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河东文物古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河东文物古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泉上屯遗址,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汉,1992年6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泉上屯遗址地理位置图泉上屯遗址航拍北部泉上屯遗址平面图泉上屯遗址全景泉上屯遗址保护碑泉上屯遗址采集的细石器泉上屯遗址出土细石器凤凰岭遗址,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汉,201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9月,临沂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小皇山墓群,年代为汉—清,200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群位于临沂市河东区芝麻墩街道指挥庄村西北侧、小皇山南麓,西临沂河,海拔74米。

2005年3月为配合滨河大道施工,在小皇山南麓抢救发掘古代墓葬15座,其中汉代墓葬9座,明代墓葬5座,清代墓葬1座,其中5座明代墓葬是以沂州卫指挥使(正三品)李瀚为代表的李氏家族墓。这一家族墓地位于小皇山南麓的临沂经济开发区芝麻墩街道指挥庄村西北侧,西临沂河,与金、银雀山隔河相望。发现的墓志为李瀚的墓志铭,约千余字,记载了李瀚的生平功绩,志盖篆刻“明故昭勇将军沂州卫指挥使李公之墓”。结合《临沂县志》与《李氏族谱》可知,李瀚是李刚之后,而李刚在明代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升为沂州卫指挥使(正三品)、封昭勇将军,其后代有震、瀚等七世世袭其职,出土的李瀚墓志铭,由临沂又一历史名人,明太子太保(正一品)、都察院左都御史王璟(与李瀚是亲家)撰写。《李氏族谱》在清代根据所存残碑,标记出明代刚、震、瀚3位指挥使、儒官李进和其他两位清代先祖葬于此的位置,并记载指挥使等20余位先祖葬于该祖茔。根据族谱记载,小皇山上南坡另外还有3座指挥使墓。

5座明代墓葬都是小型墓,竖穴土坑,都是夫妻合葬墓,墓旷一般长2.80—3.20米、宽2.00—2.35米、深度在2.20—3.40米之间。大多墓室底部有以木板包边的生土棺床。墓葬填土则是黄色黏土夹灰白色膏泥状粘土块,并掺杂较多的石子等。墓内夫妻双木棺并列,有的已朽成灰,有的保存尚好。棺盖顶放置铜镜,以照妖辟邪,棺底放置砚台铜钱,以保佑子孙升官发财。墓主人均头向北山,脚向沂河。骨骼保存尚好,葬式为仰身直肢葬,东侧为男性,西侧为女性,下葬早晚明显。随葬品较为丰富,有金器、银器、瓷器、陶器、石器以及铜钱等,主要器型有耳坠、耳勺、罐、灯盏、砚、墓志等。经过考古人员的清点,墓葬出土有金耳坠、金戒指、金耳勺、铜镜、陶砚、石砚、黑瓷罐、瓷灯盏等30余件以及“开元通宝”“大定通宝”“洪武通宝”“乾隆通宝”等钱币40余枚。

清代墓一座,形制同明代墓,出土瓷罐、铜钱等。

汉代墓葬9座,均为单室(含瓦棺墓1座),墓葬一般长2.40—2.80米,宽1.10—1.80米左右,深度多数在1.70—3.40米之间。墓葬填土为褐色沙质土夹黄、灰白色黏土块,并掺杂较多的石子,少数墓葬的填土取于他地。部分墓葬填土经过了人为加工。墓室底部四周有熟土二层台。墓葬内有木质葬具,葬具是单棺,都仅存板灰痕迹。一般长约210厘米、宽50多厘米。墓内人骨保存一般,头向北,葬式多为仰身直肢葬。随葬品较少,器形单一,仅陶罐和铜钱,陶器都是置于棺外填土中。

墓葬内出土随葬品丰富,有金器、银器、瓷器、陶器、石器以及铜钱等,主要器型有耳坠、耳勺、罐、灯盏、砚、墓志等。小皇山明代家族墓的发现对研究明代官制、临沂历史、当地葬制葬俗文化、家族发展史等具有重要意义。

墓葬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对古墓群所处的小皇山土层进行了详细调查,在剖面发现灰坑、墓葬等遗迹,地表采集出石铲、双孔石刀、陶器盖等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征的遗物。

小皇山墓群位置图

小皇山墓群平面图

小皇山墓群中部和北部现貌

小皇山墓群发掘现场

小皇山墓群出土墓志拓片

小皇山墓群出土金银器

(www.daowen.com)

小皇山墓群出土墓志盖

小皇山墓群出土金耳饰

小皇山墓群出土金戒指

小皇山墓群出土金戒指

小皇山墓群出土金耳勺

小皇山墓群出土瓷罐

小皇山墓群出土铜镜

小皇山墓群西南部分布龙山文化遗址,南北长800米,东西宽300米,面积24万平方米。遗址主要集中在小皇山南麓西侧,发现有大量的灰坑、墓葬等遗迹现象,在地表采集到石铲、双孔石刀、夹沙红褐陶、磨光黑陶器盖等遗物。

小皇山墓群远景

小皇山墓群采集的新石器

小皇山墓群内涵丰富,文化堆积厚、延续时间长,墓葬分布广、数量多、密度大,是我市难得的一处古迹,不但对研究临沂的历史文化,也为山东墓葬的葬制、葬俗等考古学的研究提供实物证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