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实践带来话题:成长与成功的错位

实践带来话题:成长与成功的错位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讨论的有关于对象的“成长”与“成功”这一话题,不仅集中地反映了教育者在教育功能选择上的轻与重,而且也体现了教育者在无意识状态之下教育观念的正与误。高等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虽不如此,但也会下意识地以“成功”的标准来衡量、要求学生,而不是从成长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但问题是这一话题是一个关及教育主体任务能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的话题,因此对“成长”与“成功”的探究绝非多余。

实践带来话题:成长与成功的错位

不管对教育的价值如何阐释,对其目的怎样定位,也不管教育的背景怎么变化,“促使人全面地、和谐地、高素质地发展”,永远是教育最根本之任务。教育机构之所以能独立于其它社会机构,正是由于它在促使“人向成熟阶段发展”(即成长)中有着其它社会机构无法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学校同时又有着选拔的功能,且此功能以传统的育儿文化、不甚发达的教育现状和过度激烈的社会竞争为背景,致使教育实践的天平发生倾斜,在“促使教育对象个体身心发展,使个体社会化,并最终促使人的发展”与“以少数精英为目标取向,以选择为基本特征,以应试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运作”之间,自觉不自觉地倾向于后者。

如果说此种倾斜或失重,仅仅是教育内部运行的偏差,或者说是教育本身与教育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问题则相对简单。但事实是,传统育儿文化中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与不甚发达的教育发展现状和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等错综交杂,产生了某种过于硬化和过高的期望值,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在理性层面上,尽管有识之士对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已有强烈的切肤之痛,认为目前的教育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大多数人的发展,泯灭了人的美好天性,抑制了人的创造精神,认为符合人性的教育制度应该以人为中心,围绕人的需要、人的解放、人的发展来选择教育发展模式和建构学校教育制度,但在操作层面上,教育改革先行者的理念,并不能涵盖时下按惯性运行着的亲子观、教育观、学校观和师生观,使得本已“谈”得如火如荼的教育改革仍然无法冲破社会现实存在的“集体无意识”或“社会意识与社会现实的强烈矛盾”。

本文讨论的有关于对象的“成长”与“成功”这一话题,不仅集中地反映了教育者在教育功能选择上的轻与重,而且也体现了教育者在无意识状态之下教育观念的正与误。(www.daowen.com)

对现行教育的实践作一粗略的扫描即可发现,大部分初高中教师尽管在理念上有着相对全面的育人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制于主客观的压力,既有径奔“升学”主题的直露表白,也有以“中考”、“高考”成败论英雄的评判模式。只要学生没有明显的违纪违规行为,成绩的好坏则是他们区分“好学生”与“坏学生”的主要或唯一的标准,而对与成绩相伴相随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能力水平等因素则较少顾及。高等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虽不如此,但也会下意识地以“成功”的标准来衡量、要求学生,而不是从成长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目前许多高校通行的“纪实”考评方案,其实质即是以结果论成败进而以成败论英雄。尽管有太多事实可以证明,考评结果的“好学生”并不一定是事实上的“好学生”,但并没能在很大范围内引起教育工作者对此一方案的深度思考,以至于教育中相当关键的一些导向问题依然问题颇多。再如,对教育中的“硬指标”的实现与“软要求”的硬化问题,学校往往也是重前者而轻后者。对前者,各校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想方设法予以保证,而对后者(如教书育人等)则多少有些流于形式。如此,也就使得教育的功能不能全面实现,学生的素质结构极不平衡。扩招后的大学越来越热闹,但成长所必需的“想成长”的欲望,在部分学生身上并未能够随年龄的增长和学识水平的提高而发展,个体所属组织的外在要求,并没有得到成员的高度认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以管代教、以活动代思政、重“新闻效应”等重“点”轻“面”、重“实”轻“虚”现象俯拾即是。

凡此种种,可枚举者甚多。倘若实践带来的这一话题是一个日常性的话题,真的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并有利于教育主体性任务的完成,那也不足以引起笔者的思考。但问题是这一话题是一个关及教育主体任务能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的话题,因此对“成长”与“成功”的探究绝非多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