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生活有“七年之痒”的说法,青年教师和教育的“姻缘”,似乎也很难跳出这个窠臼。当青年教师经过几年的辛苦磨砺,终于赢得了学校和社会的认可之后,对于教育,他们却常常会陷入审美疲劳,进而形成程度不等的职业倦怠感。比如,他们会在和公务员同学的比较中发现生活的差异,并因此而迷失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冷却工作的热情。再如,他们会因为来自学生、家长、学校的某些不合理要求而懈怠了业务上的精益求精,厌倦了平庸烦琐的日常事务……
无论何种形式的倦怠,当然都是心灵脆弱的一种外在表现方式。青年教师的单纯心灵,一旦遭遇到粗糙现实的强烈侵蚀,便极易冷却原初的热情,开始用倦怠与麻木来掩饰理想触礁后的脆弱。
这便形成了一种博弈。一方面,现实让青年教师变得脆弱和倦怠;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又不甘沉沦,想用坚实的行动来找回对事业的热情。
面对这无孔不入的职业倦怠,何去何从,就成了心灵成长旅程中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难题。
让我们先将视线转移到形成倦怠的诸多原因中,只有找准了病症,才能研制出疗救的良药。
形成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感的外部原因十分复杂。社会转型期内的诸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都已经或正在构成一种对教育的强大冲击力。一方面,青年教师的眼界日趋开阔,个体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追求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向着多元化方向迈进,而现实的生存环境却无法满足这种迈进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对教育的价值期待过高,各种过高的期待转化为巨大的物质与精神威压,直接倾注到了身处教育一线的青年教师身上。青年教师正由从事创造性劳动的教育工作者身份而一点点沦落为教育工厂流水线上的加班加点的操作员。身处这样的矛盾夹缝中,青年教师又如何不因身心俱乏而倦怠。(www.daowen.com)
形成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感的内部原因却简单得多,简而言之:内心需求的失衡!这种失衡,如果用心理学原理来阐释,则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就是最好的材料。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区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马斯洛认为:人类基本的需要必先得到满足,然后才会进一步追求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人类需要与个体生长发展密切相关。一个理想的社会,除了应该满足人们的基本的生理需要外,还要使人们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并鼓励个人去追求自我实现。
运用马斯洛的理论来解读当下教育背景下的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就可以发现,尽管不同地区不同类别学校的青年教师感受到的工作与生活压力各有不同,压力的来源也有他压和自压的区别,但总体来看,其倦怠感都还是来自外在物质需求和内在精神需求的失衡。
和“需求层次论”相对应,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可以归结为五大成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