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无论是无处不在的倦怠、心灵深处的脆弱,还是外界的不公平、不信任,都无法从根本上击垮年轻的生命。对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而言,最危险的敌人,不是坎坷与磨难,而是面对坎坷与磨难时的束手无策。年轻的心,只有学会宣泄、学会转移、学会超越,才能顺利跨越成长中的种种阻碍,登上新的台阶。
最常走的一条路,是迁怒。有很多青年教师,在遭遇了某些挫折后,立刻便将心中的委屈和愤怒转移到学生身上。比如,某次考试班级整体成绩不理想,在成绩分析会上被点名批评了,便转而在班会课上将所有学生骂得抬不起头。再如,因某几个学生做操不认真而影响了班级的量化考核分数,便将全班学生留在操场上强化整训。又如,某节公开课上,学生过于沉闷,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情绪,便在下课后对学生严加训斥。此外,还有些青年教师,因生活、感情、家庭等因素的影响而心情压抑或烦躁,也会在不经意间,将自己的负面情绪迁怒到学生身上。
第二条常走的路,是淤积。性格相对内向的青年教师,在遭遇到各种挫折时,多不会将心中的愤懑转嫁到他人身上,但却容易将这些负面情绪淤积在心中。从表面看,这样的青年教师,似乎承受力很强,有良好的耐挫折能力,实际上,淤积的情绪越多,内在的精神压力也就越大。如果没有适当的疏导,这过大的内压一旦爆发,便具有毁灭性。
第三条常走的路,是大而化之。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那样,无论遇到了什么样的不顺心事,都能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为自己创建情感宣泄的闸口。这种被鲁迅先生称为精神鸦片的“精神胜利法”,虽有利于排遣内心的压力,战胜心灵的脆弱,却永不会对健康成长构成积极的促进。毕竟,它缺少了思想。
第四条常走的路,是消极承受。这部分青年教师,会以自认倒霉的心态,消极接纳各种不公平、不信任。他们会将种种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归结为命运的安排。他们以逆来顺受的心态,独自承受各种不公平、不信任,并视这样的不公平为正常社会现象。在他们心中,客观存在的诸多有违公平公正的事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此外,还有少数青年教师,采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对待一切不顺心的事情。有些青年教师,则会采用“以暴易暴、以恶制恶”的态度,通过极端手段,宣泄心中的怒火。有些青年教师,甚至干脆破罐子破摔,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年纪轻轻便不再有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从此开始混日子。
凡此种种,当然都算不得适宜的宣泄途径。在这些路上行走的时间越久,心灵便越扭曲,人格便越分裂。非但职业倦怠无法化解,心灵也只能越发脆弱。
真正适宜于青年教师宣泄心中的委屈与不满的途径有哪些呢?
最理想的途径,当然是积极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的方式多种多样,上面提到的几种类型,也多属于自我心理暗示的范畴。只是,这些暗示,均为消极暗示,对心灵成长不具有良性促进作用。所谓积极的心理暗示,则是朝向心灵成长的正确方向的自我心理诊疗方法。此种心理暗示,旨在激励青年教师用正确的心态克服工作中的脆弱与倦怠,既解决矛盾,又点燃理想、激励斗志。
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对自身生命价值和工作能力的正确认知。积极的心理暗示,不会总强调各种负面信息,而是把每一个挫折都当作最后一次。积极的心理暗示,从不给自己贴上“我不行”的标签,而是鼓励青年教师对自身学养拥有足够的自信,坚信自己一定能在教育教学的路上走出辉煌的明天。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帮助青年教师正视眼下遭遇的各种挫折,并将这些挫折当成能力的检测与积累;还能够帮助青年教师以研究的心态,认真剖析每一次挫折背后存在的主客观因素,为下一步的健康前行提供可贵的经验。
积极的心理暗示,还能在行为习惯方面,尤其是在诸多工作细节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青年教师在遭遇脆弱、倦怠、不公平、不信任后,在积极心理暗示下,会十分珍惜这些可贵的研究资源,变被动承受为主动研究。青年教师会在具体行动中体现出高昂的工作热情,会更加关注工作细节,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更加注重换位思考。青年教师将不会因为一点小挫折便垂头丧气、萎靡不振,而是以挑战学术难题的钻研劲头,充满情趣地沉浸到事理研究中。如此,还有什么样的倦怠不能克服,什么样的脆弱不可战胜,什么样的不公平、不信任不能消解?青年教师的生命之树自会越长越茁壮。
第二条途径,是自我心理疏导。
所有的负面情绪,都需要及时的心理疏导。疏导渠道畅通,则心灵纯净明媚;疏导渠道壅塞,则心灵委顿灰暗。青年教师的自我心理疏导,就是要通过灵魂的自我反思、自我对话、自我倾诉,省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确立人生的理想与行动的方向。
青年教师需要养成内省的习惯。无论是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还是遭遇了困厄,都应该仔细盘点个中的得失。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善于从别人处寻找失败的因素,却不知,绝大多数的失败,都只来自自身。自我反思的价值,正在于由内而外地体察导致失败的主客观因素,尽可能全面地剖析形成失败的诸多原因。这便能够清晰地把握问题的症结,为解决问题以及此后不再犯同类型错误奠定坚实的认知基础。(www.daowen.com)
青年教师还需要养成自我对话的习惯。对话,不是心中的两个“我”相互打架,而是两个“我”围绕同一个核心话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强调有理有据,强调事理间的内在逻辑性。处在情感急剧波动状况下的青年教师,无法实行有效的自我对话。要进行自我对话,就必须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理智起来。自我对话的前提,是冷静、客观。
青年教师更需要养成自我倾诉的习惯。站在镜子面前,看着自己的眼睛,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是自我倾诉的一种方式。寻找一个无人的角落,独自流一会伤心的泪,或者放声痛哭一场,也是自我倾诉的一种方式。一路狂奔至某个空旷地带,放开喉咙,向着天地大声呼号,还是自我倾诉的一种方式。只是,这三种方式,对青年教师而言,总缺少了某些文化与思想的内涵。青年教师更应该选择的自我倾诉方式是写作与阅读。也就是说,当青年教师需要借助自我倾诉宣泄内心的情感压力时,更适宜于用自己的笔记录并分析自己的情感,也适宜于阅读一些他人的文字,从他人处寻找到更好应对问题的方法。
第三条途径,是借他人智慧治疗自己的伤痛。
在当下教育环境中,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信息技术,已经将地球浓缩为小小的村落。青年教师遭遇到的各种委屈与坎坷,要么早已有人经历过,并形成文字呈现在网络中;要么有专家学者预见过,并针对各种问题,形成了系列化的解决方案。如此丰富的资源,对于身陷困顿中的青年教师,当然是自我疗救的“医药宝库”。青年教师在遭遇倦怠、脆弱、不公平、不信任之后,完全可以走进网络,将自身遭遇告诉网友,请他们帮忙出谋划策。也可以在网络上寻找与自身经历相类似的案例,看一看别人是如何摆脱困境、点亮人生的。当然,还可以借助网络论坛、博客、微信、QQ等交流工具,和专家学者及时交流,借助他们的阅历与智慧,化解自己心中的块垒。
以网络为宣泄途径时,需要注意的是,陈述事实要客观公正,不要利用网络资源诋毁他人,更不能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青年教师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宣泄不良情绪的空间。
庄子曾给惠子说过一个“鸱得腐鼠”的故事: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鹓雏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会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会进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会饮用。正在这时一只鸱寻觅到一只腐烂了的老鼠,鹓雏刚巧从空中飞过,鸱抬头看着鹓雏,发出一声怒吼:“哧!”
在庄子看来,自己是高飞九天的鹓雏,对腐鼠没有任何兴趣。鸱的怒吼,只能体现鸱的狭隘。鸱以为鹓雏从头顶上飞过,是要抢夺它的食物,却不知鹓雏自有高远的追求,根本就不屑于腐鼠这样的食品。
青年教师在心灵成长过程中,也应如鹓雏一样定位自己的生命。拥有了这样的定位,便不会再去关注鸱对腐鼠的争夺,也不会去理会鸱发出的怒吼。如此,不论是遭遇倦怠、脆弱,还是不公平、不信任,都能迅速摆脱它们的束缚,只朝自己认定的方向展翅飞翔。
现实生活中,拥有高远的生命定位的教师,并不在少数。这一类教师,在小环境中常常不被人理解,被视为怪物或狂人。他们很难拥有世俗的各种名利,甚至很难得到一部分学生的认同。但他们绝不会因为这些便改变心中对教育本真的追求。他们会始终以旺盛的精力、高昂的斗志去钻研他们认为值得钻研的一切教育教学难题。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最终都会拥有超越于一般教师的成就。这样的教师,我们习惯上称为教育理想主义者。他们的人生,因为崇高理想的点燃,终将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正如没有一双鞋可以适合所有的脚,也不会有一种宣泄途径适宜所有的青年教师。我所列举的这四种适宜的宣泄路径,其实都是建立在青年教师强烈的自我成长诉求的前提下。我相信,所有的青年教师,都不会在职业初始的几个年头,便萌生混日子等退休的念头。倘若青年教师在执教的三十余年时光中,从未遭受过不公平、不信任,也极少产生职业倦怠,极少出现心理上的脆弱,那么,他必然能够在教育教学的路上幸福地行走下去,直至取得辉煌的成就。
没有人会甘于平庸,也没有人甘于被摧残。年轻的心灵,必须始终高扬前进的旗帜,才能坦然迎接前行路上的风雨与阳光。倦怠与脆弱不可怕,不公平与不信任亦不可怕,你可以将这一切视作上苍对你的考验,你可以在面对这些考验时,一边背诵孟子的千古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边怀揣崇高而悲壮的美,毫不懈怠地投入到进一步的教育教研行动中去。你也可以像苏轼那样,面对一切风雨,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良好心态,直面所有的磨难,并将其淡化为人生道路上寻常的景致,如此,你也就能在“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境界中,抛开诸多并非无法绕开的烦恼,以潜心教育的行为,收获宠辱不惊的淡定与坚守。
佛云,魔从心生。尽管每颗心都有脆弱的一面,但这脆弱,却只能如唐僧师徒取经路上不得不经历的八十一个磨难,其存在的价值,只是为了磨炼心性,修炼正果。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宣言: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打败。海明威对人的力量的讴歌,用在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中,同样适宜。
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不希望遭遇倦怠、脆弱、不公平、不信任,但当它们真的到来时,也绝没有理由惊慌失措,怨天尤人。能够做的,就是巧妙化解,适当宣泄,然后轻装上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