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观看范式重塑:认知构建与艺术家的模仿表现

新媒体环境下观看范式重塑:认知构建与艺术家的模仿表现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认知的看是一种建立在以模仿说为基础的观看范式。这是一种图像与现实的依存关系,可以说当时人们对周遭世界“认识的看”所基于的正是这种模仿论。其次,认知的观看催生出了艺术家,他们比普通人拥有更好的观看能力和表现能力,他们通过自己独特的媒介,通过各种风格和形式来达到对真实世界的模仿,这种模仿必须是镜子式的。

新媒体环境下观看范式重塑:认知构建与艺术家的模仿表现

认知的看是一种建立在以模仿说为基础的观看范式。模仿说是古代希腊美学的基本信念和原则,是一种以模仿为主要范式的古典文化,由苏格拉底创立,被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拓展。模仿说强调艺术的理性原则,主张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模仿”意即事物外表的翻版。柏拉图认为:“存在一个真实理式世界……这个世界是由理式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构成的。”[29]理式世界是柏拉图心中的真实世界,这种真实代表了一种符合宇宙中本真的存在。在柏拉图看来,如果说现实世界是对理式世界的模仿,那么艺术家眼中的世界则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这样形成了新的观看路径——对模本的模仿。理式具有无可置疑的绝对性和权威性,是事物的源泉与根据,没有理式便没有事物的存在。在这个理论下,我们对世界的观看被定义为获取知识、观看理式世界的过程。这种观看的核心在于经由观看唤起自身对理式的回忆,直接把握世界的最高真实。这同时也是无限认识、无限接近理式的过程——像镜子般把握现实世界的维度,观照彼侧的现实世界。这是一种图像与现实的依存关系,可以说当时人们对周遭世界“认识的看”所基于的正是这种模仿论。为获得纯粹的绝对知识,企图用永恒的理念王国对抗即将消逝的经验世界,在观看中,人们形成了好摹本和坏摹本的区分。感性的知觉生成的只是事物印象,经由心灵之眼——这个内在的眼睛的辨析、判断,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掘出真相,把握住事物的本真模样。若这种真理或者说前文提到的理式是“道”的话,那么中国是“闻”,西方为“知”。

作为认知的观看,首先承认事物的可见。鲍桑葵在分析希腊美学时指出:“希腊人对任何不能用可见方式加以模仿的事物都不相信。”[30]首先,人们观看到有形的世界,并能够在自己的理解范围内进行把握与掌控,并在一定的审美参与下,结合一定的艺术手段把所感受到的仿相描绘出来,这种有效的观看被运用在哲学、文学、艺术等很多领域。其次,认知的观看催生出了艺术家,他们比普通人拥有更好的观看能力和表现能力,他们通过自己独特的媒介(色彩、线条或者词语),通过各种风格和形式来达到对真实世界的模仿,这种模仿必须是镜子式的。而且这种认知的看,要求我们无限接近事物的本源,由此创造出的模仿物和被模仿物(客观世界)之间存在明确的关系:被模仿物具有首要的位置,艺术则是它的摹本,模仿的高下取决于与现实的接近程度,同时也代表了你是否“正确地观看”了客观世界,这也表现出当时人们存在的“符合论”的真理观。最后,认识的观看是一种理性的观看,它肯定了客观世界的绝对性和权威性,同时也确信人们可以通过观看把握客观世界,艺术家通过创作,用艺术符号真实地再现出现实世界。(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