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龙泉山历史文化资源的比较及开发价值

龙泉山历史文化资源的比较及开发价值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沙湖志》中的《灵泉古志》任桐,字琴父,浙江永嘉籍。其撰写《沙湖志》的目的,是为了发掘旅游资源,打造景点,提升大沙湖的影响力。统计数据显示,该志全文直接引用《灵泉古志》多达69篇。或许有人认为《沙湖志》大部分录自《灵泉古志》,并无太大价值,其实不然。

(一)《沙湖志》中的《灵泉古志》

任桐(1868—1932年),字琴父,浙江永嘉籍。清末民初,在湖北武汉任职、营生。一日登高,“远望洪山、灵泉(今龙泉山)、九峰诸山,星罗棋布,各效其奇”。顿生建造巨型游园的妙想,通过考察,辅以方志资料,提出旅游资源梳理整合方案。1926年成集,封面有周文郁右起竖行题写:“永嘉任琴父先生辑著沙湖志”,“周文郁署耑”,下盖细筋阳文“周文郁印”。其撰写《沙湖志》的目的,是为了发掘旅游资源,打造景点,提升大沙湖的影响力。该志共十章,多数内容取自《灵泉古志》,见表7-9:

表7-9 《沙湖志》取自《灵泉古志》内容表

(二)对比两志有新发现

两志是指《沙湖志》(以下称《沙》)与汤本《灵泉志》(以下称《灵》)。任桐撰志手法是介绍景点文物,后附若干篇前人作品。统计数据显示,该志全文直接引用《灵泉古志》多达69篇。也有受其启发而载录的。如“江夏黄”(黄香、黄琼、黄琬)人物传,源自张璞《黄公乡志》;孟氏人物(孟宗、孟嘉、孟陋)传记,源自张必贵《孟孝子传》;最为典型的是邹智,本为四川人,因有“灵泉庵内苦书生”诗句,“古灵泉志”记其“苗裔皆著迹于斯焉”,任桐亦列入本地人物。或许有人认为《沙湖志》大部分录自《灵泉古志》,并无太大价值,其实不然。对照两志原文,却有新的发现。现略举八例,见表7-10:

表7-10 《沙湖志》和《灵泉志》对比表

(www.daowen.com)

续表

若说A、B两组只是《沙》换成语义相近的字词或多作补充的话,C至H对比则显示,《沙》更为准确。C组:《灵》作“义田志”,只能反映沈如筠义置四十担田。《沙》作“义里志”,称颂本地的慈善义举。D组:《沙》金师“侵我大宋疆宇”,宋钦宗擢升宗泽为抗金强将,符合史实。《灵》中谬许是错封,是贬义词,与文义相悖。“侵我太宗疆宇”与宗泽生活年代不符,可能是抄写笔误。E组:《沙》点题更准确,“死罪死罪”是谦称,表述更合乎情理。《灵》中“死罪无罪”则不明其意义。F组:《沙》左秋风亭,右春露亭是两亭正确方位。《灵》左右方位相反。“润”作“世代享受恩泽”解;《灵》“世涧谷间”,文义不通。G组:“齐奇书”强调万卷书楼可让四海商贾配齐奇书;“齐”比“买”更突出书楼的数量之多。H组:《沙》“圣人生而大盗起”是原文。《灵》中“盗”与“道”当为音误所致。以上比较可知:任桐所录《灵泉古志》版本早于汤氏版本年代,对《灵》有校补意义。

(三)任桐实地考察,再证灵泉史实

《沙》第六章寺观“灵泉寺”条:“今白约以灵泉寺名重建。”

《沙》名胜古迹有“银瓶井”条,先记述其考察情形:“在灵泉书院之侧,琴父考其残碑。中有‘飞与老母徙居鄂城(今武昌)’ 云云。”后附张尚德《银瓶井记》。该条透露两个重要信息:一是证实灵泉书院旁确有“岳碑”和“银瓶井”,正如明初张尚德所见。部分碑文大致可以辨认。二是任桐亲赴考察,说明灵泉书院、岳碑和银瓶井在民国初年尚存。只是灵泉书院可能因灵泉寺焚毁而消亡,银瓶井已经“砖百层封,似墓似塔,苔痕侵绿,蔹蔓于域矣”;岳碑后来去向不明。人物“李暄”条记,江夏李氏有一支居永丰里,2000年发现的民国元年版《李氏宗谱(北海堂)》得到证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