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龙泉山历史文化资源与开发价值-移民村落的感人故事

龙泉山历史文化资源与开发价值-移民村落的感人故事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建的营泉大队,村庄布局与隶属村塆有过变化,现今的营泉村由9个自然村塆组成。营口塆、郭家畈、后山梁3个村近湖。由塆里头人领衔组织,乡亲们积极响应,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出发时间、中餐地点、晚餐位置、行经路线等事项,先安排妥当,按计划行事。出演当天,手扶拖拉机装载衣箱行头、锣鼓家业,来到大队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营泉大队第一任会计,他对当地的民情较为熟悉。

龙泉山历史文化资源与开发价值-移民村落的感人故事

“营泉”的来历,取自“营所”与“灵泉”的合意。有的地图写作“茔泉”是错误的。明朝楚藩设置左、中、右三所作为营兵驻所,充当陵卫,设有左所营(今营口塆)、中所营(今中所塆)、右所营(今大营塆)之称。另有人说,太平天国军进驻灵泉,也在以上三营扎寨屯兵,留下此称。人们更习惯把村庄叫作“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建的营泉大队,村庄布局与隶属村塆有过变化,现今的营泉村由9个自然村塆组成。原凉马坊、大营塆、小傅塆3个村塆,与营泉村同属营泉大队,20世纪80年代初析置为现今的二龙村。

(一)山水养育“营泉”

“营泉”各村拥有各自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由于居住的方位、同塆人群的姓氏不同,心理状态、生活态度、生活状态略有差异,从而印证古谚:靠山的村塆,“吃山”的成分多一些;近水的村庄,“吃水”的比重大一些。营口塆、郭家畈、后山梁3个村近湖。只要勤快,农渔兼收。湖田相对比山内的田肥沃,若无旱涝,产量高于山内的田。鱼虾蚌鳖四季不愁,养鸭喂鹅比较方便。摆渡成为村民的一项收入来源,既是现钱又是活钱。在联通郭家畈到陶马的三汊港大堤未修建之前,过客要到对岸,这3个村是必经之地,必须要乘船过渡。他们拥有渡口和渡船,迎来送往远近过往的旅客。靠山的村塆也有其优势,山里人拥有树木、柴草、石材、野生植物等资源。以燃料为例,秋天满山的茅柴、遍地的松毛,还有干枯的树枝树蔸,只要不偷懒,不愁没柴烧。茅柴、松毛、片柴火旺,耐烧。茅柴火力来得快,又便于控制,是打豆腐、摊豆丝的上好燃料;片柴引燃后,持续性更强,是烧窑、烤火的极佳选择。山里人一般烧茅柴、松毛、芝麻梗,不烧稻草。他们有时会揶揄湖边的人以稻草和干牛粪饼作薪煮饭,不免有些自豪和优越感。因此,在这里,若无天灾人祸,温饱不成问题。

(二)中所塆舞龙灯

中所塆位居营泉大队中心部位。20世纪70—80年代,大队部和小学设在塆北。队部前为两层办公楼,后为大礼堂。有大队部机关、广播站、卫生室、小卖部等机构。“文革”期间,农村文化生活匮乏,拥有收音机的家庭不多,有线广播只能按时按点收听,塆里包场电影还要看经济实力,因而民间艺术表演正好可以弥补民众文化生活的不足。规模较大的塆子才有条件组织大型项目表演,有些塆子表演踩莲船、舞龙灯、跳蚌壳精舞等,大塆轮流做桩,今年东塆跑旱船,明年西塆玩龙灯。笔者亲历过1983年春节中所塆舞龙灯的过程。由塆里头人领衔组织,乡亲们积极响应,有人出人,有力出力。从拟方案、购器材、扎龙灯,到联络周边村塆,大家齐心协力,做的做,看的看,甚是热闹。出水那天,16岁以上的男子,身穿全新的呢子春装,腰扎红带,舞龙队伍整齐威风。全塆老幼来助阵,锣鼓喧天鞭炮鸣。首先来到凉马坊水库东岸的龙王庙祭拜,然后沿着计划的路线,先山内,后山外,逐庄各户地舞。出发时间、中餐地点、晚餐位置、行经路线等事项,先安排妥当,按计划行事。第一天,凉马坊、大营塆、小傅塆、墩子曹、大傅塆、后山梁、胡鸭塆;第二天,舒王塆、张家塆、小盛塆、郭家畈、营口塆、大盛塆;第三天,刘子月、江王、查家塆、小咀。每舞到一个塆子,该塆要加入一批人。到最后,队伍达到五六百人。路线讲究不走重复路。某个塆子有讲排场的亲戚,要杀猪摆酒。正月十五,化灯送龙神。乡村舞灯的目的,主要图个热闹氛围,联络周边村庄的感情。笔者充当鼓手和候补舞手的角色,对于舞灯的酸甜苦辣一清二楚。其实舞灯人很辛苦,起早摸黑,连续作战数日,报酬极其微薄,但是他们乐得其所。

(三)大营塆演古戏

大营塆邻近流芳和五里界两个乡镇,塆大人多,开有制面坊、榨油坊,是个手工作坊和农副产品加工场所。制面坊制作切面、油面。榨油坊的碾槽是由麻石凿成50厘米深的凹槽,拼接成环形,直径达10多米,碾辊须用牛拉动,在周边当属凤毛麟角。中所塆和大营塆拥有表演古装戏的实力。中所塆的古戏行头毁于1958年的火灾,从此,大营塆便单独挑起了延续古戏传统的重任,并将古戏演艺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以本塆为主力方阵组成的楚剧班子,农事完毕,开始排练。拜完年就开演,隔2~3天演一出,直到年过月尽。出演当天,手扶拖拉机装载衣箱行头、锣鼓家业,来到大队部。锣鼓一响,演员登场,几百双眼睛紧盯舞台。尽管是业余班子,但举手投足,字正腔圆,观众报以认可的掌声。表演的大多是传统曲目,如《葛麻》、《十五贯》、《秦香莲》、《四下河南》等。有的戏不免重复上演,但仍能吸引住观众。男女老幼,扛椅拿凳,生怕晚了抢不到好位置,早早吃饭来到戏场。容量只有200人的礼堂,站的站,扛的扛(把小孩扛在肩上),最多时能挤到300人。有的人走亲访友,为了看戏,要在亲友家小住一夜,也是常有之事。看楚剧最值得玩味的还是悲迓腔,旦角把悲情唱得婉转悠绵,以歌代诉,长歌当哭,唤起受众的共鸣,勾惹观众的泪腺,让观众和唱者一哭为快。设若在田间地头,蓦然响起《百日缘》中“上写着:拜上了董郎夫晓,你莫要心焦”的唱段,你立马意识到,这个塆子还有楚戏的拥趸或某角的粉丝。仔细一瞧,还是一位正在耕作的大叔。收录机普及以后,爱好者买些磁带,农闲或工余,听戏权当一种消遣。1977年仲夏,笔者所在学校组织到大营塆劳动,看见有人晾晒戏服行头。有长袍、甲衣、官服、蟒袍,绣有仙鹤、蝴蝶麒麟龙凤动物图案和花草纹饰,还有各式野鸡尾巴、帽盔、假须、朝靴,旁边摆放着几口大木箱。他们说每年农历六月六前后要拿出来晾晒,防潮防霉。每每想起那些行头器材,笔者心中不禁涌起对于民俗文化遗风余韵的挽留之情,甚至萌生一种奢望,何时还能听到那个业余团队唱的楚戏?

(四)小傅塆显个性

2017年3月初,笔者带着好奇心,探访小傅塆。由小学同学带路,笔者被引荐到他父亲傅绪泰的住处。88岁的傅先生记忆力尚好,还记得与笔者父亲同庚。稍有失聪,但问话语速慢尚可以交流。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营泉大队第一任会计,他对当地的民情较为熟悉。他认为本塆文化人不多,大傅塆原有私塾,有几个教书先生。墩子曹也有几个读书人。傅先生非常谨慎,因为他亲历他认识的两个术士一个坐牢一个枪毙的下场。当他讲到他学到一点“阴阳术”时,向周围张望,还问旁边有没有其他人,其实根本就没有。访谈中,发现小傅塆是有特点、显个性的塆子,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1)小傅塆人口姓氏统一,即全塆没有“杂姓”(异姓),在此地当属特例。大傅塆、小傅塆两塆是傅天一、傅天二两兄弟在元末明初由江西迁此居住逐渐形成的。哥居北,弟居南,相距一千米,逐渐发展成后来的大、小傅塆。大傅塆面南,小傅塆房屋朝东。从小傅塆后山到凤凰山的峰丛略呈东西走向,约3.7千米,像一只凤凰,该塆建在凤凰头。(2)持谱人仍然视家谱为神圣之物。宗谱管理颇有一番讲究:一般不会轻易示以外人。若要让你看,必须有几个族人到场,时间必须选在吉日,多为农历初八、十八、二十八日,而且要在上午。(3)男人劳动背酒壶。一直听说,小傅塆男人有劳动背酒壶的爱好。无论是犁田耙地,还是插秧割麦,田间劳作小憩之时,拿出酒来抿上一口,提神加劲,继续干活。久而久之,成为一个独特的习惯。(4)村民享受安逸生活。近300人的村庄,约有1/3的村民赋闲在家。在塆间漫步,发现各处散落着老房子拆下的柱础石墩、石磨,以及碾屋用的碾盘。柱础各式各样,单层的有方式、鼓式等;双层的有上鼓下方式。有的打磨得很精致。(5)有一批独具个性的人物。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代营泉小学所在地,当时名叫凉马坊小学。其校舍是名叫傅三心的商人住宅。此人与众不同,是塆里唯一不按派行取名的人。民国初期经商致富,盖了上下两重房子,前面为两层楼的青砖房,后为一层土砖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便用作小学校舍。20世纪70年代初,小学迁至中所塆后,保留着一架印有“凉马坊小学”字样的老式脚踏风琴。还有一个名叫傅老九的武艺人,三个徒弟与他约定:在满师那天,你若要从我们三人包围圈中打出来,就拜你为师。傅老九准备了辣椒粉,轻易地成功了。三个徒弟心服口服。据傅爹爹讲,他每次理发要花费近100元,乘坐面的来回60元,理发20多元,再加上买点吃的东西。其实,该塆往北不远处就有理发店,很便捷。当时不明白是什么原因让他舍近求远,还要花费这么多。他说是因为人熟悉。笔者认为是一种恋旧情节,内心深处,还有一种地域隶属关系,关联着龙泉和营泉。然而他家老四从京城回来,在塆里与家人、族人讲话,仍然操持半生不熟的“京腔”,与他父亲传统恋旧的性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听完傅爹爹的讲述,登临凤凰头。按常理,该塆建在山南,可以坐北朝南。但塆建在山东,可能与明代楚藩的“半边街”有关。这里是起点,由此向南延伸,直通凉马坊。站在山顶,看见大傅塆、墩子曹两塆已经拆迁,建起厂房,居民已经搬进还建小区。巨型挖机已将山体削去大半,仍有两部在山半腰隆隆作响,大有平夷此山之势。蓦然想起,傅爹爹说的当年开荒原则是“山到顶,湖到边,寸土不闲”。隐隐预感到该塆的拆迁已为期不远。

(五)报应意识根深蒂固

关于两口池塘故事,营泉本地老一辈众人皆晓,至今还在流传,反映了善恶有报的意识在民众心目中根深蒂固。

在墩子曹、大傅塆、小傅塆三塆之间有口池塘,约200平米见方。古人因不明缘由地陷为塘,称作“落谜塘”。传说此处原有一住家,小姑子勤快心好,每天做饭炒菜,见灶灰坛中长出“竹笋”状的东西,为了让其长大,每日浇水。某日,小姑子忙于缠脚,被一只狗叼走绣花鞋,便跑出去追,嘱咐嫂子代她添加柴禾。当小姑子追到小傅山尾时,嫂子发现“竹笋”,出于好奇,用滚烫火钳去夹。霎时间,嫂子连同房屋刹时沉入地下,此地变成池塘,长期冒水不竭。坊间传言“竹笋”为伸出地面的龙角。小姑子长期浇水,得到滋润,因而得到龙的报答,而嫂子的过失遭到惩罚。池塘不曾干涸,涨水年份水位更高,并有溢出。20世纪70年代围湖以后,池塘水位逐渐有所下降,可知该塘与湖水相通。近年修建光谷三路时被掩没。用地质原理来解释,此塘成因是局部地陷。这一传说的内核可以归于现代神话的主题,即与梁子湖的陷湖传说如出一辙。

中所塆西400多米处有一口池塘,形似乌龟,直径50~55米,中心深处有2米多,人们称之为“乌龟塘”。此塘是人工挖掘而成,其来历是这样的:清初,涂、方、杨三姓从山外安憩岭一同迁居中所塆。方姓家族人口最多,以为涂姓人善好欺,进而得寸进尺。涂姓有位老人仙逝,请来堪舆先生卜地安葬。堪舆先生指着塆西的一块地方说:村庄所是展翅欲飞的凤凰地,此乃凤凰头。南有溪流水,北有龙望凤。长岭头上有一南一北两块巨石,酷似龙眼,凝望着凤凰,此乃“龙凤呈祥”,这是一块吉地!先孺安葬于此,不仅家族发人,后人发财,而且必出大官。方姓人百般嫉妒,仗着人多势众,发动一批强壮劳力(据说是48条扁担),乘着月明星稀,一夜之间在凤凰脖子处挖出一口池塘。挑出土方堆如山丘,至今犹存。人们认为凤凰死了,气脉就断了,涂家不会出现什么大人物了。方姓人却遭到报应:从那以后,那么大一个家族,因为不育、夭折等原因,到20世纪50年代逐渐消亡。这个故事固然带有传奇色彩,但醒示世人:害人必害己,并且必将得不到不该得到的东西,失去不该失去的东西。同时也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真谛增添了一个真实而又沉重的印证。笔者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先辈们遇到他人故意损我的事,并非立马还击报复,而是恪守古训,憋屈忍让。查阅《涂氏宗谱》,发现自永泰公单身迁来之始,前几代先辈大多是单传,大多英年早逝。是因为初来此地,要生存要立足,只有靠自己打拼,没有别的指望。直到第四代,迁凉马坊山外,“贯朽粟陈,骡马成群”。有俗语流行一时:“梁湖鱼多,不及涂公玉银多。”家族也逐渐繁衍壮大。发展到现在,龙泉涂姓人口千余人,分布在世界各地。人们认为方家是遭到报应,罪有应得。

(六)“香山别墅”门楼

“香山别墅”门楼是笔者私宅大门设施。1962年,涂家新造住房,由塆里20多个男劳力,从东面2公里外的灵泉八大家住地(有一处名小董塆,现已不存)购买搬运过来。从门垛布局设计到构件组成,具有明显的南方民居大门的理念。其构件有门楣、横梁、雀替、门柱、门墩,均为青石材质。

从门垛布局来看,门楼与门垛在屋前墙线退后99厘米,在门口形成一个特有的空间,具有如下功能:第一,具有美学价值,避免了前墙线的呆板格局,显得有张有弛。第二,凹进部分作为遮阳挡雨的空间,房屋坐北朝南,冬日在门垛晒太阳,既能避免北风又能接收阳光。第三,其中蕴涵“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人生哲理。从细微处看出设计精巧,在门楣的下端留有凸出部分,其作用是弥补两件雀替之间的空当,并在雀替咬合处形成完美的弧形骑缝,既有利于稳固,又有视觉美观的效果。从标志性建筑构件来看,雀替是明代建筑的典型标志。武汉市文物局考古人员说:此非普通人家门楼,从雀替形制来看,可能为明代作品,青石门楼的制作年代约有500年的历史。从设计初衷来看,由门槛上沿到门楣的下沿,高度为2.4米,便于轿子进门不落地,直接抬进屋,是彰显大器的设计理念。从石材质地来看,门楣上刻有“香山别墅”四个颜体大字,古朴典雅。(见图8-2)笔者冲洗去渍后,发现一个秘密,刻字是阴刻,但拍照成像后,视觉上看似阳文,这也算是门楼的一大奇异之处。“文革”期间门柱上印有革命标语,上方绘制了毛主席头像。门垛墙壁上绘有毛主席语录。铺地的青石台阶石板上刻有丹凤朝阳、龙凤纹饰等图案。

(七)近现代人物谱(www.daowen.com)

说到中所塆近现代人物,不得不说到四个人:革命志士杨经曲、抗战烈士杨堤、抗美援朝英雄涂昌银、共和国第一代基层干部涂文治。

图8-2 “香山别墅”门楣拓片

杨经曲(1884—1951年),原名杨澧。历经辛亥革命、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19年,与董必武等活动于鄂川交界一带,先后任恩施县、来凤县县长。1933年,他辞县长职,回到老家。主持修筑武昌至凤凰山,凤凰山分岔分别到升华莲台洲、梁子湖北咀三条公路。[12]1940年,策动汉阳伪军一旅一团反正,编入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李先念部,任第四支队支队长。[13]1941年,任新四军鄂豫皖挺进纵队支队长十五旅旅长、第三分区司令员。1943年,担任鄂豫边区行政公署副主席。1946年,赴延安途中被捕。国民党特工设局编制所谓“广播讲话”,诬陷其“变节”后,辗转五大监狱,合川解放被营救回汉,李先念亲往接见。1951年病逝,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为其颁发烈士证书。留有《狱中记事》残稿。(见图8-3)

抗战烈士杨堤(1911—1940年),派名新绘,字则生。1938年入伍,编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29师386旅,担任该旅队训干事。1940年参加百团大战首次破袭战,当年9月25日在山西榆社城与日军作战,光荣牺牲。1952年2月12日,西南军区第二野战军司令员贺龙、政委邓小平签署《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烈字第0059401号)》。家属享受烈属待遇。(见图8-4)

图8-3 截图取自《铁军》2011年第11期第4页

图8-4 杨堤烈士证明书由其侄女杨其珍提供

涂昌银(1927—1953年),1949年7月应征入伍,经过培训后成为通讯兵,负责各部队之间联络,上传报告,转达命令。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转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保家卫国”战争。派赴前线,在23军第73师218团3中队担任通信员职务,负责有线话务及对空联络。1953年3月24日,在朝鲜江原道铁原郡战役中不幸殉职。人民政府授予其抗美援朝烈士称号。

涂文治(1929—2008年),历任凉马坊乡乡长、龙泉公社副书记等职,多次被评为武昌县劳动模范。1954年是湖北涨大水之年,7至10月,时任湖北省武昌县凉马坊乡长的涂文治,率领村民,奔赴武汉抗洪前线,驻守湖北船厂附近的江堤。他们顶着大风大雨,封堵了一次大堤渗漏,得到省市防汛指挥部的表扬。当天,关于凉马坊乡成功地制止渗漏的新闻专稿,电台在高音喇叭里轮番播发。报道称:凉马坊乡领队工作有方,平时做好预案,对于险情判断正确,处置得当。及时报告上级,争取援助。抢险突击队员冒着生命危险,扼制了渗漏,保住了大堤。凉马坊乡制止渗漏是一则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成功案例。庆功大会上,涂文治荣获防汛抗洪先进个人,凉马坊乡评为抗洪抢险优秀单位。[14]存《凌东诗稿》。有诗《龙泉景区观感》、《青龙山巨变》分别刊于《江夏诗联》第八期、第十期。(见图8-5和图8-6)《龙泉景区观感》云:“白云青霭绕山岗,虎踞龙盘气势昂。历代名人留雅韵,当今骚客谱华章。梁湖水阔鱼虾美,环山林深草木香。万紫千红呈异彩,休闲游赏乐无央。”

以上四人可以说是龙泉山区域由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不同时代的代表人物。他们是顺应时代的需要而出现的。

在此生活的人群大多是“江西填湖广”移民的后裔。元末明初,由江西迁来的一批人据说是被强行移居的。官方宣称“划地为炉灶,插草为界标,世代可耕种,永久为家业”。而划地、插草是随机的,初来乍到,谁也不知土地肥瘠。要生存要立足,只有靠自己打拼,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干苦做,没有别的指望。在那个外力靠牛耕,收成看雨水的年代,生产力极其低下,佃租田地,缴纳赋税。有吃有穿已经很满足了。尽管如此,在采访中获知,他们的后代对于先辈人被随机安置于山水俱佳之地,感到有些幸运。同时认为先辈们勤恳创业、任劳任怨,共同推动了龙泉山文化的发展。他们的言语无形中流露出一种敬佩之情。

图8-5 涂文治所获奖章及发表的诗词

图8-6 《湖北文史》该文相关拼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