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桢钟爱九峰山,前期在此有过祭祀和营葬。一是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马皇后崩,朱桢看中狮子峰的风水,鸠集工匠营建寺庙祭祀马皇后,并请高僧无念坐镇施法,朱元璋得知后褒彰其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峰律寺落成,朱元璋赐名九峰山正觉禅寺,又招无念入朝,大加赏赐。二是据《明太祖实录》第251卷记:洪武三十年(1397年)三月,朱桢庶长子孟熜卒,追封巴陵郡王,谥悼简。朱桢将其入葬九峰山,然掘圹时“未及三尺,雷雨大作”,又挖出真武二将石刻像。朱桢便下令在茔旁兴建真武观[2]。宣德元年(1426年),朱桢第九子岳阳王孟爟卒,谥悼惠。楚王朱孟烷将其附衬于旁。
九峰山数目及九为何也被否决?综合分析有如下因素:其一,此山有狮子、钵盂、宝盖、沙碧(或称纱帽)、石门、扬锣(或称杨罗)、马驿、丁管(或称顶冠)、黄檗(或称黄柏)九峰,山貌形态为“并峙”,并非环峙。九峰过于集中,占地面积、山势走向均不如龙泉山。其二,强掘位于狮子峰江夏李氏唐朝先祖李善、李邕(衣冠冢)、李暄、李鄘四墓,气死都堂李盛,致使楚王产生李盛冤魂索命的幻觉,先是“平其冢以为寺”,又“埋僧人无念于上”无效,再造千佛殿来镇服,后被迫转为塑李盛像,建造享殿,当神一样祭拜。李盛仍然“为祟不已”,实在是斗不过。加上李盛后人一状告到京都,楚王内外交困,只得放弃。其三,将龙泉山与九峰山进行比较,在风水讲究、兆域面积、防盗安全等方面前者优于后者。《灵泉志》有记:朱桢欲占九峰为佳城,却“夺而弃之”,是因为“有术士传仙子指灵泉为大地”。后几代楚王多次来此旅游、祭祀,如楚庄王有《游九峰寺》、《九峰龙池》、《游九峰寺》,楚端王有《九峰寺留题》,在此赏景抒怀。随着龙泉山的盘局敲定,九峰山被冷落下来。楚庄王写《重游九峰寺》时,“方丈高僧今不见”,无念已经圆寂。狮子岩前生长着稠密的古木,龙神祠下流涌着冷泉。还有“一灯塔影照林丘”。香火鼎盛局面已成明日黄花。楚藩已在全力关注灵泉山,九峰山显得异常冷清萧条。(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