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产业组织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作为新兴的应用性经济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深化,其核心问题是研究现实产业或市场中企业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垄断竞争关系。随着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其研究范围已经扩展到了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以及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最终为政府制定旨在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的公共政策提供指导和依据。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的传统产业组织理论(TIO);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新产业组织理论(NIO)。
《国富论》中亚当·斯密(Adam Smith)关于劳动分工和竞争机制的论述被看作是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到了19世纪70年代,马歇尔(A.Marshall)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产业组织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产业内部的结构。同时,马歇尔研究了规模经济问题,即产量增加会使平均成本下降的规律,这与纯粹市场经济崇尚的充分竞争的思想形成了矛盾,即“马歇尔冲突”。此后,在20世纪30年代围绕“马歇尔冲突”,许多经济学家展开了更加深入和实际的研究。其主流学派中最早的是以梅森(Edwards S.Mason)和贝恩(J.Bain)为代表的哈佛学派。1938年梅森创立了“梅森联谊会”,开始从市场和厂商的视角来研究产业组织。1959年贝恩出版的《产业组织》一书标志着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形成。该书提出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SCP)的产业组织分析框架,并把这三个层面的问题和公共政策联系起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体系(如图2-1)。该学派以产业结构为研究的核心和重点,并认为SCP框架是单向因果的关系,即结构决定行为进而决定绩效。因此,该学派也被称为结构主义学派。在政策主张上,哈佛学派认为想要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需要通过公共政策来改善或调整不合理的市场结构,尤其是贝恩提出的“集中度、进入条件与利润率假说”认为高集中度和高进入壁垒会使产业内保持超额利润,这条假说一度成为市场经济国家反垄断的基本依据。SCP框架虽然简单明确地给出了产业组织研究的核心架构,却是建立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的,有些因果关系经不起逻辑的推敲,在理论方法和微观基础上都存在缺陷。
图2-1 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芝加哥学派也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先驱学派,在思想上信奉古典经济学的自由竞争理论,不提倡政府过度干预经济。该学派不仅在很多方面拓展了哈佛学派的研究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哈佛学派的结构主义倾向。哈佛学派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了市场行为,进而决定市场绩效。芝加哥学派则更重视和强调对厂商行为的分析,认为市场绩效中的高额利润率不一定源于垄断的市场结构,也可能是厂商生产效率提高的回报。高效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规模经济、生产技术流程及设备的更新、组织设计及内部管理技能的提高等,以此批判了哈佛学派的“集中度—利润率”假说。高利润到底是来源于垄断的市场结构还是高效率的市场行为,这是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争论的焦点之一。
芝加哥学派对市场行为的重视可以看作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先驱,对产业组织的策略性行为的研究起到了引导作用。(www.daowen.com)
20世纪70年代产业组织理论发生了重要变革,出现了以理论化为特征倾向的新产业组织理论(NIO)。新产业组织理论大量引进了企业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加强了理论研究。同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相比,新产业组织理论有如下特点:首先,重视企业行为研究,不仅重视企业之间关系的分析,而且也关注企业内部的组织问题。其次,强调企业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反作用和市场运行状况对企业行为进而对市场结构的影响,改变了原来分析框架单向、静态的逻辑关系。最后,在研究方法上引入了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等,使人们对企业行为的分析更加丰富和深刻。
寡头垄断企业的策略性行为是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内容的焦点。策略性行为的最早定义源于谢林(Schelling)。1960年他在著作《战略冲突》中指出一个厂商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厂商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厂商有利的决策行为的现象,这种影响竞争对手预期的行为就称为策略性行为[43]。策略性行为的产生源于寡头厂商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关系,该行为使得厂商在做决策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自身的情况,还要顾及竞争对手的反应。因此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是策略性行为分析的市场基础[44]。企业的策略性行为有短期的价格调整行为,包括限制性定价、掠夺性定价、价格歧视、价格领导、价格卡特尔等;有中期的产品行为及企业边界调整行为,包括产品选择、产品共谋、产品差异化、企业的并购、战略联盟等等;还有长期的研发和创新行为。
新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新产业组织理论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具有很强不确定性和主观性的企业行为,这使得传统的实证研究方法无法发挥作用。最初的新产业组织理论将以推理演绎见长的博弈论作为其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分析多元垄断和寡占状态下的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价[45]。博弈论虽然更富有理论逻辑性,但缺乏实证数据的有力支持,很多推论都以严格的假定作为前提,结论很难被证实或证伪[46]。因此,新产业组织理论也开始注重理论推演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到了20世纪80-90年代,电子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增强了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包括计量经济学分析、案例研究和实验经济学在内的多种研究方法的引入丰富了新产业组织理论。
在政策主张上新产业组织理论也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有明显的区别。新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垄断的市场结构不一定会造成垄断的市场行为,垄断的市场行为才是损害市场绩效水平的根源。因此,规制政策不应该仅针对市场结构的类型,还应该关注企业的行为,有损于市场绩效和社会福利的行为才是规制政策约束的关键。另外,新产业组织理论主张政策规制不再以保护消费者的福利为最终目标,而是应该综合权衡整个社会的福利变化,提升整个产业的市场绩效水平。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西方的反垄断政策开始放松管制,并将重点放在了规范企业的竞争行为方面,而不是去限制企业的规模和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