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的观看媒介及其特征

新媒体环境下的观看媒介及其特征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基于这三个路向,观看媒介包含以下特征:首先,观看媒介是基础性的技术。借助于媒介,人们获得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同理,观看媒介不仅是形式,它本身也是内容。媒介不仅决定了主体的感知模式,也决定了客体的结构模式。人通过观看媒介去认识世界,世界通过媒介得以呈现。

新媒体环境下的观看媒介及其特征

“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这段文字中的媒介出自《旧唐书·张行成传》。其中的“媒”最早指的是媒人,在《诗经卫风氓》里有这样的诗句“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后来,媒介被引申为事物发展的诱因,比如“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文中子·魏相》)。这段文字中的“介”字,则呈现出它介入活动或组织之中表现出的一种动态的状态,被用来指称居于两者之间的中间物。英语中“媒介”的表达为“media”(复数medium)。

根据运用场合的不同,人们对“媒介”概念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在很多学者的表述中,对媒介的认识很有分歧。有人把它和符号的概念相混淆:“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核物理能。前者如文字、各种印刷品、记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信息、传播器材等;后者如声波、光、电波等。”[16]有时它与传播形式相混:“媒介是一个简单方便的术语,通常用来指所有面向广大传播对象的信息传播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广播、报刊、通俗文学和音乐。”[17]有时它与载体、渠道、讯息纠缠:“媒介就是传递大规模信息的载体,是通讯社、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等总称,一般称之为大众媒介。”

加拿大传播学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持有一种泛媒介观,他认为,广义上说,在观看时所凭借的一切物质或信息传递的载体都可以纳入媒介的范畴,它可以是一种渠道、一种中介物、一种工具或一种技术手段。从狭义的角度来看,那些作为技术的媒介角度来考量媒介与人的关系的广播、电视、网络等都被定义为观看媒介,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型个体媒介等都可以被纳入这个范畴。“媒介不是通向世界桥梁,媒介构成了世界本身;世界不是借由媒介来表现,世界就存在于媒介中;人不是透过媒介去认识世界,人就生活在媒介的世界里。”[18]

与物理意义的环境不同,由媒介构成的环境是我们身体的延伸,借助于媒介,人们获得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唐·伊德认为,媒介与人构成了一种“具身”(embodiment)的生存关系。它“构成了我们生活世界的背景”[19]

麦克卢汉的媒介批评描绘出了一种乌托邦式的媒体图像,他的相关理论与动态描述带有极强的预言色彩,很多在今天的生活中已经成为生活常态。他特别强调人的知觉与知识的延伸,“媒介”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际沟通的达成。同时他第一次让我们意识到,媒介本身虽是非人的讯息,除了具有再现意义外,还包含有特殊的作为环境的意义。换句话说,媒介构成了一个世界,人们被包裹其中。此外,他的媒介理论所强调的延伸性是一种动态的描述,认为媒介的发展是一种世界的运转与变动,一种总体性的动态呈现。这种动态的发展更是一种“发生”或“创生”的动态,意味着媒体连接着人的感知、想法,人们利用媒介,与此同时,人的所有感官、感知与知识都被媒介激发出来,产生出一种心理与生理的磨难和快感。

综上所述,“媒介”的概念可以被定义为“形式”的媒介,或者是做“材料”的媒介,也可被引申为“传播”的媒介等三个指向。基于这三个路向,观看媒介包含以下特征:

首先,观看媒介是基础性的技术。媒介的发展就是技术进步的过程。依照麦克卢汉的理论,所有辅助观看的技术工具都要从媒介的观点上来重新理解、把握、分类,把媒介中本质的东西作为最基本的东西,不把观看技术、观看机器当作纯技术去思考,要着重把技术与人的内在联系结合在一起。

其次,媒介是人的延伸。人类任何的技术进步,人和工具的发展,都是媒介的成长,是人体的延伸。借助于媒介,人们获得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最后,媒介即讯息。媒介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形式,它的作用不仅在于内容的传达,其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感知模式。同理,观看媒介不仅是形式,它本身也是内容。媒介是本体,用哪种媒介观看,讯息就以哪种方式呈现。媒介不仅决定了主体的感知模式,也决定了客体的结构模式。人通过观看媒介去认识世界,世界通过媒介得以呈现。

在这个意义上,本书所提到的“观看的媒介”指的是人们在观察、理解世界时所凭借和依附的技术和手段,它是人类视觉的延伸,也是人们发现社会、形成认知的基础。

【注释】

[1]吴琼.视觉文化的奇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

[2]王正挺.传播:文化与理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02.

[3]巴拉兹.电影美学[M].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28.

[4]M DIKOVITSKAYA.The study of the visual after the cultural turn[M].New York:The MIT Press,2005.

[5]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4.(www.daowen.com)

[6]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M]//陶东风,等,编译.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5.

[7]塔塔科维兹.中世纪美学[M].褚朔维,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87.

[8]周宪.视觉文化:从传统到现代[J].文学评论,2003(6):147-155.

[9]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6.

[10]伯格.观看之道[M].戴行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11]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6.

[12]伯格.观看之道[M].戴行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13]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00.

[14]巴特.显义与晦义[M].怀宇,译.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323.

[15]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

[16]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7.

[17]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7.

[18]范龙.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对媒介本质的现象学直观[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189-195.

[19]伊德.让事物“说话”——后现象学与技术科学[M].韩连庆,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