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鄘守户部尚书制》中,唐宪宗称其“陈力以效其能,奉身以明其志”。他是如何受赏于几朝皇帝,又如何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呢?
第一桩,临危不惧,冒死力阻李怀光反叛。兴元元年(784年),李怀光在河中举兵反叛时,预谋扣押其妻儿作人质。身为监察御史的李鄘,先设法将母亲和妻儿送到洛阳,然后极力说服李怀光。他慷慨陈词,极力阻止事态蔓延,斗智斗勇,让损失减到最低程度,并与高郢等人密报叛军虚实与作战方案,李怀光得知后,以处决两名部将相威胁,并召集军中将士,白刃盈庭,当面盘查。李鄘慷慨无惧,义正抗辞,说得在场将士潸然泪下。李怀光将其囚禁,决意铤而走险,继续对抗朝廷,贞元元年(785年),兵败自缢,余部归降马燧。马燧将李鄘、高郢解救出狱,均招为属官。李鄘因此得到德宗嘉奖,并升任为殿中御史。马燧有才干有谋略、名噪一方,邀请李鄘做幕僚,但他不听劝谕、固执己见的个性,不为李鄘看好。李鄘只得选择不合作,退隐归养洛阳。
第二桩,率真处世,全心辅佐嗣曹王。嗣曹王李皋(733—792年)邀请他去做辅佐。史称李皋禀性端庄,处身廉洁,“治军旅,战必胜”。且“临民莅事,动有美声”,其“奉太妃郑氏以孝闻”,与李鄘志趣相投。他对此早有所闻,欣然同意,成就了他与李皋在山南东道襄州的两度合作。可见他的原则是合则共济,不合则弃。
第三桩,斗智斗勇,平稳调停徐泗濠危机。徐州是江淮漕运枢纽,贞元十六年(800年),镇守徐州的滁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去世,军中将士杀死通判,并要求朝廷委任其子张愔接替其职位。朝廷随即派兵镇压,官军一战即败。德宗命李鄘为徐州宣慰使,处置徐泗濠事件。李鄘首先抓住关键人物张愔,说服他要按程序行事,稳住阵式;然后申明利害关系威慑凶党,晓理动情平服将士,平稳解决徐泗濠危机。张愔不仅未受到处罚,而且朝廷也同意他代行父职。本次调停谈判取得了多赢,德宗深表满意,召李鄘回到京城,任吏部侍郎。
第四桩,务实避虚,大刀阔斧革旧制。贞元二十一年(805年),顺宗李诵继位,仁孝而善断,注重选用贤能。李鄘得以重用,相继担任御史中丞、京兆尹和尚书右丞等官。元和初年,宪宗担心长安潜在的治安危机,任命李鄘掌管京畿,重点整治长安社会秩序。他实施擒贼先擒王、降敌攻要害的策略,公布检举揭发有功、隐瞒包庇重罚的政策,从大环境上形成高压态势,有效地控制匪患。此次行动表现出其卓越的综合治理才能,大大提升了其政坛的威望。宪宗给他加封检校礼部尚书,任凤翔节度使。检校是唐中期后设置的加官头衔,职位高于正官。凤翔誉为西京,军政地位尤其突出。他走马上任,一改旧制。神策军是李唐朝廷直属卫戍西北的一支禁军,曾以“神策行营”的名号扩编,威仪一方。在就任之前,李鄘主动提出其任命书上去掉“神策行营”头衔,宪宗予以采纳。节制凤翔三年(807—809年),有政绩,但在领导艺术问题上,下属有些反映:行事稍有专断,参佐无所适从。
第五桩,峻法严操,成功破解“复父仇”问题。(www.daowen.com)
鉴于河东节度使无所作为,元和四年(809年),以实才取人的宰相裴垍力荐李鄘出任河东节度使。史称裴相所荐之人精明有为、不负人望,李鄘当在其中。因他急于改变旧制,过于刚硬严峻,弄得人心不安,没过多久,又被召回,任刑部尚书、御史大夫、诸道盐铁转运使。在任期间,李鄘成功破解了中国古代杀仇是否偿命的问题。衢州人余常安为报杀亲之仇杀死谢全。刺史报请从轻按治,李鄘“司刑事,竞不行”,坚决要判余死刑。清代陆以湉说:“唐以前,复父讐不抵死者多,至唐始有抵死者。”[3]
第六桩,积攒粮饷,紧要关头纾国难。元和五年(810年),李鄘出任淮南节度使及淮南镇首府扬州的大都督府长史,又加检校左仆射一个官衔。元和九年(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元济隐匿实情,遣兵焚掠周边地区。宪宗下旨发兵讨伐,但河北藩镇中,有王承宗、李师道等暗中结盟。李师道不断指使制造恐怖袭击,破坏朝廷的军需供应,并调兵对淮南边境施压。此时国库几近耗竭,宪宗派盐铁转运副使程异赴江淮征收钱粮,以供补给。李鄘拿出淮南的盈余钱粮,缓解了国库的危机,又从楚州和寿州调集约2万兵力防止吴、李进攻,未向朝廷索要军费军饷。从经济和军事上,为平息吴元济之叛起到辅助性作用。(《中国名人志第五卷》,p.997:朝廷讨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之叛,国用不足,讽诸道输财助军。李鄘以境内富实,籍府库留一年储,余尽纳于朝。)在扬州执政共7年时间,得到的评价是“政严事理,府廪充实”。《新唐书》记载他在淮南慧眼识才、选贤任能的一例:越州会稽人罗让,贤良孝道,李鄘便到其居所敦请他出山为官。罗让后来“除监察御史,位给事中,累迁福建观察使,兼御史中丞。有仁惠名”[4]。
第七桩,婉拒相位,引得宪宗更惜才。元和四年(809年),宪宗命吐突承璀率军讨伐控制成德镇的军阀,李鄘等大臣持反对意见,他的阐述让吐突承璀领略到其胆识和主见。元和九年(814年),举李鄘任宰相。元和十二年(817年)十月,宪宗正式下达《李鄘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制》,拜李鄘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即宰相)。尽管李鄘年长势强,朝野显重,从未以三公四辅自居,也不居功自傲,颇安外镇。当他被擢升为宰相的消息传达之时,僚属拟订庆祝一番,李鄘却流着泪说:“老夫年高身迟,难以胜任宰相一职,应该安享晚年清福了。”元和十三年(818年)二月,李鄘到达长安后称病,既婉拒了宪宗的接见,也不接待探视,并一再上表请辞。看到李鄘固辞相位的坚决态度,宪宗任命其为户部尚书。通过《李鄘守户部尚书制》,可以看出宪宗对李鄘的总结性评价。
力拒宰相职位的原因是李鄘觉得自己不适合当宰相,也为被宦官荐举感到耻辱。《旧唐书·李鄘传》称其“年侵势过,颇安外镇”[5]。《新唐书》分析,是李鄘认为“不喜由宦幸进”而北宋史学家孙甫论李鄘辞荐是“耻为宦者所荐,不顾宰相之贵,以全名节”[6]。笔者以为李鄘辞荐还有两个原因:一是觉得位高多险;二是年岁渐高,恐所任之事,力不从心。
从改任户部尚书,到检校左仆射,兼任太子李恒的宾客,分司东都洛阳,以太子少傅致仕等待遇,体现了宪宗对一个老忠臣的慰藉。从李鄘辞去宰相到去世仅仅三年时间。唐穆宗李恒赐谥号“肃”,又褒赠太子太保。由谥号品味李鄘政绩风采,描述了他从政的刚严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