来都强调“距离”,适当的观看距离可以确保被观看对象和观看主体的关系得以暂时性的分离,恰恰是这种分离,使得审美主体平时忽视的细节和事物的隐形侧面重新引起关注。观看者要保持某种独立性的“冷眼旁观”状态,康德叔本华都对这种旁观式的观看方式进行过阐释。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关于美的判断只要混杂有丝毫的利害在内,就会是很有偏心的,而不是纯粹的鉴赏判断了。”[4]洛克强调这种“纯然冷漠”,其实是让主体与对象之间保持一种心理上的距离,它构成了一切艺术的共同因素,是一种审美原则。

与他们的“审美无利害”相对的,是海德格尔提出的“在其间”理论,这个理论和当下新媒体观看方式所说的“在场”有着一致性。这种“在场”既是心理层面的,也是感观层面的。媒介化的观看借助一些观看机械,使得观看者似乎就真实地处在观看环境之中,达到一种观看主体与观看对象共融的状态,这样从某种意义上就消解了原有观看的自我意识和冷静客观的状态,人的感官知觉与场景合二为一了。新媒体所呈现的环境使得观看主体从消极被动的“旁观”变成全身心投入的“在场”。(www.daowen.com)

从前文对媒介化观看的历史演进来看,所有技术手段的发明都是独立于人的感知存在的,但是新媒体技术所营造出的空间使我们有“在场”的融入。这种真实存在的在场感使得观看主体的身份发生改变,观看主体从“抽身事外”逐渐到自我发现、自我建设,呈现一种“身在其间”的状态。这种“在场”脱离身体的限制以及空间的束缚,人们不再希望冷静客观,他们希望自己的身体可以进入所观看的世界或者文本里面,可以说媒介化的观看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意指手段。基于现代观看工具的现代感知过程不再依靠传统的主客关系,技术图像更多的是参与的方式而不是再现的方式,“旁观”到“在场”使得看与被看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