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弘治二年,楚王朱均鈋竟亲临面换。因张通等人先声抗论,声喧林谷,未能得逞。张通义愤之下,呈《上楚王朱荣书》,坦言:明朝受命以来,太祖皇帝惟恐民之不安,招集流亡,安家教化,存恤故家,爱养臣庶,天地人和,风调雨顺,民众安土乐业。严正指出,与民争地,是小人之行。张通致信其族人张学悟,劝其莫学邹沈两家畏势退缩。信中劝导张学悟组织更大规模的联合行动,抗拒拆迁。
弘治二年(1489年),楚王朱均鈋竟亲临面换。因张通等人先声抗论,声喧林谷,未能得逞。朱荣嗣位(1512—1534年在藩)后,加快夺地速度,有加无已。张通义愤之下,呈《上楚王朱荣书》,坦言:明朝受命以来,太祖皇帝惟恐民之不安,招集流亡,安家教化,存恤故家,爱养臣庶,天地人和,风调雨顺,民众安土乐业。但好景不长,近来无故夺民居,掘民冢,不应该是大王所为。祖上以忠厚得天下,子孙宜以仁义守天下。王者宜以信义服天下,不应以侮夺凌天下。先前靖王的行为本属欺夺,而今王你变本加厉,有八条违背前王的说辞。“何以君国,何以子民?”大王若认为当今是朱家天下,那就大错特错了。试问历朝亲王宗室,有夺人祖茔而作陵寝者乎?严正指出,与民争地,是小人之行。恳求大王别选胜地,将侵占的田产退还给士庶,岂不心安意顺,世人定当颂德。倘若大王不畏天道不惜民命,本人决不卖家而曲从大王。倘若大王孤注一掷,本人只好以命相拼。态度坚决,文辞犀利。
嘉靖年间,楚藩策划易地迁葬,湖广抚院司道正在酝酿执行方案。张通致信其族人张学悟,劝其莫学邹沈两家畏势退缩。李、曾、樊、杜、郑、尹、赵等数家,有山场有坟冢,他们均不畏惧。“我不惜残躯,与藩面谕。”头可断而宅不可换,骨可碎而冢不可迁。子孙读书做官,不就是为了荣宗耀祖吗?岂能这样甘心就范,任其宰割?信中劝导张学悟组织更大规模的联合行动,抗拒拆迁。(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龙泉山历史文化资源及其开发价值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