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藩茔园建材可从三种类型建筑来观察。一是茔园地面建筑(如昭园城垣、内部施设,以及4套碑亭构件等);二是损毁后的残基;三是地宫建筑。以方砖为例,可见一斑。茔园方砖均为官窑烧制的不同规格的澄泥青砖。昭园地宫有三种,墓壁砖长、宽、厚分别为43厘米、22厘米、11.5厘米。地砖有两种规格,一种为方形砖,长、宽均为48厘米、厚10厘米,一种为长形砖,长、宽、厚分别为48厘米、21.5厘米、10厘米。江夏博物馆祁金刚考证,汤逊湖北岸有大批官窑遗址,从收集的遗物显示的文字来看,这些砖块与龙泉山王寝、南京城明城墙的砖上文字相同,表明此地产品至少供应以上两地。另外,吾塘湖西岸,有地名叫“窑咀”。至于这里的窑场是烧制砖还是瓦,或是砖瓦兼制,有待考证。利用湖泥制作澄泥青砖,质地坚硬、棱角分明,当属上等建材。瓦,多为琉璃瓦。由宪寝残墟所见瓦当为孔雀绿的琉璃面,可见“憲”字样,说明这批琉璃瓦专为宪园定制。(见图4-7)基座和月台多为汉白玉。碑刻材料为砻石,以泉州所产砻石为优,质地洁白、有光泽,具有坚实耐蚀等特点,《泉州府志》载称:“山皆白石,碑、碣、柱、础取资焉。”黏合剂是糯米石灰浆,坚韧兼具,又防腐耐潮。化学实验证明:糯米与石灰中的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石灰浆凝固后更抗侵蚀、更不易收缩。[18]灰浆中的碳酸钙颗粒近似纳米尺度,形成的无机加有机复合结构,更加紧密和坚固。[19]灰浆缓慢碳化有助于增强抗风化能力,延长大型砌筑体的使用寿命。[20]统计资料显示:糯米石灰浆是历代工匠长期建造实践总结出来的胶凝材料,在明代中上层社会建筑大型建筑物中普遍使用。楚王墓群建造工艺无不体现了历代建造技术的综合应用。如巨型石碑的树立,采用“填土树碑”;而篆额与碑趺的联结,除了上物的重力和糯米石灰浆胶合外,还通过榫卯咬合来实现稳固。这在庄王砆碑须弥座损毁处露出的卯眼,和端王碑亭遗弃篆额榫卯结构中可以得到证实。
图4-7 宪园“憲”字样琉璃瓦(2014年7月拍摄)
乾隆朝《江夏县志》有如下描述:九冢“皆缭以周垣,前有寺庙。今他冢皆残瓴断壁,惟昭冢犹有存者,围圜几百步,高可数丈。砖皆澄泥为之,稜角无纤缺,纵横视之,层累不可悉数。庙基盘白石,晶莹若玉。四隅龙首翘然,涓滴檐水,皆自上石噀出。甬道中,方石径数尺许,平墄槛磴,皆礝()若琼璇。庙左平远,山房、客堂、茶堂,无不洁净精微。壁间嵌有诸游览名诗”[21]。其中无不流露出欲褒不妥、欲斥不忍的欣羡。(见图4-8和图4-9)
(www.daowen.com)
图4-8 略作修揖的楚愍王茔园(2016年拍摄)
图4-9 楚恭王茔园、石栏、磉盘(2014年8月5日拍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