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程序设计基本方法,复习指导和习题解答

程序设计基本方法,复习指导和习题解答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进行源程序设计时,通常用到4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子程序结构。若一段指令语句在一个程序中多次使用,或在多个程序中用到,则通常把这段指令语句当作一个独立的模块处理,这个模块称为子程序或过程。主程序与子程序相互之间可以传递参数。子程序本身又可调用其他子程序,称为子程序嵌套。但要注意寄存器的保护与恢复,避免各层子程序之间寄存器使用冲突,造成程序出错。

程序设计基本方法,复习指导和习题解答

在进行源程序设计时,通常用到4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子程序结构。

顺序结构的程序一般是简单程序,其特点是程序顺序执行,无分支,无循环与转移。一个大的程序完全顺序结构实际上并不可能,经常会遇到有分支的情况。分支结构程序通常采用条件转移或转移表来实现。

需要重复做的工作可以用循环结构程序来实现。循环程序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先执行,后判断”,另一种为“先判断,后执行”。

无论哪种循环结构,都包括以下4个部分。

①初始化:为循环作准备,设置循环计数值,设置变量初值。

②循环体:循环部分的核心,包括循环的全部指令。

③修改参数:修改操作数地址,为下次循环作准备。

④循环控制:修改计数器值,判断循环控制条件,决定是否跳出循环。

对“先执行,后判断”结构,进入循环后至少要执行一次循环体,再判断循环是否结束。对“先判断,后执行”结构,进入循环后,先判断循环结束条件,再决定是否执行循环体,可能循环体一次也不执行,即循环次数为0。

若一段指令语句在一个程序中多次使用,或在多个程序中用到,则通常把这段指令语句当作一个独立的模块处理,这个模块称为子程序或过程。需要执行这个模块时,就进行过程调用,执行完毕后,再返回原来调用它的程序处。

通常编写子程序或过程时,写一个子程序说明或清单,使调用者知道如何使用该子程序。子程序清单包括:(www.daowen.com)

·子程序的名称与功能说明;

·子程序中用到的寄存器和存储单元;

·子程序的入口参数、出口参数;

·子程序中调用的其他子程序的名称。

主程序与子程序相互之间可以传递参数。在许多情况下,希望子程序更具有通用性、更灵活,这时就希望子程序除了有使用说明外,还能够接收调用程序传来的入口参数,在子程序执行完后把出口参数传递给调用程序。参数的传递通常有3种方法。

①用寄存器传递:适合参数较少的情况,传递速度较快。

②用存储器传递:适合参数较多的情况,需要先在存储器中建立一个参数表。

③用堆栈传递:适合参数较多且子程序有嵌套递归调用的情况。

子程序本身又可调用其他子程序,称为子程序嵌套。嵌套的层数不限,只要堆栈空间足够就可以。但要注意寄存器的保护与恢复,避免各层子程序之间寄存器使用冲突,造成程序出错。子程序调用子程序自己,称为子程序递归调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