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做青年教师:没有一步到位的目标

做青年教师:没有一步到位的目标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就是说,任何一位事业有成的名师,都无法绕过“才、情、趣”这三个支撑点。毋庸讳言,成长中的青年教师中,少部分人在“才、情、趣”三方面是存在一定量的先天不足的。当然,仅有阅读是不够的。这些有关人生与事业的宏观思考,将会因目标的明晰而令生命绽放出灿烂光芒。

做青年教师:没有一步到位的目标

我做教师的前20年,似乎一直生活在半清醒状态下。一方面,长期养成的阅读习惯,让我在大量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对生命的意义有了稍异于其他同事的理解;另一方面,我又从未进行过真正的职业规划,从未静下心来认真地设计我的心灵成长路径。我就像渴望观赏美好景物,却在美景处迷失了方向的游客,置身在如诗如画的风景和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只知道景点之外的某个熟悉的宾馆,是我应该抵达的终点,却找不到直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只能带着恐惧、孤独、迷茫和倦怠,一路打听,一路寻找,并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后,才精疲力竭地回到住所。

这样的游览,当然会丧失很多本该轻松拥有的精彩。且不说消耗了太多的时间和体力,也不说心灵遭遇到的挫败、无助与懊悔,单从旅程的收获而言,也因为心灵中既有行动目标的改变而丧失了对美景的欣赏与感悟,只将注意力投放在了寻找和摸索中。

这样的成长尴尬,其实完全可以避免。如果行动之前,先认真研究将要置身的成长环境,再仔细规划每一处景致的具体行走路线,设计好此处与彼处间的行走方向、行走时间与应该驻足观赏的风景,那么,一级级目标连缀起来,就足以构成通往卓越的阶梯。只有这样的阶梯,才能引领着我,朝向理想的巅峰稳步前行。

直到过了不惑之年,我才明白这个简单道理。所以,如果说到专业规划与专业成长,眼下的我,也只能算是刚起步的孩童。从意识到人生应该有明确的、分阶段的目标,到今天取得一定的成绩,15年时间内,我追随着那些在我前头领路的人,并把他们已经达到的一个个高度,确立为我不同阶段应该抵达的位置。我以这样的方式行走,终于一步步走出了遮挡视线的各种障碍,得以站在相对宽阔敞亮的地方,眺望远方苍茫辽阔的景致。

我这样说,只是想告诉亲爱的您,如果缺乏具体而明晰的人生目标引领,或者只有一个过于伟大的目标,却没有切实可行的行动规划引导,则无论消耗多漫长的时间行走,都难以抵达远方的目标,更难以收获行走路程中应有的幸福。而一旦确立了具体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则能够用极少的时间消耗,获取最大限度的成长动力。就我个人的专业发展与心灵成长而言,20<15,这个不等式完全成立。半清醒中的20年所获取的成长经验,绝没有觉醒后的15年的收获丰富。

成长中的青年教师,应该如何分阶段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才能在初始阶段少走弯路,以最少的消耗,获取最大的成长收益呢?

我们知道,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的艺术,不是依凭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便可掌握,而是需要依托丰厚的学养、广博的见闻、博爱的情怀、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也就是说,任何一位事业有成的名师,都无法绕过“才、情、趣”这三个支撑点。才,让他们站得高;情,让他们入得深;趣,让他们教得活。

毋庸讳言,成长中的青年教师中,少部分人在“才、情、趣”三方面是存在一定量的先天不足的。青年教师们的中学阶段,太多的时光消耗在无边题海和无尽排名中,很少有人有时间阅读经典性的文学作品,人文情怀的积淀不足,如此,“情”上便有了欠缺。而跨入大学校门后,又有相当多的时间,耗费在了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非专业学科的学习上,加上当下师范类高校本身对教育理论的重视度不够,专业教育技能的养成便又有了亏欠,如此,“才”上也有了亏空。及至走上工作岗位后,相当多的学校又缺乏系统规范的岗位持续培训,而新教师又普遍课时较多,心理压力较大,且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外出观摩,也很少有机会接触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如此,“趣”上自然也存在差距。

这样的差距,便是青年教师在走向成熟阶段应该弥补的成长缺憾。处在此发展阶段的青年教师,要想让自身快速成长为“才、情、趣”兼具的优秀教师,就要在“读、思、行”三方面多下功夫,把专业阅读、专业反思、专业实践和专业写作作为发展重心

第一,“读”永远是成长中第一重要的元素。青年教师需要读什么呢?首选的自然是经典性的教育理论专著。一种方式是选购国内外最新教育教学理论著作潜心研读,另一种方式是挑选那些已在国内形成较大影响力的著作进行研读,并在研读作品的同时,参考阅读其他老师有关该作品的阅读评价文字。

第二,阅读一部分哲学著作。以育人为核心的教育学,本质上就是哲学的一个分支。阅读哲学著作,才会用发展的、变化的、多元的视角看待所有教育对象和教育问题,才会换位思考,才会以平等的态度、平和的心态对待工作与学生。

第三,阅读一些当代名师的课堂实录及经验总结。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自有其独到处。名师的课堂实录和经验总结中,浓缩着数十年教育教学实践中摸索出的深刻思想和精湛技艺。对成长中的青年教师而言,这些东西正是最好的精神快餐

第四,阅读一些百科知识类的科普读物。优秀的教师,就如优秀的导游,不但要能了解教材中的那点风景,还要能熟悉与之相关联的各种奇闻趣事、原理定理,要能通过尽可能丰富的知识信息来扩展自身的专业视野。如此,才能保证课堂教学中的广征博引,才能保证自己碗里的水源源不断,常倒常满常新。

当然,仅有阅读是不够的。“死读书”绝对读不出教育家。所以,阅读基础上的思考,自然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二级台阶。

青年教师都该思考些什么样的教育问题呢?

首先该思考的,是“既然我的生命已经和教育联系在一起,那么,我该如何从教育教学行为中提升自身的生命质量”,是“如何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既成就一批学生,也成就自身”。这些有关人生与事业的宏观思考,将会因目标的明晰而令生命绽放出灿烂光芒。

其次该思考的,是如何把每一节课都上得愉快陶醉,是如何用最少的时间消耗获取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如何引领学生享受学习应有的乐趣而不是感受痛苦。这些思考,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又会反过来推进教育教学技艺的日趋成熟完善。

再次该思考的,是如何让自己尽快成长为名师,是如何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是如何摆脱烦琐事务对灵魂的纠缠,是如何创造条件观摩学习。对这些或大或小问题的思考,同样有利于激发工作的热情,并促使我们在专业发展道路上一点点远离匠气。(www.daowen.com)

最后该思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个个性鲜明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朵独特的花,做教师的只有摸准了他们的成长习性,才能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方针,才能使教育教学活动在“有的放矢”中收获成果。

在“读”与“思”的基础上,青年教师更应该把“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予以落实。阅读可以产生思想,思想可以制约行动。如果只有阅读与思考,却不付之于教育教学实践,那么,所有的读与思便都失去了意义。对青年教师而言,“行”不是日复一日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找学生谈心交流,不是依照升学指标的安排而任劳任怨地加班加点,而是践行阅读中学习到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技法,是把日常思考的诸多问题放到教学实际中进行验证。这种“行”,是拥有明确目标的“行”,是在科学教育观指导下的有益探究,是“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的理想追求。应该说,青年教师最需强化的,正是这“行”的决心和能力。

“行”的另一种表现,是专业写作。来自专业阅读和专业反思的经验与教训,都需要通过专业写作留存下来。一个拥有明确成长目标的青年教师,必然应该培养自身的专业写作习惯。青年教师的专业写作,应以教育教学随笔为主要方式。要善于将生活中的各种教育教学现象,借助教育叙事或案例分析的形式,加工成具有共性特征的研究内容。要学会在教育随笔中多角度分析问题、评价问题。专业写作的价值,是将感性的、零散的知识经验,转化成理性的、系统的认知能力。这样的转换,较之以具体的实践,更有引领价值。

能够将“读”“思”“行”三方面目标逐步分解落实的青年教师,其“才”“情”“趣”三方面的能力便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建立在专业阅读、专业反思、专业写作和专业实践基础上的专业成长,必然也会带来心灵的进一步充盈。

当然,我所强调的专业阅读、专业反思、专业写作和专业实践,只能建立在长期坚持的基础上。只要坚持一个阶段,比如一年时间,则这四方面的能力,在专业成长和心灵发展过程中,便能够发挥出良性的相互激励功用。此种良性激励,大体上会沿着“形成—融合—提升”的路径,滚动式向前推进。即由最初的专业阅读而引发专业反思,又由专业反思引发专业写作和专业实践,而专业反思、专业写作和专业实践,又反过来促进专业阅读的进一步深入。如此,四者便形成了第一次融合。

在四种能力的彼此融合中,每一种能力,都对另外三种能力形成辐射,也对自身进行内省式观照,同时,还接受另外三种能力的辐辏。以格式塔心理学派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理论为参照,如此四种能力的和谐交融,便能够形成远大于个体能力之和的新能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心灵健康成长,便进入一个新的平台。

在新的成长平台上,“形成—融合—提升”的路径依旧会持续性发展下去。每一次循环结束,青年教师对教育的认知便会提升至一个新的位置。自身生命的价值认同感会越发强烈,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等情感会越发炽热。青年教师也就一点点摆脱了青涩与平庸,一步步走向优秀与卓越。

值得强调的是,在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过程中,个体的成长需求往往决定了此种模式的运转质态。从不进行专业阅读的教师,无法形成有价值的专业思考,也无法进行高质量的专业写作与专业实践,因而也就不会形成良性的激励。而只进行专业阅读,却不进行专业反思、专业写作与专业实践的教师,其阅读收益也因为未与实践相结合,无法转化成具体的行为能力,也就无法形成良性的激励功用。同理,缺少了专业写作、专业实践,只有专业阅读与专业反思,也不会催生“形成—融合—提升”的循环发展模式。

“形成—融合—提升”的过程,是由低级向高级滚动的过程。此过程的滚动发展,便是青年教师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由成熟走向优秀、由优秀走向卓越的过程。由此可见,在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过程中,无论多么远大的目标,都需要将其分解成具体可行的专业阅读目标、专业反思目标、专业实践目标与专业写作目标。四方面的目标,在心灵成长规划的各个时期,应体现出逐层递进的发展差异。

初始阶段的专业阅读目标,应立足于教学案例的研究和基本理论知识的吸收。此种阅读,目的在于借助具体可感的经典案例,帮助青年教师建构自身的教学技艺模式,让青年教师尽快站稳讲台。而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则是为了给案例学习提供观念支撑,使青年教师在“知其然”的同时,也“知其所以然”。

与之相适应,该阶段的专业反思,也适宜于归纳提炼来自案例研究的教育教学技能。他人成功案例中展示出的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个性化的特质。要想让它成为自身实际工作中的有效经验,就必须在阅读中认真厘清该技能适应的环境、条件等因素,再将其和自身的工作建立联系,在纵向比较横向联系之中,汲取有益因素,剔除不利成分。

初始阶段的专业实践,当然就是将学习来的经验与方法,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这些经验与方法,有时能够帮助青年教师很好地解决教育教学具体问题,有时却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这是因为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出现变化。

这阶段的专业写作,也应该以简单教育叙事和简单案例分析为主。不要幻想着一动笔便能将文字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也不要跟他人攀比发表了多少文字,收获了多少稿酬。青年教师在此阶段能够做到的,就是以专业写作积累认知经验,为下一阶段的更好发展做好铺垫。

初始阶段的四方面能力彼此融合后,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情怀,便都有了一定量的提升。于是,四方面能力便进入第二个滚动期。这时的青年教师,多已成为成熟教师,既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又阅读了一定的教育教学书籍,写作了一定量的教育教学文字,思考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现象。这时再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四方面能力所对应的目标,便都需要提高一个层次。

这时的专业阅读,便需要侧重于教育理论的研究,需要阅读成体系的专业著作。而专业反思,也应该注重对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建构。专业写作亦可朝专题研究方向转化。落实了这些目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便又抵达了一个新台阶,也就有了足够的实力,成为一所学校以至一个地区的教学中坚力量。

至于专业成长与心灵发展的更高阶段,同样需要认真规划各阶段的发展目标。成为教学骨干、学者型教师、卓越教师,都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专业阅读、专业反思、专业实践与专业写作。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就是在这样的目标分解中,一步步得以落实的。

一步上不了几层楼,一步也走不出卓越教师。职业发展,绝没有一步到位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