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式的定义
人怎么看和看什么并不是纯然透明的、天真的和毫无选择的、纯自然的眼光。视觉方式强调的是眼睛的物理属性,作为人的生理器官和感觉器官,我们对周遭世界的认识和把握都是通过眼睛实现的,所以我们习惯把观看称为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但是,观看的一系列行为看似自然而然,其实牵涉到心理学,它不仅仅是自然的还是社会的,它不仅仅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我们为什么这样看而不是那样看?这样看代表了人怎样的选择?什么样的看是“正确的观看”?这些疑问都需要在一定的语境中去解释,涉及一系列社会文化和心理问题。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在不断地说明,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视觉活动千差万别,即便是同处于一个历史时期,人与人之间的视觉偏好也是各有不同的。因此视觉范式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比视觉方式有了更深层次的递进,意味着人类观看方式的形成和演变是社会“合力”的结果。这个过程一直就是一个历史演变的渐进进程,涉及诸多复杂因素。例如,社会的生产生活、民族的传统习俗、个人的知识文化背景和情感心理状态、生活经验等等。
本书所研究的是观看范式而不是观看方式,是因为前者的内涵与外延更加丰富。研究“观看范式”首先要廓清“范式”的概念。美国学者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提出了“范式(Paradigm)”的概念,在他的专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中,他第一次提出范式的概念。它可以被解释成模式、类型、范畴,进一步特指一个历史时期中作为学术共同体的成员在思想上所共有的信念、价值,以及在科研上共享的前提和范例。由此,范式作为对研究具体学科发展方向的研究途径被确定下来,成为成员们共同遵循的学术信念和价值标准。总的来说,范式有如下特点:第一,它得到了一个学术群体中绝大多数人的承认,成员共同遵守相关的假说和前提,在共同性的指引下,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二,这个学术上的共同体(community),不仅在理论观点上保持一致性,并且几乎持有共同或相近的世界观。当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占多数的观点成为主流范式,少数派会被逐渐分化、消解。第三,不同学术体系之间的范式不可通约,学术观点互相抵牾,彼此交锋。如果学者之间在观点上缺乏冲突,那么可以认为他们的学术体系在范式上比较接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范式的形成除了在方式上的类型化和特点化外,它还蕴含着社会与历史的因素,包括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影响,这是一个由科学理论要素和大众心理要素以及哲学思考沉淀的结构复杂的网络。
把观看和范式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是想强调人类观看活动的复杂性,在更深的层面把社会文化和人的心理活动进行有效联系。观看行为不仅是一种感知能力,而且这种行为的发生是带有主动性、选择性、方向性的。周宪曾提出过“视觉范式”,他对这个概念的内涵和意义做了阐释:“视觉范式,亦即特定时代人们(尤其是那个时代的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看的方式’。它蕴含了特定时期的‘所知的东西和所信仰的东西’,包孕了布尔迪厄所说的作为信仰的空间的生产场,因此塑造了特定时代和文化适应的眼光。恰如科学的革命是范式的变革一样,视觉文化的演变也就是看的范式的嬗变。视觉文化史就是视觉式的演变史。”[8]约翰·伯格曾经在论著《观看之道》中强调观看的发生是要在观看主体和被观看的对象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连接。在这个意义上,伯格的“观看之道”本质上就是一种视觉范式。“道”在中国哲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以引申为做事的途径、方法、本源、本体、规律、原理、境界、终极真理和原则等,所谓观看之“道”就是观看范式。观看范式包括:观看的途径、方法、主体以及原理、规律等与观看行为相关的多方面。可以说,伯格的观点和周宪的这段话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方法论上最重要的理论支撑。
观看范式的提出是对视觉范式的进一步细化。如果说视觉范式是指视觉文化领域特定群体所共同持有的信念、价值、技术模式和规则,那么,观看范式则从属于这个体系之下,是一种新的认识和讲述世界的方式。它统一了人们在观看某类视觉文本时的基本前提,制定相同的观看规则,使不同的观看主体在统一的规则中获得有效的视觉经验,并指导以后的实践与生活。从观看范式这个角度来探讨人类的视觉活动,重点强调观看的主体以及观看所使用、依凭的媒介和技术,而把观看对象放在从属地位上。这样的研究较之于对视觉范式的研究显得更加集中,从而在分析人类视觉行为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和心理时将会更加准确和具体。此外,为了区别众多研究侧重于对观看认知维度的论述,本研究特意加强了观看与审美之间的联系,把对观看范式的表述限定在审美层面上。
2.观看范式范畴内的观看特点
(1)观看具有社会性
观看不是一种完全客观的行为,每一次观看的发生都牵涉到观看主体的主体意识,是观看主体与观看对象互相作用的结果。视觉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说:“人们发现,当原始经验材料被看作是一团无规则排列的刺激物时,观看者就能够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地对它进行排列和处理,这说明,观看完全是一种强行给现实赋予形状和意义的主观性行为。事实上,没有一个从事艺术的人能够否认,个人和文化是按照它们自己的‘图式’来塑造世界的。同时,格式塔学派的研究向人们宣称,人们面对着的世界和情景是有着自身的特征的,而且只有以正确的方式去感知,才能够把握这些特征,观看世界的活动被证明是外部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与观看主体的本性之间的相互作用。”[9]观看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行为方式,区别于其他动物性单纯的“器官的活动”,而人又是社会性动物,人类的活动带有专属的文化性和社会性,观看也是人类文化行为活动的一种,甚至人类的观看是创造文明、延续文明的方式,我们的观看和人类文明共生共存。人类的观看不仅具有生物学和物理学上的意义,也具有社会文化学上的意义,我们将“观看方式”也界定于观看和理解世界的方式。约翰·伯格说:“正是观看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地位……”[10](www.daowen.com)
(2)观看具有主体选择性
无论是生物学者还是哲学家都不否认,观看的发生不是被动的,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选择性结果。有时候我们明明看见了却“视而不见”,有时候我们刚刚看见过某物但是却完全记不得它的样貌。那是因为一次有效的观看不是被动的呈现而是一种有选择的创造。阿恩海姆说:“视觉不是对元素的机械复制,而是对有意义的整体结构式样的把握。”[11]观看是一种主动性的、创造性的活动,人们在观看的同时把纷繁芜杂的现象加以厘清和辨识,方便自身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把握。我们还看到,不同主体因为性质不同,所形成的观看方式的习惯也不尽相同,这往往与主体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和生产生活方式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观看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可以说,人类观看事物和外部世界的变化导致了他们对外部世界理解和认知的差别。观看是展开(只看到想看到的)和遮蔽(对其他视而不见)的同时在场,它主动筛选,积极过滤外部视像,按照观看主体的喜好、任务、需求、问题、观点等进行有目的、选择性的聚焦。
(3)观看具有主体意向性
布勒松的决定性瞬间着眼于视觉的纯粹性,但是这种纯粹很难达到。观看体现着观看者主观的“意向性”。“意向性”是现象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指意识活动的指向性。观看主体的意向性,体现出主体的一种精神趋向、情感取向和心理指向。艺术家的观看最具有意向性,他们的观看与他们的精神、心理和审美休戚相关,是他们内在心灵世界的体现。约翰·伯格说:“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受知识与信仰的影响。中世纪的人相信地狱作为实体的确存在,对于他们,火的视觉含义必与今日的相异。可是他们的地狱观念,既同他们灼痛的体验有关,更与火焰染成灰烬的景象紧密结合。”[12]这充分说明,在观看行为的发生过程中,主体的意向性生发出对观看方式的选择,体现了人的观看目的。观看的复杂性在于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see)并非真正看到的,而更可能是我们“知道”的(know)。观看和人的主体意象性相互渗透、相互重叠。人先期经验的预先铺设和投射决定了观看的发生,看到却未留意的事物是自在事物,看到而被注意的事物是自为之物。看,就是进入一种呈现的世界。歌德说:“显现与分离是一个意思。”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在观看过程中,眼睛自动对焦把被看之物从背景中分离,使之显现。梅洛·庞蒂说:“物体形成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如果不把其他物体隐藏,一个物体就不能作为对象呈示。在视觉中,当我把目光移向局部景象时,这部分景象就变得生动,而其他物体则退到边缘,被悬置,尽管它们依然在那里。”[13]巴特的运动符号学阐明:“目光总是在寻找:某样东西、某个人。这也是一种不安的符号:对于一种符号有着特殊的动力;它们的力量超出它。”[14]
(4)观看与思维紧密相连
观看行为一直与思维联系在一起,阿恩海姆将它称为“视觉思维”。观看行为是可以体现出视觉思维的心理机制的。艺术的创作总是以一定的视觉方式为前提的,我们可以从艺术作品中体会到创作者创作的艺术理念,换言之,体会到艺术家的思维模式,这其中包含了艺术家本人的家庭背景、时代环境对他的影响,等等。此外,儿童的童真之眼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可以从孩童的习作中感受到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虽然没有规范的艺术技法,但是他们的习作完全出于心灵的直觉而自发显现出来。与之相似的是远古社会初民的一些文化遗迹,表现出他们固有的观看方式和思维方式。这些例子都说明,人类的观看不是简单的视网膜投影,而是和思维方式紧密联系的。在一次视觉活动中,视觉思维的心理机制发生作用,人们会选择相应的观看方式完成观看。这个观看方式的选择就是思维方式的体现。阿恩海姆说:“换句话说,每一次观看活动就是一次‘视觉判断’。‘判断’有时候被人们误以为是只有理智才有的活动,然而,‘视觉判断’却完全不是如此。这种判断并不是在眼睛观看完毕之后由理智能力作出来的,它是与‘观看’同时发生的,而且是观看活动本身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5]观看夹杂着选择与预判,每时每刻地接受视觉信息。外部世界完全涌入到视网膜,大脑不可能逐一接受,感知系统承载不了难受的信息重荷,我们的信息系统也会因为无法存储而面临崩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