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媒体时代:观看范式重构

新媒体时代:观看范式重构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新媒体技术对于观看范式造成改变的今天,媒介时间向网络技术支持的赛博时间逐渐转化已然成为趋势。时间是有结构的,是由长度、速度、节奏和方向等要素构成的。美国艺术家茱莉亚·谢尔干脆启用标准安防系统实时监视来画廊参观的观众,观看者同时也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被观看了。作者想借此传达社会时间、电子媒体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新媒体时代:观看范式重构

人的时间观念一直在发生改变,因为人对时间的感知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时间观的维度不是统一的。就观看来说,它有物理时间,有心理时间,比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就是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的矛盾存在的体现。历史上,纸媒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媒介时间,人们因为大量的阅读而产生习惯,对新闻产生持续的关注并对资讯产生强大的渴求,进而拓展了空间知觉;现在的网络克服了空间的局限,让人们可以远距离交互,媒介渗入到人们的生活广播电视则倒转了媒介时间与现实时间的关系——人们因为醉心于观看而不得不打乱生物钟以配合节目播出的时间。

在新媒体技术对于观看范式造成改变的今天,媒介时间向网络技术支持的赛博时间逐渐转化已然成为趋势。时间是有结构的,是由长度、速度、节奏和方向等要素构成的。媒介化的观看使得人们不断地尝试如何操控、修改、破坏或消解时间结构及理解其背后的原因。人们试图操纵时间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打破时间的顺序,希望跳出时间的次序来呈现各个时刻,不再像前人那样先讲过去,然后是现在和未来,而是对事件进行明确区分,再以线性或循环的方式对其进行规划。这种手法常见于电影当中频繁出现的闪退(flash-back)和闪进(flash-forward)手段。此外,视觉媒介的技术性突破,使得海量的信息被存储于电子数据库当中,我们可以任意指令快速访问信息,随时形成观看。在这个过程中,因果联系消失了,世界结构被瓦解,意义于刹那间闪现,旋即又转瞬逝去。

在这些尝试中,艺术家走到了前面,他们用种种实践和创作进行各种可能的尝试。打破时间(Fracturing Time)就是其中的一种。很多艺术家常常会在他们的作品中营造时间的错位,改变人的观看范式,他们将各种不同情境之下的图像、物件和风格并列,拼贴、叠加,但不在其中建立任何逻辑承接和逻辑关联。比如,墨西哥画家胡里奥·盖伦(Julio Galan)喜欢在作品中打破时间结构,他的作品是“一种对回忆的迷幻式无意识行为的精准描绘……将没有答案的错综复杂的画谜组合起来,画谜的元素来自形形色色的渠道,如艺术家个人的过去(甚至是未来)、儿童书插画天主教图标以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的创世神话”。[41]

媒介化的观看还喜欢借助技术优势,使观看对象好像是在现实时间展开,这种观看使观看者产生与时间同时发生的错觉。艺术家费茨利(Peter Fischli)和维斯(David Weiss)的短片《万物必经之途》就具备事件的实时连续特点,完全是通过无缝剪辑获得这样的视觉感受的。

人们之所以会对现实时间感兴趣是因为长期以来对人造时间结构的习以为常,电影和电视在规定时间内展开叙述,使得人们在观看中形成习惯。评论家艾米·卡培拉佐说:“电影和电视把观众培养得训练有素,他们期待浓缩的叙事、紧张的动作场面,并伴以与我们的情感产生呼应的声音背景。”[42]所以当观众意识到和被观看物形成一种实时关系时,他们会获得新的观看体验。

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曾做过一场为期12天的表演,她努力地将现实时间和艺术品的持续时间融为一体。美国艺术家茱莉亚·谢尔干脆启用标准安防系统实时监视来画廊参观的观众,观看者同时也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被观看了。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这样阐释作品《拼字游戏》的创作初衷:“电影不得不穿行于真实时间中,它只能朝前走。即使当它假装可以倒退的时候,胶卷也仍是向前移动的,这就使我们保持一种既定的、受控的步伐。我一直在努力寻找一些新的讲故事的方法,以这些方法观众能自己设定速度,按照自己的方向随意来来回回,进进出出。”[43]

通过新媒体技术加速或延缓作品中的时间元素,改变节奏也是一种尝试。通过更改时间的闹钟般的精准结构,像作曲家研究音乐节拍那样去探索时间的变化成为潮流。萨姆·泰勒·伍德采用分段摄影技术以高速度拍摄了《静物》,画面中精美的水果变得腐烂直至爬满蛆虫,时间和速度形成了一种视觉震撼。米兰·昆德拉曾在著作中追问:“为什么缓慢带来的乐趣烟消云散了?”瓦尔特·本雅明则怀念19世纪城市中游荡者曾牵着乌龟闲庭信步。在这种观念的激发下,节奏的完全放慢和观看者生物钟的冲突是容易感受到的,很多艺术家用作品表达自己的思考,利用缓慢反衬现代社会狂热的步伐。道格拉斯·戈登和美国的比尔·维奥拉希望用延迟来强化观看者的观看经验,他们将希区柯克的《惊魂记》中著名的浴室谋杀段落进行回放,但是让长度变成了原作的13倍,同样的素材使得原剧悬疑紧张的情绪消失殆尽,反而呈现出新的神秘感——一种时间带来的可以感知的神秘感。时间的计量单位不再是我们熟悉的年、月、日、分、秒,而是融合了我们有关的变化过程,包括生长、衰亡、进化、退行、进步、落后、憧憬、追忆等观念的注入。由艺术家索思沃斯与西蒙斯创作的《世界:恒变》就传达了某种关于时间的观念。光影在时间装置上流转,形成分针、秒针变化的感觉,时间变得随意,而且斑斓多变。装置艺术《编年城邦》是多媒体艺术家索尔特与阿迪加尔的作品,艺术家将地板作为投射界面,这个界面是由计算机生成的,被划分为四个格子,显示日期、时钟、分钟与秒钟,同时映射出4个动画化的象形文字。计算机将象形文字的运动速度设定好,并计算它们运动的轨迹。观看者的观看从踏入地板上的图像界面的一刹那就开始了,观看者在展览空间中行走,装置内的扬声器将声音集中到高度定位化的区域,人的运动影响了界面上生成的多频道的音速声景,因为人的位移而加速或减速视听结构。作者所选取的4个象形文字分别代表货币、货物、人员与腐朽,它们的流动象征了社会生活的变化。作者想借此传达社会时间、电子媒体与人类生存的关系。艺术家罗禾淋的作品《时间诡计》依据最古典的计时方式——沙子,透过沙子的原始流动的时间、拍摄的时间、剪接的时间、电脑运算时间,多种时间重叠在一起,让时间被观者观看,影响观者对于时间的感知(见图2.24)。在媒介化的观看中,时间的变慢倒流,甚至时间流程的预设都成为可能。

图2.24 罗禾淋的作品《时间诡计》

【注释】

[1]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643.

[2]舒尔茨.存在·空间·建筑[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7.

[3]HENRI L.The production of space[M].Oxford:Blackwell,1991:30.

[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98.

[5]陈永国.文化政治阐释学:后现代语境中的詹姆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75.

[6]胡敏中.论“虚拟”的哲学涵义[J].求索,2002(2):81-83.

[7]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13.

[8]黄鸣奋.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344.

[9]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金吾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63.

[10]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M].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3.

[11]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M].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1.

[12]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M].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9.

[13]RYAN.Computer technology and literary theory[M].Indianapolis: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9:89.

[14]舍普.技术帝国[M].刘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98.

[15]AZUMA R.A survey of augmented reality[M]//Presence:teleoperators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1997:355-385.

[16]GWILT.Augmented reality and mobile art[M].New York:Springer,2009:593-599.

[17]马中洲,张凤晶,王晓娟.激光全息摄影技术及其应用.[J]影像技术,2009,21(5):31.(www.daowen.com)

[18]张明仓.虚拟实践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60.

[19]麦永雄.德勒兹与当代性:西方后结构主义思潮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2.

[20]德勒兹,加塔利.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M].姜宇辉,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10.

[21]JOYCE.Feel for Prose:International links and the contours of hypertext[J].Writing on the Edge,1992.

[22]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M].金吾伦,刘刚,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29.

[23]梁国伟,薛永增.数字家庭影院:计算机与网络技术重构的观众身体空间[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3):74-78.

[24]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7.

[25]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40.

[26]赵晓珊.认同机制与观众心理——麦茨的精神分析电影理论评述[J].文艺研究.2011(6):95-106.

[27]赵晓珊.认同机制与观众心理——麦茨的精神分析电影理论评述[J].文艺研究.2011(6):95-106.

[28]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44.

[29]DELEUZE G.On the line[M].New York:Semiotext,1983:25-26.

[30]艾拉古德.场域之外:虚构建筑空间[J].博物馆中的当代艺术,2007(11).

[31]巴尔,力文.三种不同竞争的价值观念体系[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3(9):27-29.

[32]李斯特.摄影学批判导读[M].李际,陈伟斯,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275.

[33]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M].庞玉洁,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58.

[34]包亚明.后现代性地理学的政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9-28.

[35]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世界历史的透析[M].齐世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90.

[36]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90.

[37]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7.

[38]MORSE M N.Morte:landscape and narrative in virtual environments[M]//Technology:art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96:201-203.

[39]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源起的探究[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00.

[40]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M].金吾伦,刘钢,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29.

[41]库克,库莱格,希尔逖.双镜头:集体记忆和当前艺术[M].2001:221.

[42]马晓翔.新媒体装置艺术的观念与形式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2.

[43]刘菲.空间的游戏:浅析大卫·霍克尼的绘画空间处理[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