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实现新世纪教育使命:道德教育与德性的转化

实现新世纪教育使命:道德教育与德性的转化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性是内在于主体的自我品质的存在,它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需要“理论”的支持;德性是具有内隐性的自我意念,需要外显行为的证明。德性培养事实上就是对人内心世界中的情感、欲望等非理性部分的培养问题,它用教育力量来教化和训练人运用理性抑制不合道德的情与欲,同时又使情与欲合理发挥,使人成为德性意义和生活意义上的人。

实现新世纪教育使命:道德教育与德性的转化

【作者】马健生/张东娇

【内容提要】理想的人格可以通过教育而达成,这样的教育应立足于道德体验与道德实践两大阵地,在社会文化坐标中展开,它必定是一种探索,能够“化理论为德性”,帮助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教育/道德教育/道德体验/道德实践

“化理论为德性”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契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重要思想,它是先生为使哲学变得可信兼可爱所做的努力之一,试图揭示出理论与德性的内在联系并寻求转化之路。在冯契那里,理论是相对德性而言的,是指理论化的德性,它包含善的知识和系统的哲学理论两部分。善的知识是对社会道德规范等的把握,而哲学理论就是与人的自由发展相联系的关于性与天道的真理性认识,如世界观人生观[1](P217)。“理论”在这里获得了专门的规定性,它特指人类道德文化,中国古代称之为“道”。

世界上没有超时间的理论形态,也没有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德性。理论是共性的,德性是个性的,“化理论为德性”即是“凝道以成德,显性以弘道”的过程,即把人类的共同精神转化为个体主观精神,个体主观精神又表达类的精神的过程,其教育实践意义表现为德性培养过程,即冯契所言人格培养过程[1](P214)。因为“圣可以学而致”,理想人格可以通过教育达成。

德性是内在于主体的自我品质的存在,它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需要“理论”的支持;德性是具有内隐性的自我意念,需要外显行为的证明。德性具有充分的延展性,前涉理论化的德性(理论),后延实践性德性(德行),因此德性的横向结构是由外在德性、内在德性和外显德性所构成的。

德行是自我主体在德性获得之后所产生的延续性行为,即自由行为。自我的行为以多种方式存在,不一定全是有德之行,因为自我行为具有个别性和多变性,它总是展开于具体的社会环境之中,易听从于非理性而失去控制和方向,背叛生活的意义和目的。要使复杂具体环境中的主体行为保持内在的统一性和一贯性,就必须以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德性对行为施以统摄和牵引作用,行为才成为德行。在行为与德行之间就是教育发挥影响的空间,它教化自我以自觉心态去“循规蹈矩”,以德心代替情欲所构成的反社会之心,使自我行为自愿而自觉,“心不可劫而使易意”,这才是自由行为的本义,也是我们选择教化方式的依据,德性培养的非强制性是教育的旨趣所在。本文对“化”的理解是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的:(www.daowen.com)

其一,“化”具有教育实践的意义,即德性化(德性的培养过程)—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其二,从教育方式的维度看,“化”是教化,这种方式是由理论的客观外在性和德性的内隐性、复杂性决定的。教化带有极其显著的非强制性,因此道德不是靠立法、行政法令那样的东西建立或改变的,它的制裁也不是靠外在的强制力量及其威胁;

其三,从培养过程的作用机制看,“化”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和个性化的过程,它是一个文化的范畴,必须在社会—文化的坐标中加以检验。“教育不仅要帮助人适应一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的规范和角色要求,同时又要教人不断地以一定的价值理想去改造社会现存,创造新的社会规范,聚合新的意识”[2](P29);

其四,就培养过程的互动结构而言,“化”是在理论、教育、德性三者之间展开的两个过程的一体化,即理论内化为德性和德性转化为理论过程的合而为一,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说的“凝道以成德,显性以弘道”的互动合一。因为理论只有内化为德性且内在于主体才有道德意义,而德性只有转化为德行之后才有现实可检性,德行乃德性自证;

其五,化理论为德性即以教育为中承力量来培养德性人,是在内化理论和外显德性两个连续互动的层次上展开的。需要说明的是,教育并非德性培养过程惟一的力量,但包括道德教育在内的完整教育的影响力是持久的。

个体凝道成德的内化过程即道德体验过程,而显性弘道的德行化过程是道德实践过程。中国古代在德性培养问题上,儒家提出了两种学说:一是从孟子宋明理学为代表的正统儒家偏重于人格培养的内在根据及理性反省以复归先天善性的复性说;二是从荀子王夫之为代表的非正统儒家主张的注重习行、习成而性成的成性说[1](P223)。复性说与康德一样强调德性中的理性之维,拒绝情感的加入,这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分裂。而本文认为来自人之本质的情感、欲望等非理性不能被强行压制或取消(像存天理灭人欲那样苛求),而应去调节和净化。德性培养事实上就是对人内心世界中的情感、欲望等非理性部分的培养问题,它用教育力量来教化和训练人运用理性抑制不合道德的情与欲,同时又使情与欲合理发挥,使人成为德性意义和生活意义上的人。建立在性善论之上的复性说指望塑造的是圣贤德性,而非我们所指的大众德性。与复性说相比,成性说就朴实而实际得多。如果说复性说只看到了道德体验形而上的一面,那么成性说以甘居形而下的精神以道德践履弥补了前者的严重缺陷与不足,但其自身对理性反省略嫌不够。德性培养既是个人之事,又是社会事业;既需要个体的体验与践行,又需要教育的帮助与教化。教育应立足于道德体验与道德实践两大阵地,在社会—文化坐标中展开,为德性培养做出积极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