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艺术的面貌焕然一新,人类观看和制作图像的方式也越来越先进,人们已经从简单的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对客观世界的模仿上升到发现式的观看。其标志就是由印刷术和摄影术的发明开启的机械复制时代的来临。这种发现式的观看,对西方绘画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方绘画逐渐抛弃传统以焦点透视和全景式的凝视观察客观世界的方法,人们的视觉经验变得不断丰富。这种观看被打上了浓厚的观看主体的烙印,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人们开始从事物的表面寻找它的内核并运用自己的理解将它呈现。
印象主义画派受到光学理论的启迪,画家们抛弃了亦步亦趋的模仿,开始了对外部的观察和表现,在绘画中,通过对色彩进行科学的分析来呈现景物在头脑中的瞬间印象,艺术家将主观感受和科学表达融合成一种想象的真实。立体主义的兴起更有趣味,画家不再对景物进行描摹,而是对事物的内部进行分析解构,再在画面中进行重组。代表人物毕加索直接拼贴图片,他的作品《亚维农少女》让当时的人们瞠目结舌,图中没有传统意义的少女,毕加索甚至打破了传统的透视法则,创造出了一种透视混乱的异质空间。当时的绘画表现,习惯于呈现一个场景或一个瞬间,画家往往用作品表达人的眼睛对一个动作瞬间的捕捉,但是在杜尚的《下楼梯的裸体女人》中,画家却抛弃了所有的规范,将一个下楼的动作依照时间顺序展开,在一个二维平面中展现一个动态的过程,竭力向观众显现不同视角下观察到的同一物象的不同状态,将之完整地呈现在一幅画作之中(见图1.1)。这些大胆的尝试都说明画家开始向时空的束缚发起挑战,用更加积极、更加有穿透力的眼光观察世界,现代绘画不断颠覆传统空间观念的趋向正是这种观看方式的体现。艺术家之眼反映出视觉范式的发展与变化,人们不再仅仅感受和简单再现空间本身的特性,而是主动地探索和展示视觉所感知的空间形态。从“认知的看”到“发现的看”,传达出这种趋势——人们的理性之眼正逐步被感性的眼光所替代。人们的眼光不再追求与外部世界的相似性,转而强调对空间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在这个过程中,空间的秩序与完整被破坏,人们的空间感受变得破碎、走形。摄影和电影等新的视觉媒介的出现大大加剧了这一变化,曾经占主导地位的古典艺术观看方式谢幕了,现代艺术以一种“震惊”的方式闪亮登场。视觉效果转向了触觉特质,人们对于艺术不再久久回味,而是追求当下即刻被触及的震惊。转向震惊式的视觉范式,不仅改变了观看方式,同时也改变了观看体验。“视觉震撼”“眼球经济”都代表了当前视觉文化的首要诉求,即时的、瞬间的视觉吸引力,如同本雅明所说的,“像一颗子弹穿膛般的视觉效果征服了现代人”。
(www.daowen.com)
图1.1 杜尚的《下楼梯的裸体女人》
本雅明在20世纪30年代敏锐地发现了机械复制对视觉文化的深刻影响。这种观看直接带来了艺术审美和文化传播的相应转变:首先,人们不再满足对客观世界的简单再现,因为照相把绘画那种需要高超技艺才能达到的记录功能彻底简化了。这不仅是视觉技术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观念上的变革。正像费尔巴哈所说:“符号比符号所表示的事物更重要,再现(表征)比现实更重要。”绘画评断的最高原则——模仿的相似性不再重要,摄影的出现使客观记录变得更易操作和易如反掌,像与不像不再是唯一的标准,被拍摄对象的重要性逐渐让位于相片本身,再现比现实更重要。其次,艺术的神圣性被消解,艺术宗教性的膜拜功能让位于日常生活的展示。艺术品的大量复制使图像资源变得丰富起来,图像的获得轻而易举,传统的人趋近图像变成了图像趋近人。艺术走下特权阶级的神坛,变成了大众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